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发展,不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都应当使用新会计准则,特别是公允价值的运用更是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在日益蓬勃发展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的是市场信息的不断波动,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已不符合现实的要求,而公允价值的采用更能体现其特点。当然,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新准则的颁布也给一些新的利润操纵方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上市公司扭转亏损的事实能很好地印证这一点。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市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固然重要,但应当以可靠性为前提,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就有可能会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面对曾经是负债累累的上市公司,账面上甚至找不到有任何盈利的趋势,在新准则颁布以后,经过一年左右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业绩得到改善,营业收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而且这不是个别的状况,是什么驱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由亏损转为盈利,有待探讨。 一、我国公允价值制度的变迁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从1998年开始划分为三个阶段:公允价值启用阶段、回避公允价值阶段和重新引入公允价值阶段。公允价值概念在1998年引入我国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 《投资》 《非货币性交易》中,首次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具体会计准则取消了公允价值。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布了38个具体会计准则,其中17个准则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二、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1.公允价值的定义和特点 我国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公允价值主要特点为:(1)公允价值是多种计量属性的集合体,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表现出其具体一种计量属性;(2)公允价值由现行市价还是现值为依据是无法直接断定和确定,需要对特定计量对象进行具体分析;(3)公允价值有计量方法的变动性。因为公允价值的确定有时需要对比分析,有时要估计,这些情况可随着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2.确定公允价值 (1)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市价法) 。市价法是指参照与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类似的、有市场标价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通过调整相关影响因素,来确定被计量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方法。市价法要求将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与市场上交易的同类资产或负债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适当的价格调整。如果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本身没有活跃市场的公开标价,或即使有但可靠程度不高,而与之类似的资产或负债却有公开市场标价,应优先采用市价法估计公允价值,在找到了与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相类似的参照物后,便应按在活跃市场上存在的公开市场报价确定相近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差异,最终得到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2)用期望现值法或其他估计方法确定公允价值。期望现值法考虑了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并计算它们的期望值,而不是只寻找单一的最可能的现金流量。例如,如果一项现金流量有100元、200元、300元三种可能,其概率分别是10%、60%和30%,那么期望值为220元(由100×0.1+200×0.6+300×0.3得出)。 3.公允价值应用的难题和舞弊的空间 (1)公允价值应用的难题。虽然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公允价值的结构框架在逐步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由于我国实际国情的限制: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国内相关法律还不健全,高级经理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由此也容易造成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滥用,给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公允价值应用的舞弊的空间。 第一,利用公允价值的操纵利润的根源分析公允价值是在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情况下,基于交易而产生的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然而,在各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却大大超出了交易范围,它不仅仅适用于初始计量,还适用于后续新起点计量,而后续新起点计量大多是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进行的。某些时候,资产或负债即便是有交换并形成了一个交换价格,也不一定存在着活跃的市场和可观察的市场价格,而是基于交换双方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评价,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其代表有成本累计值、有效清偿价值、在用价值以及特定主体价值等。这些计量基础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加入了非市场的评价(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J].会计研究,2000,(4):25-26.)。这样就会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可能。 第二,利用公允价值增加利润。 ①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会增加利润。新会计准则规定有四点会增加利润:a.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b.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c.当债务转为资本,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有差额,也可产生损益。d.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使得重组债务的前后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也可产生损益。 ②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会增加。由于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就意味着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在调节利润上可以对这两种模式进行选择。由于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不统一,不同的评估方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公允价值的变化将加大净利润的波动幅度。 ③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的应用会增加利润。新准则规定,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通过与上市公司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从而达到提升公司利润的目的。 4.公允价值运用的动因和客观必然性 (1)公允价值运用的动因。虽然公允价值应用会出现难度,但是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其经济环境决定的,特定时期的会计发展则以这一时期的经济环境为前提。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环境的逐渐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必然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在全球通日益迫近、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公允价值所提倡的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取向必将是市场的最终选择。 (2)执行公允价值政策的客观必然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逐步显现,对公允价值的需求也比以前强烈,在很多方面需要公允价值计量。归结执行公允价值政策的客观必然性有四点:第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国际会计准则惯例;第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企业的内在要求;第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财务报告公允性高于真实性的要求;第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三、改进建议及研究结论 1.改进和建议 (1)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①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形成由使用者监督的机制规范公允价值运用条件,保证实物中严格遵守。②公允价值的运用与估价有着重要的联系, 评估行业在法律上应该有严格的法律规范。评估行业道德操守应该根据法律约束.因为估值技术是公允价值的确定的关键。 (2)降低会计计量的成本。应不断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和提高其实际的技术操作水平。同时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能够很容易取得。 (3)保证会计计量的可靠性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中介机构人员(如注册会计师、注册估师)及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改革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确保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的独立性,充分利用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和专家工作。 (4)提高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不断对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从而做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全面推广应用中,既容易操作又通俗易懂,同时还能很好地解决会计实务中的问题。还要大力加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会计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加快会计准则的实施,积极推进我国市场信息化建设。 2.研究结论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强化公司治理、提高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证监会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了上市和再融资的程序,加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财政部加大了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上市公司内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独立董事、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的理性经济选择为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构筑了多道"防火墙" ;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甄别的能力也有所加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允价值将会促使企业的真实价值得到发现。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