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投机的角度来看,银行股确实不适宜价格投机者参与,但从中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银行股的价格被压得越低,反而越具有投资价值。 银行业,在过去多年的日子里,一直被认为是含着金钥匙发展的行业,"躺着赚钱"是这一个行业的真实写照。 过去,银行业的赚钱利润很高,30多家上市银行赚到的钱已经达到整个A股上市公司较高的比重,且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由此一来,银行让利的讨论就开始逐渐升温。步入2020年,恰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而在特殊时期下,作为过去"躺着赚钱"的行业,却难免有着加速让利的需求,通过银行的加速让利,来达到刺激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国有大行净利润罕见下降 随着上市公司2020年中报的陆续披露,市场把关注的眼光聚焦到上市银行的身上。从今年中报数据来看,A股上市银行的中报业绩存在着明显分化的表现。 首先,国有大行中报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的迹象,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的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10%以上,而交通银行的中报净利润降幅最大。 其次,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以及兴业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却出现明显的业绩分化表现,但从整体上来看,主要的股份行上市公司,基本上出现业绩同比下降的表现,作为之前业绩表现稳健,且不良拨备覆盖率较强的部分股份制银行来说,此次业绩同比下降,却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此外,城商行、农商行业绩表现,则比国有大行及股份银行更为稳健。其中,以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在今年的中报业绩中,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部分城商行的中报业绩更是出现了双位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中报业绩披露前后,A股上市银行的价格表现却呈现出明显分化的走势,一方面是国有大行股价跌跌不休,甚至是创出了调整新低;另一方面则是城商行股价稳健前行,甚至在市场反复震荡的过程中,部分城商行股价创出了新高,上市银行股票之间的分化程度明显加大。 A股H股价差扩大 与A股市场不同,港股市场在流动性方面比不上A股市场。与此同时,从A股H股的定价权来看,A股国有大行的定价权取决于国内的基金机构,而H股的定价权则取决于外资。 但是从近期港股国有大行的价格表现来看,价格却呈现出加速下跌的走势,市场似乎已经对港股国有大行的发展预期充满了担忧。不过,与上市银行自身的经营业绩波动因素相比,市场更担心上市银行股的政策风险较大,而银行加速让利实体经济何时会告一段落,目前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未知数。 除此以外,最大的不確定风险是,持续稳健的股息分红是国有大行核心的投资价值,对不少投资者,尤其是港股投资者来说,最看重的还是国有大行的稳健股息率水平。但是在银行加速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未来不仅存在不良率增加、利润下滑的压力,而且还可能会导致上市银行的股息率下降,若动摇了银行股的核心投资价值逻辑,那么对市场资金来说,自然会增加抛售的需求。 与A股市场相比,港资的敏感度更强,且外资本身有着一套可行有效的投资估值逻辑,由此也深刻影响着上市银行股在港股市场的表现。但是在银行加速让利背景下,外资更担忧国内政策的不确定性,加上未来银行股的股息分红可能会有所下降,届时可能会对银行股的核心投资逻辑产生实质性的冲击影响,市场资金分歧的压力自然越来越大。 银行好日子终结了吗 作为百业之母的银行,过去多年来基本上过着"躺着赚钱"的日子。纵观国内的行业领域,银行业的赚钱能力很高,银行员工尤其是银行中高管的薪酬福利也是非常可观的,这也被大家称为金饭碗行业。 不过,在今年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自然会受到不小的冲击压力。随着上市银行业绩的同比下降,银行业的发展以及银行员工的薪酬待遇自然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其中,已有一些银行传出了部分降薪或福利下降的消息,虽然金饭碗的称号仍然存在,但相比过去的高薪酬高福利状态,如今却显得有所逊色。 在特殊时期下,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压力仍然存在,估计银行的不良率以及利润下降压力仍然会出现一段时间。虽然今年中报上市银行的不良率以及净利润水平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但因不良率本身存在滞后性的表现,因此对今年三季报乃至四季报的数据,仍然需要持续观察。 如果说股票市场属于经济晴雨表,那么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也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晴雨表。从最近几个月上市银行股的价格表现来看,存在着明显分化的迹象,国有大行的股票价格更是出现跌跌不休,屡创新低的运行格局。 不过,与之相比,A股银行股的表现却优胜于港股银行股的表现,因定价权的不同,不同市场、不同资金对银行股的态度自然也会有所区别。但是考虑到银行股自身的基本面因素,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看后续政策层面上的压力,如果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需求仍存,那么上市银行的不良率仍然有一个稳步攀升的过程,但考虑到银行业本身属于百业之母的行业,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并非大幅让利乃至透支让利,若银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那么其所引发的风险更为显著。 由此可见,对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空间,还是有限与适度的。因此,对中长期银行业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但是对上市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来说,短期可能会面临一段阵痛发展期;对投资者来说,更是一种持久的考验。很显然,从价格投机的角度来看,银行股确实不适宜价格投机者参与,但从中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出发,银行股的价格被压得越低,反而越具有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