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由于培养理念或实习场地的限制,教学过程普遍是"重理论讲授、轻能力培养",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会说不会做"的"假把式"。而"六合一"即"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的培养模式,基本解决了这一弊端。"六合一"培养模式研究期望从创建技师学院各专业的生长点始,经过创建职业学校的生长点,到最后创建职业教育的生长点止,对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指导,其要义一是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技师学院的出现是新生事物,它既不是技工学校也不是高职,这种特殊的情况决定了其培养模式既不可能是技工学校的培养模式,也不可能是高职的缩影。二是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作。学生是研究的参与者,教师是研究的实践者,在研究过程中师生互动、相互协作。三是在真实的、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教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徒弟,车间就是教室,作业就是作品。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为主要任务,让行动者(学生)参与研究,研究者(教师)参与实践,相互协作,在学校这一具体、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面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行动计划,解决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与调整,遵循螺旋上升的规律,形成一个个循环,不断往复,最后达到探究的目的。另外,也可以采取对比实验研究,即每项试验都在对照班和实验班中间进行。 二、实施步骤 该研究共分培养模式简介、教改实验、分析总结、发表成果、传播成果五个阶段。研究流程图是:分析介绍"六合一"培养模式;设计教改实验;总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经验;从具体经验措施的简单描述到形成纯粹有序化的经验系统。第一步是从大量原型经验中析取有效成分,也就是将经验的实质内容从经验背景中剥离出来,然后提取其中最能体现一般教学规律的、具有普遍推广应用价值的成分;第二步是在纯粹化的基础上构建有序的经验系统,在"六合一"模式下构建一体化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在经过行动研究法证明其有效性。然后,借助认知科学的研究,使这个经验系统更具合理性。最后是完成结题报告并发表相关成果论文。 三、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提出了新的观点 该模式提出了"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作品、产品合一;育人、创收合一"的新观点。 2.构建了新的理论 该模式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以任务训练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六合一"职业教育理论,从根本上扭转了单纯的知识传授理论、课堂教学中心和教师中心忽视技能训练的弊端。 3.挖掘了新的材料 该模式挖掘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六合一"教学原则,它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训练为主的分水岭,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做出了新的论证 通过行动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证明了"六合一"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具有重大作用,学生在该模式下不仅练就了较为娴熟的技艺,而且也受到了准职业人的训练。学生到实习岗位就能够生产产品,从而验证了该培养模式基本上适合技师学院的培养模式。 5.建立了新的技师学院的教学体系 "六合一"培养模式建立了具有技师学院特色的教学体系;"六合一"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职业学校"以学校为主导"的培养模式,从而转为"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六合一"培养模式提出了"车间、教室合一"的理念,为"实训基地就是工厂,工厂就是教室"、"前校后厂"的培养理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六合一"培养模式提出了"学生、学徒合一"的思想,为学生就是徒弟的学习理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六合一"培养模式提出了"教师、师傅合一"的思想,为教师就是师傅的教学理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六合一"培养模式提出了"理论、实践合一"的思想,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六合一"培养模式提出了"作品、产品合一"的作业模式,为产品即作业的作业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六合一"培养模式提出了"育人、创收合一"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为培养"三高"技能人才,即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四、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初步探索了"六合一"教学理念 首先,"六合一"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只教书本知识和引导分离的现状,在课题研究中,要求参加试验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短处,更要找出学生的长处,更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的信心。其次,该培养模式突破了以教师和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能力目标为培养目的的教学新体系,强调在车间进行技能练习,要求教师不仅能够讲理论,而且还要能够指导学生操作,这对教师的能力也做出了新的规定。"作业、产品合一"则对学生的作业做出了创新性的规定,作业不再是简单的作业,而是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再次,要求从事研究的教师具有多元智能观、多元人才观、多元成功观、建构学习观和工程思维方式等,这些都是对以往教学观念所做的突破性的改革尝试。 2.初步建立了"六合一"教学模式 第一,从学习主体看,学生、学徒合一。学生在生产实训时,既是一个专业技能学习者,又是一个生产者,集学生和学徒两个角色一身。第二,从学习场所看,车间、教室合一。上专业理论课时在教室,上实训课时在车间。第三,从传授知识和能力的主体看,教师、师傅合一。 在生产实训课上,教师既是理论的讲授教师,又是实训指导教师,既教理论课又教实训课。第四,从学习(工作)任务看,作品和产品合一。 把学生在生产实训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第五,从学习过程看,理论与实践合一。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了一体,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了一体。第六,从办学结果看,育人、创收合一。 学生生产实训的过程既是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六合一"培养模式是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职业教育新理论、新模式,代表职业教育教学的前进方向。 3.初步实践了"六合一"培养模式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行动引导教学法。从直观实例开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增加信息量,选择合适的台阶,小步快进。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耳倾听、动眼观察、动嘴询问、动手操作。 (2)任务驱动法。通过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任务,也就完成了技能学习。最后,教师用"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 (3)项目教学法。教师把学习内容经过加工整合成项目任务发给学生,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单的执行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事故处理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对项目任务在完成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待。 4.初步尝试了"六合一"教学原则 "六合一"的教学原则包括: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5.初步建立了"六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1)初步实现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理论、实践合一"体现了知识、技能的一体化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既学到了知识,也练就了技能。在这里,知识的出现是因为技能训练的需要而提出的。 (2)初步实现了"时间、地点、内容、教师的一体化"。"教室、车间合一"体现了学生技能训练的时间、地点的一体化;"学生、学徒合一"体现了学生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又是技能训练的实践者;"教师、师傅合一"体现了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技能训练的指导者。 五、学术价值 从理论层面,"六合一"培养模式的提出和研究,不仅为该课题的后续研究和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更为在其他职业院校乃至教育界吸收和尝试本科研成果提供了理论基础,其理论意义十分巨大。从实践层面,"六合一"培养模式的提出和研究,为推广该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教学手段和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参照,其实践意义十分巨大;另外,该课题从微观层面来说,为技师学院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从宏观层面来说,该课题为职业教育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长点。 六、该成果的社会影响 第一,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大大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广大的校内外师生关注、参与学习和尝试。第二,没有参加该课题研究的校内外教师也纷纷探讨该培养模式,对他们的教学理念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三,学校教师支持和配合研究,主动提供资料,并对课题研究提出宝贵意见。第四,在经济、人力、物力方面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和学生的技能得到全面提高。通过该课题研究,大大提高了参与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多媒体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科研能力、专业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教学经验、理论水平得到锻炼。第五,参与实验的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技能和知识的蕴含较对比班级有较大的提高。而曾经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后继的学习或竞赛中,也表现突出,动手能力强、信息素养有明显的提升。第六,极大地提高了电化教学、电脑设备以及实训车间的使用率,真正做到了车间和教室合一,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哈尔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