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如何打破传统观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话题。自2009年闽台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启动以来,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两岸专家学者的共识。(12月13日福建日报) 我国目前出现"用工荒",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工荒"。就此而言,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水平的蓝领人才,无疑是解决"用工荒"的必由之路。但就现实而言,要想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端上技工这一"金饭碗",很显然除了疏通职教这条"路"之外,还要打通就业的各条"道"。 首先是改变教育观念。如何改变社会和家长长期以来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社会地位低、工作脏累差的工人的固有认知,形成职教能有好出路、找好工作的共识,是解决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学生愿意上职校、职校出人才的关键。毕竟,只有好的招生环境和源源不断的生源,职校才有学生可教,才能培养出技术工人。 再进一步讲,只有人们抛弃职业教育是二三流教育的偏颇认识,丢掉技工是低等工种等观念,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技工这一行列,所谓的"金饭碗"才有更多的人愿意端、端的稳固和长久。而这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等诸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 其次是提高职教质量。所谓职教质量,一要看职校的教学水平,学校要能够培养出拥有相关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二要看职校专业设置是否有前瞻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市场需要,是市场紧缺地人才。就现实而言,提高职校的办学质量,这不仅考验职校管理层的智慧,也对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以及谋划提出挑战。 最后是加强就业指导。很多时候用工的找不到合适的就业人才,与此同时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学校等有关方面在就业引导上,尤其是在就业意向和用工需求的对接上做的不够好。这需要各方在具体就业指导上进一步下功夫和深入服务。 只有这些"路"和"道"都及时贯通了,才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职业教育的行列。职业教育才能有效、有质量地开展下去,才能"产出"更多的蓝领人才,才能有更多的人端起技工这个"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