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蒲公英评论网站读到一篇文章《打击教育作假不妨来点真手段》。文章指出,有作假在先的检查,定然看不到真景象,发现不了真问题。用"徒劳无功"四个字概括一点也不为过。为了查出真实情况,促进学校反思办学现状,眼下有必要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 打击教育作假,固然要有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打击教育作假,需要从打击作假的检查开始。因为有的教育检查本身就是作假,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或者说,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社会舆论的。 组织检查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参加检查的人员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应该都十分清楚飞行检查、暗访及引进第三方测评机制的效用。他们为何不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检查方式呢?因为不想查出真实情况。 拿减负来说,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不管过程只看结果。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不管高升学率是否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因而,对学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不鼓励,也不制止。之所以组织检查,原因很简单,不得已而为之。一是上级有要求,二是群众有反映。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的被动组织检查,学校心知肚明,积极配合,把资料藏起来,让学生说假话。检查过后,教育主管部门给上级一个交待,给群众一个回应——没有发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可是,对于学生来说,雨过没有天晴,课业负担如旧。 教育作假为何长期存在?因为假检查常常出现。甚至可以说,检查作假助长了教育作假的不良风气。 我有一个朋友,大家私下称他为"打假高手"。称他为"打假高手",不是因为他善于识别假冒伪劣商品,而是他擅长从网上下载资料,应对各类检查。他应付上级检查的独门秘笈是资料多,一本本,一摞摞,给人的印象是做的事多,且准备充分。其实,这一本本、一摞摞的资料里"干货"很少,绝大部分是从网上下载的。 然而,由他准备的资料迎检,不仅能顺利通过检查验收,而且总是得到检查组的高度肯定。有一次,另一所学校因准备的资料少,被检查组批评。该校不得不组织人员去朋友所在学校取经。结果发现,朋友准备的资料漏洞百出,一本资料中几处外省学校的名称出错没有纠正过来。如此明显的漏洞检查人员却没有发现,能说这检查是真检查吗? 朋友学校作假玩虚,不仅没有露馅,反而顺利通过检查验收,这是什么原因?原因只有一个,检查本身是作假,是走马观花,只看资料的多少,不管资料的真假。 如果说有作假在先的检查是"徒劳无功",那么作假的检查就是"劳民伤财"。因而,打击教育作假,需从打击作假的检查开始。如果教育检查真起来,硬起来,学校敢明目张胆地作假吗?即使一次侥幸蒙混过关,第二次也会翻船。因为假象或假资料总会有些许破绽。 期末已至,又进入检查的旺季。名目繁多的检查,对学校来说,就是一种打扰,破坏了学校的宁静,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组织检查的有关部门很有必要对检查进行审查,是否有作假的检查,坚决制止作假的检查打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