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工作过程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


  胡宇庭 穆  兰 巩有奎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还是沿袭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但此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并不适用。以姜大源教授为首的高等职业教育专家寻求了一种新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即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即课程)。以下是笔者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内容改革
  对于《房屋建筑学》课程,选择一具体建筑物为载体,基于其完整的建筑施工图样、按照图样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使建筑构造与图样识读相互融合,在教学生识读图样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对应的构造,实现"做中学"。整个教学分成三个部分。
  1.参观校园建筑物(现场教学)
  课程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参观校园里的建筑物,使学生对建筑物、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建筑构造有基本的感性认识,针对教学楼、住宅楼、体育馆等不同的建筑形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其特点,并进行总结,撰写书面总结报告。这是让学生从具象上了解建筑物。
  2.识读图样,同时讲解建筑构造(多媒体教室、现场、模型实训室)
  按照一具体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样顺序,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详图等指导学生读图,在读图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构造就讲解什么内容。比如在讲解建筑首层平面图时,有墙柱的边缘线,读图时,首先向学生说明这代表竖向构件墙柱,同时介绍墙柱的构造,包括材料、类型、构造做法等,使学生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同时掌握其构造知识,使识读图样和建筑构造相互融合。并且要求学生手抄和电子抄绘建筑图,这部分的教学就使学生对建筑物的具象认识转化到抽象的施工图上来,即从具象到抽象。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构造知识,具备一定读图能力时,要求学生根据图样制作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的立体模型,比如平面图讲完以后,让学生作出平面图的立体效果模型,使学生对图样的抽象认识转化为具象的模型,即再从抽象到具象。
  3.分小组制作建筑模型(模型实训室)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以项目形式来实施。将学生分组(5~6人),给每组一套别墅施工图,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材料购置、人员计划及图样抄绘和模型制作。这是一个完整的从图样转化到模型的过程,学生在制作建筑模型前,必须对图样详细识读,读懂图样中的每一条线所代表的意义,才能将其转化为模型中建筑物的构造,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协同合作、识图绘图、制作模型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上采用现场教学、模型制作等方法,注重"讲练结合、知行统一";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多媒体、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实训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教并重,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笔者采用WPPF(Work——基于工作、Problem——基于问题、Project Orient——基于项目导向、Forum——基于论坛)教学方法。
  三、评价体系的改革
  注重教学评价实施的过程性,从理念上改革"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手段和方法,以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多方评价相结合。阶段评价,每完成一个教学情境就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出阶段性成绩;过程评价,对学生从接受项目任务开始到任务的完成进行全过程的控制与评价,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考察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多方评价,学生和其他教师参与评价,对于学生完成的项目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生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而且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教研室老师、任课老师参与评价。
  通过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大了信息量,加快了学习节奏,增加了学生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评价体系也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单位:河北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目录投稿: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