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模具钳工一体化教学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市场急需的模具钳工人才,国内的很多技工学校开设了模具钳工专业。但是,这一新兴热门专业,在现行的教学体系中,无论从课程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的效果上,都未收到应有的效果。笔者认为,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整合,目前技校学生的素质状况适合于一体化教学,模具钳工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现行模具钳工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
  原有的模具钳工教学是在维修钳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一定的弊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每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第二,学生在学习理论课时,缺乏与实体的结合,缺少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难以接受。实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到的理论知识没学过,老师讲过的内容又用不到的情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第三,理论与实习教师难以交叉使用,造成教师教学任务单一,理论课教师缺乏动手能力,实习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又难以提高。第四,学生缺乏对模具设计和制造整个流程的完整体验,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模具钳工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框架
  1.一体化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根据模具钳工理论和实习内容,结合模具钳工的培养目标,将模具钳工专业的相关工艺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把相关的工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进来,每一个模块划分具体的任务单元,每一个任务单元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课时分配和考核办法。
  2.一体化的教师
  实施模具钳工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及高超的专业技能;二是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重"教"轻"学",向"教"、"学"并重转变;由重"理论"轻"实践",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转变;教师由"单一的传授型"向"行为引导的技能型"转变。这样使教师迅速实现角色转变,即由知识的输出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传授者,由书本的复制者成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者。
  3.一体化的教室
  实现模具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具备专业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场地及各种设施设备。一体化教室具备教室和车间的双重功能,是既能满足理论学习又能满足专业技能实习的场所。
  4.一体化的教材
  实施模具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必要保证是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材。模具钳工是一个新兴专业,包含的专业知识非常多,原有的钳工教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在开发一体化教材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立足于满足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和专业技能发展的需要。
  三、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实施模块化教学
  1.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作为一名优秀的模具钳工,首先应该具备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如划线、錾削、锯削、挫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与套螺纹、矫正与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进而才能进行模具零部件的制造、模具的安装维修与调试。
  2.模具CAD/CAE/CAM
  学生能够用计算机进行曲面立体造型,设计出新颖美观、符合工艺要求的产品;并能使用计算机设计模具,同时能根据图纸形状和尺寸生成数控程序代码,并能传送到数控机床进行数控加工,生产出高精度符合要求的产品。
  3.数控机床及特种机床操作
  随着模具产品精度要求的越来越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高精度的模具产品需要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和电加工机床上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数控加工及模具特种加工操作技能。
  4.普通机床操作
  虽然数控机床在模具行业中被大量使用,但仍需要车、铣、刨、磨等机床来加工,所以模具钳工的学生除了学习钳工基本操作技能以外,还必须掌握这些普通机床的加工方法及工艺。
  5.模具的制造、装配与调试
  该模块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冲压模、注塑模等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其次,要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方法,并能合理安排加工工艺,独立完成并达到要求;第三,掌握模具的装配工艺,熟练完成简单模具的装配;最后要掌握模具的调试工艺,能够独立完成模具的调试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技术学院)
网站目录投稿: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