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类型。它既不同于以理论知识为主、以高考升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以单一技能培训为主,时间短暂的培训教育;更不同于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研究创造型的大学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确实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上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的情况,但既然他们进入了职业学校,学校就必须对他们负责。如何才能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认清目前的社会需求,及时地根据学生情况调整计算机教学的方式方法。只有从教学方法和技巧上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IT人才,从而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实现中职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观念转变入手,即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可以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一开始对计算机都充满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的深入,难度加大,并且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应用有着一定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老师可以利用课下业余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如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比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指法练习、编辑排版、网页设计等操作竞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可能兴趣很高,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新生第一个学期刚开始学习五笔字型时,爱好高涨,但真正练习打字速度时,却又感到枯燥、不耐烦。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采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软件供学生们练习,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同学们的打字速度有明显提高,活跃了学习计算机的氛围。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的过程中,笔者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下该堂课需要完成的作品,如广告画、包装、建筑效果图等,美丽又直观。学生们看后被深深地吸引住,并展开想象,思考着如何来完成这个设计。在浓烈的学习气氛中,笔者向学生概括讲解完成这幅作品所需要的技巧,学生们马上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就为后面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 二、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职生的职业要求特点尤为明显,学生的能力则应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注重社会实效,注重学生实际的操作应用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就是指灵活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生把计算机技术与高科技划上等号,因此大都不具备学习计算机所需具备的背景知识,对其应用范围还普遍缺乏认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产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老师备课时要尽可能地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每一概念、每一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安排,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 贴近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形成创造性心理品质。 三、在教学方法上,多管齐下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课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法等。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精讲加巧练,使学生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上机操作课,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讨论,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探索,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课题式教学法也主要是用于上机课,做到每课时一个专题(包括例题和练习)。多媒体教学法则通过制作一些幻灯片,融入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使讲解的内容和操作的过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消化所学的知识。一般情况下,授课时不必讲满一节课,而要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问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老师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例如,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设计比赛,如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网页设计、图文混排竞赛等。设计出众的作品要向全校师生展出。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也提升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笔者曾组建一个计算机维修队,其成员都是学生,负责上门免费维修全校师生的电脑。这样,既方便了全校师生,又考验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了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讲得再好,学生要是不会利用自己的思想学会自学,也仍然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所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要求学生具有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够及时地学习新技术的相关内容。学生要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根据老师所留题目,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这样既开发了思路,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利用校园的局域网,将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传送给大家,既避免了学生在微机房听课精力不集中的缺点,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计算机老师来说,应摆脱常规教学模式。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贯通点拨的作用,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例如,在Dreamweaver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只讲一些难懂的内容,如超链接、报表、表单的制作等,而那些文本的编辑、动画字幕及互动式的设计,由于学生大多具备Word2000的基础,且书上写得很具体、易懂,所以,可以一概不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再比如,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可以用很少的课时把该程序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做些基本的讲解后,布置若干综合的训练课题,然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查找相关的资料、技术,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完成课题。在课程结束前,可以根据课题的选择情况,组织同类课题小组进行交流,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把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练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布置给学生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让他们从大体上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语言结构,并让学生自己先看懂程序,然后通过模仿自己做一些比较小的程序设计题目,这对于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以及对编程的兴趣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五、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过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总之,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机械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