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校园霸凌的施暴者也是受害人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见报端。在微信、微博平台,青少年遭受同龄人凌辱、暴打的视频不时传出,让人揪心。日前,北京市中关村二小学生纠纷持续发酵,校园霸凌的话题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校园霸凌类型多样,造成霸凌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当公众将目光投向事件可能对受害者造成的长期性、无法泯灭的心理问题时,施暴者的行为成因常被忽略。事实上,施暴者也当是该类事件中的受害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攻击或暴力是一种学习得来的反应,尤其对身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来说,本能性的攻击由大脑皮质所控制,但更受到后天经验的影响"。学生群体较为特殊,其霸凌行为属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一种。其中,家庭与社会是青少年获取攻击性行为模式的重要来源。
  有调查显示,成长于存在暴力行为的家庭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究其原因,笔者分析,一方面,不和谐环境易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受损,从小缺乏关爱和安全感;另一方面,作为暴力演示者,家长也可能成为青少年的模仿对象。
  同样地,学校中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是部分根源之一。老师实施体罚或语言暴力,必然挫伤学生的自尊,或激发其逆反心理,或使受罚学生产生模仿心态,效仿老师暴力举动,对其他学生施暴。此外,充斥于网络空间和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文化,更是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催化剂。影视节目中大量出现的暴力镜头与犯罪场景,足以对青少年留下恃强凌弱的祸根——在暴力影视中潜移默化,学习暴力行为,并复制于现实生活中,使类似事件发生率大为增加。
  因此,社会各界在思考和处理校园霸凌事件中,宜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在解释校园暴力的成因上更具针对性,对同样可能作为受害人的施暴者予以足够的关注,在严厉打击其行为本身之余,积极为其敞开心理疏导之门,从思想源头上修正错误。同时,学校和家长需对青少年群体的行为进行鉴别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预防暴力事件的重演,并警惕"校园暴力倾向"发展成实际行动。暴力倾向如若不能及时被消除,容易转为真正的校园暴力行为,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创痕,甚至是病症。
网站目录投稿: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