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秦始皇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秦始皇》是一部由李兆华 / 丁亮执导,刘永 / 刘松仁 / 潘志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始皇》影评(一):哪个再敢多说话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秦是始人在此
  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存汗青
  传颂我如何叱咤
  《秦始皇》影评(二):很经典的连续剧,秦始皇也谈过一次不成功而刻骨铭心的恋爱,刺激吧!
  很经典的连续剧,秦始皇也谈过一次不成功而刻骨铭心的恋爱,刺激吧!
  对这部连续剧印象很深,虽然剧情和场景有很多离谱的地方,但秦始皇这个角色塑造很成功,特别是前半部分,秦王政和太子丹居然是"情敌",不过少年秦王刻画的不错,特别是描写秦王和其初恋情人韩国公主韩弥,对于当时年龄已经远远不是少年的男主角来说,这样的演技已经很难得!
  貌似不少人都喜欢荆轲那场戏,不过我对"刺秦"的根源:秦王政和初恋情人韩弥的戏印象深刻,这或许是对有性格缺陷、刻薄寡恩、始终未立后的秦始皇不靠谱但真实的虚构:强悍的秦王政也曾初恋过、花痴过、单相思过,也被爱情深深伤害过! 哈哈,虽然搞笑但同样令人唏嘘不已!
  《秦始皇》影评(三):天下毕,四海一
  4.16-7.5.妙啊!看完此剧如同赏阅了一幅浩瀚的画卷,画卷的主人公是开天辟地,功盖五帝的秦始皇,虽说部分情节有戏说的成分,但给我们进一步了解秦始皇提供了新的思路,始皇帝这一生也充满了诸多哀怨与不幸啊。此剧文戏方面很扎实,演员特别是秦始皇的扮演者,演出了一代帝王的霸气与内心独白,柔韧有余,入木三分,刘松仁饰演的荆轲也非常的出色,一股侠客精神跃然纸上,只可惜在武戏特别是战争戏上面太过简陋,这好歹是亚视大制作啊,不过一想到这是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上拍的我也就忍了。最后秦始皇登上长城的这个画面,从香港远道而来的剧组会不会有一种认祖归宗的感觉呢?始皇帝的扮演者刘永,又会不会真的体会到2000多年前嬴政站在长城上,将天下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的豪迈呢?如此种种都使我看完这部剧后更添一份回味。
  《秦始皇》影评(四):观影日志之4916:秦始皇
  观影日志之4916:秦始皇
  在看邵氏电影里刘永永远是主角,一直感觉这张脸比较熟悉,直到某个短评里提到了秦始皇这部电视剧,难道就是我小时候看的那部吗,然后去百度了一下剧照,原来真是他啊。很小时候看的,对于这部电视剧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除了刘永的秦始皇,剩下的就是王伟的吕不韦以及片头那首气势颇大的主题曲。现在想来,刘永和王伟真是太适合这两个人物了,主题曲是罗嘉良演唱,奇怪,难道罗嘉良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秦是始人在此
  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存汗青
  传颂我如何叱咤
  《秦始皇》影评(五):好多明星啊
  秦始皇刘永,他绝对是天生的秦始皇扮演者,一举一动都是霸气
  韩弥麦翠娴,原来麦翠娴这么漂亮呢
  太子丹潘志文,年轻的时候就不帅
  长安君尹天照,估计那时候他不到二十岁吧,还像个孩子
  太后鲍起静,这个时侯她还是挺好看的,估计也在30岁左右了吧,太后这个角色实在不好演,atv少有的精品剧集
  吕不韦王伟,终于知道他叫什么了,老戏骨啊
  荆轲刘松仁,第一次喜欢的男明星,帅
  深山孤女米雪,漂亮的人儿啊,听说是刘松仁才给她加的戏份
  皇后森森,我第一次看她的戏吧,不算是美女吧
  李斯老婆周美玲
  还有冯宝宝
  还有嫪毐、李斯、蒙恬的扮演者都是后来的老戏骨呢
  主题歌居然是罗嘉良唱的,插曲居然是罗嘉良和冯宝宝唱的
  人生啊,就是这样的过去的
  央视怀旧剧场的2月巨献是刘松仁米雪的专辑,大爱啊
  《秦始皇》影评(六):赢政的爱情
  赢政的初恋是韩国公主,一见钟情,再见深情,终生难忘的女子。但韩国公主真爱的燕国太子丹,如果不是他多次阻拦,她早就和太子丹一起走了。公玉掉进水里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阿丹怎么样了?她不肯吃药,因为她知道好了,就会进宫当皇妃,她不肯,宁可死。阿政为她病,为她哭,守尸三天,可任他权利通天,也得不到一个弱女子的心。
  秦始皇爱的第二个女人是孟姜女。孟姜女开始恨死他了,始皇帝开始也不喜欢她,两人互相打嘴巴那块挺逗。两人相处的过程中,赢政慢慢喜欢上这个倔强的女人。孟姜女也理解接受了他。两人在桃花源时很快乐。可两人追求不同,孟姜是个向往恬淡生活的人,而赢政有大业。赢政还想着两人长厮守。可孟姜怎么会嫁给秦始皇呢,她的丈夫万喜良死于他手。天下的悠悠众口.....他永远都不会是那个平凡的阿政。孟姜女提了三个要求就存了必死之心。可怜赢政还欢欢喜欢准备进宫事宜。一腔热血浇了冷水。
  这两个女人都是善良、有主见的人。赢政不是她们最重要的,不是第一选择。赢政的爱情是失败的
  《秦始皇》影评(七):俱往矣
  这些天又找出了早年间看过的香港电视来,《法网柔情》,《秦始皇》,《义不容情》。说来有趣,虽然现在的电视频道多达百十个,往往是转了一圈下来没有什么可看的,而从前只有几个频道的时候却很是觉得满足,人实在是贪得无厌。
  我想,大凡70年代出生的人,特别是女生,当年都有个本子,上面贴满了小摊上买的港台明星的图片。
  翁美玲拉,米雪拉,刘德华,黄日华,那是我们这些人的最爱,和现在的少女没有什么两样。
  而早年看过的港台电视剧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心里,即便是后来的经典的大制作也无法替代往日的记忆。
  而这部曾经获得过当年北美某电视节大奖的《秦始皇》,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作品。
  凭心而论,这不是一部在艺术和历史上多么了不起的作品。
  它包含了香港出产的电视作品一切的缺点,历史常识的硬伤,道具和台词的现代化近乎可笑,制作上的粗制滥造和过分追求商业效果,时至今日,有些对话和情节仍然使人哑然失笑。
  不过,我们不能苛求一个殖民地的同胞,也不能责难一个遵循商业价值的生产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至少,就象曾特首不会引用诸葛亮的誓词,而老实的说一句,我会打好这份工一样。
  我认为,这部作品之所以可以流传到今天依然具有很大的魅力,而且在今天大陆无论在财力,人力都占据了优势的情形下,依然难以望其项背,达不到当年此类作品的高度,在可看性和影响力上无法与其并驾齐驱,原因有二。
  首先,这部作品是将秦始皇当作一个人来写的。
  港台电视剧在华语世界是第一个敢于把历史人物从圣坛下拿下来,去神化把人当人写的。
  由于他们没有大陆那样沉重的历史包袱和政治色彩,所以就很自然吸收了西方文学作品中那种描写心理矛盾,将人物的正反两面都揭示出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古希腊悲剧传统中对于英雄命运的描写。在塑造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时,把他青春时期的天真和多情到晚年的骄横残酷的过程过渡的相当自然。而切将其置身于一个无法更改的命运中,一个对于自己的父母有着矛盾心理,渴望友谊和爱情却因为环境所累却始终得不到的普通人的痛苦,一个伟人在征服一切之后的孤独,塑造的十分成功。这部剧在当时就给予了我一个启示,那就是皇帝不是神而是人,他具人身上的一切,矛盾,痛苦,孤独,寂寞,也拥有英雄那种气势和才干,所以这个人就是一个血肉丰满,充满人性魅力的男人,而不是一个暴君单调的形象。
  虽然其中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不够忠实史实,但总的看来,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以至于不能或缺。
  第二点,就是演员的表演。
  刘永扮演的秦始皇没有败笔,在他的秦始皇之后,没有人再可以超越。
  他的相貌虽然是南方人,但是难得的是他身上具有一种中国男人少有的霸气张扬,而且这种不凡的气度是浑然天成,不可效法。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和鼓起肚子,而是天生的无所畏惧和不在乎,那是凌厉的鹰一样的眼神,虎狼一般的王者之气,气吞山河的豪迈。而这种人性的张扬又非土匪气,而是一种贵族的气质,所以并不粗俗令人讨厌。他极其出色的演绎了一个雄才大略,志威八荒却又孤独痛苦无人理解的男人,特别在最后临死那一场指着太阳,发出悲壮的呼号,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年是哭了。
  其他的人物,无论是刘松仁塑造的荆柯---刘松仁是我当年喜欢演员,因为他身上有一种稳重冷静成熟的魅力,虽然不漂亮却很有气质,还是吕不韦与燕太子,都演的很到位,让人回味至今。
  我至今没有看到超越者。
  作为一个外行,说几句秦始皇。
  秦始皇,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怆然而泣下的英雄。
  这个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绝,是没有后继者的,是唯一可以和西方的亚历山大恺撒比美的英雄。
  历史的判决是不问道德而只问力量和广度的,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一个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的人物,他巨大的身影投射了2000年,他身后所有的帝王都企图效法他,可是没有一个学的象,因为他是不可超越的,是在任何一方面,无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作为一个男人,在人性的尽情挥洒,在好或者坏都是无法企及的,他是唯一也是最后一个人性丰满,复杂而伟大的历史人物。
  他是一个完人,制定律法,日理万机,兼并诸侯,统一中国,甚至那些石刻和坟墓都是一个个难以逾越的奇迹,在罪恶中依然是伟大的,在过失里仍然是不朽的。
  他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不知道多少人依然在冥冥中想要步他的后尘,可是他们都生的太晚,都不具备他那半神的灵感。
  他也是唯一获得西方人尊敬的中国人,在他们的舞台上,是一个东方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是一个复杂的集力量,孤独,伟大,罪恶和光荣一身的人物,西方人是崇拜强者的,而秦始皇正是这样一个唯一散发着人性魅力的强者,只有瓦格纳和理查斯特劳斯的音乐才可以为他演奏。
  他即使是暴君也是一个伟大的气势恢弘而不是孱弱的暴君。
  这是一个男子汉!
  这是一个真正的人!
  俱往矣!
  《秦始皇》影评(八):转贴: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握于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
  当年收看《秦始皇》,我还记得母亲大人是哈荆轲的(我想99%是哈松仁叔叔,剩下1%是我给娘面子的),父亲大人则对吕不韦欣赏有加(爹爹贯喜"奸雄"形象),我一个小小的孩童对嬴政倒充满迷惑和类似迷恋的懵懂又蒙昧却颇感梳理难解洞窥未酬的雏形意觉,好像整部剧集直观剖白得仅仅绝世而独立了这么一个让人不知是褒还是贬的暴戾的怪胎。现在我当然能够较为轻松地如此这般这位主角:像个孩子又是个疯子,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位千古一帝都深刻又贪饕地在历史、并贯穿全剧刻画拖曳出粗重浓艳的一笔——我在重新下载观看完毕后得到这样的结论,想想,天生的喜恶就是本性中的模壑裨骨,有时并不以后天的教育成规而形容变迁,比如我初中时阅读《巴黎圣母院》就直觉厌恶埃丝美拉达,看希腊神话就对阿喀琉斯无比憎恶,饶是你影视书籍颂词无数我至今也没一丝悔改。
  荆轲一段真是看得我烦不胜烦,而孟姜女的故事又叫我颇感悲哽。前者且不论他究竟是刻板乏味还是信如尾生义如伯夷孤胆只身闯上杀身成仁之路,其实他应当感激嬴政,因为就是这样一个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的始皇帝成就了荆轲随之前无古人也许后也难有来者的流芳千古的英雄美名,倘若他刺杀的是苏秦之辈,或者如伊境内没完没了的直管刺杀籍籍无名平民的人弹亡命之徒,那么"皮里虱"和那些我们斥之为"恐怖分子"的名号或者就是他的归宿了。不过在某些程度上,荆轲确实切实反映了广大普通民众反抗统治者的衷肠,即使在今天,国国不满政府的民众怨尤尚且不绝于耳,何况是在法治森严不近人情的秦呢?被统治者有多少?一国中十之八九——你看,荆轲是如此多人的表率,又仿佛是第一个扬帆起帜的,身先士卒者,即使其实是炮灰但经过众口铄金的交声称赞变成发光体夸大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统治者有多少?屈指可数矣。嬴政的孤独是理所当然的,他被那么多对立的人群憎恨,亦是理所当然的。
  嬴政是性格复杂的利己主义者,孟姜女应当是被乐于描绘成一个利他主义者,假如可以在一起,他们是能够像齿轮一般抵交和契合,我很看重他们性格中的互补元素(尽管我相当地不喜欢这二人被牵扯作一处匹配成对)。我也很欣赏现实里那些利己主义者,他们身上有一种鲜明纯粹的切实生活着的轨迹,正视自己的欲望,直视爱恨和喜悲,他们能够体味出他人知觉的真意,因为当类似经历加诸己身时,他们坦然地咀嚼过,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就会对"同病"者"相怜",人们总是会路遇相似狭道险隘,个人主观觉悟(还有客观条件)使他们各自施展开迥然殊途的抱负和措施,于是便区别了人与人,分隔了天才和庸才,这就像嬴政最后对燕丹所说:"其实这一直是我俩之间的私人之战,但我现在要杀掉你,成全我自己。"其言外之意即到此为止了,与公,我要着手更广阔的基业,与私,我不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你也不是我的对手,我不会再正视你,现在我要将你完全抹去;而后在李斯怕死不愿以己命相抵扶苏之罪时叹息道:"李斯还是那样怕死,这一点和我一样可怜。"这是不怨天尤人,不冠冕堂皇,不机械束缚地生活,也极少为自己所做之事作什么辩解,嬴政亦是极少做出辩解的,我同意某位网友所写"他一直艰辛地在走着一条逆旅",我不同意某些文所指嬴政像拿破仑,我以为此剧集更倾向将之塑造似李尔王,不是指功绩,而是后期深宫中隐晦着的作为孤帝的人的性格。伊恩·弗莱明在《金手指》中写道:"邦德一直不信任矮个男人。他们从童年时代开始心理上就养成低人一等的自卑心态。他们一生中都在努力比那些取笑自己像小孩子的人们高出一等。""拿破仑情结"指一个人有过度的权力欲望以补偿自己身材不足的缺憾。我一点不以为这类自卑会发生在嬴政的身上,在某些程度上倒是适用于燕丹,除此之外燕丹还有目光短浅心地狭窄一心只想复仇看不到大局的致命伤,不过自燕昭王的父辈之始,这些自认轩辕始祖的子嗣们统统都有此类毛病的一脉相承。不过他也可以辩解时日无多无力富国强兵,那就直截了当地表明其无能了,秦王嬴政好歹花上十数年完成统一,吴起用不足几年就可使之效力的国家富强,燕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只晓招纳死士埋头钻研刺秦,类似那位只图"衣锦还乡"的西楚霸王一样,他的眼光、志求和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不过此男有洒泪别姬的罗曼蒂克悲情传奇,所以女人们多很善感。我想为什么古今中外鲜少有女性所作的圣贤文著流传于世,就某方面而言,其志向和追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制约吧。
  这部剧中的嬴政也有很幼稚的缺憾,总是感叹无人理解他,不过他似乎也从未真正去理解他人(甚至不曾把他人当人来看),那么如何只单方面期冀他人的回馈呢?荆轲的所谓杀身成仁流芳百世之梦想在我看来很没什么(阿喀琉斯也同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虐尸的修为使我无论如何不能原谅,对其憎恶程度堪比爱好虐囚的驻伊美军)。我想那也许是一种当代的人们的精神理念,一种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吧,我这个诞生在千年之后的人自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世上也没谁能真正理解他人,否则也不需要心理学家了,相信我,也没谁真愿意被别人完全看透的,那太恐怖了。
  王顺镇在《暗度陈仓》之序《"表"与"里"的决战》中说:兵家到了极致,便无道德禁区,他们无视任何道德规范,却要浑身披挂道德的锦衣。想起嬴政初期与吕不韦较量拉拢军心的场面,披麻戴孝慷慨激昂一派誓为亡将蒙骜复仇的模样;但当得志之日来到不再需要假饰之际他就会毫不犹豫扔掉那层外衣,甚至完全不在意以出尔反尔无道无信的负面意寓示人,像设计引诱出宫中间谍并拐骗回孟姜女的那段,还毫无愧色地说这叫变通,说的也是,兵不厌诈嘛。所以我认为到了极致的兵家法家和阴谋家们不是要"披挂道德锦衣"而是在于看这件"锦衣"究竟对他们有没有用,审时度势而后行。我们在汲取各册遗经典故也应如此,这些都是文化遗产先哲结晶,但是也要审时度势而取,我们的现实生活应当支持我们的理论。
  兵家、法家、阴谋家和圣人在那个疯狂纷乱的世纪百家争出,然而纵横驰骋的却不是圣人们,乱世就得乱来,甚至也只能乱来。在我们今天看来,好比隔岸观火,安全又唏嘘。你也可以这么说,暴秦带腥的囚刀没有砍在我的脖子上,所以我说起来惬意又轻松,可能吧,谁知道呢?其实标榜以史为鉴者也不过是以平仄之竽充数的事后诸葛亮而已吧∶)
  后记:搬家时翻出一本中学时代的笔记,翻开记录着密密麻麻几乎辨认不清字迹的内页,居然看到关于星象的详细记录,汗颜!因为我一贯以不相信星象星座标榜的,我都忘记了原来在远古某些时候我也这么肯兹肯兹研究过……哪,记录有这么一条:"秦始皇嬴政,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即公元前259年正月(农历),大致推算为公历公元前259年10月30日~11月28日。"青筋,真的假的?我当年是怎么推算的啊……现在我很想知道这精确度到底如何?
  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Jereviens/blog/739619/
  《秦始皇》影评(九):深切怀疑吕不韦,从而《史记》
  本剧中吕不韦的故事,过于神奇,也异乎简单,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虽然取于《史记》,但是《史记》又有多少可信呢?
  查了维基百科,关于《史记》和秦始皇的词条,确认了吕不韦的故事大为可疑。
  《史记》中称,秦始皇的生母怀胎12个月。而,这部《秦始皇》,更加神奇,怀胎14个月。如此违背自然科学,更像是关于哪吒三太子的神话。
  "三寸不烂之舌"的作用,被司马迁过于夸大了,好像这些舌头的主人们,智商都远高于舌头的听众。而那些听众,经常也是皇宫贵族,却经不起舌头的翻滚,那些人好像没舌头,或者那些人的周围也从来没有一个像样舌头。
  皇宫贵族们,遇到文人,总是被反问,总是被激将,总是被逼迫选择,总是被文人们罗列的厉害一下子擒获,而文人们的智慧不过是把利害结果放在行动原因之前——谁信?
  这些三寸之舌的主人,经常也会用其他手段,不过是金钱和美女。金钱的频率更高,影响历史的美女一共只有那么几位。接受的人,一拍即合,好像他们没有另外的渠道可以得到这两个并不稀奇的馈赠。而且,没有丝毫的防范,从来不考虑对方的动机。
  从《史记》开始,史书中最没用的,就是皇上、国君,或者类似这样的人。他们胆小怕事,一听说帝国进军,就吓得得手足无措;他们听信奸臣,怀疑忠臣;又举棋不定,缺少智谋,偏听偏信,左右摇摆,却好酒好色。成就,都来自于那些忠心的宰相,或者类似的谋士;失败,或者亡国,都是因为奸佞之臣,或者身边的妃嫔、太监。
  更大的问题在于,逻辑上不成立。所记载的三寸之舌的表演,都可以被三下五除二的否定掉。正如算命先生所称的"心诚则灵",如果一个观众或读者以为那些语言高深莫测,那么就只能呜呼哀哉而五体投地了。而作为一个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普通人,这些说服只能欺骗学龄前的儿童。
  还有,完全把历史机械简单化,把历史的重大事件归因于某个人,把战争的胜败归因于某个将帅,甚至归因于一顿饭、一个玦,《鸿门宴》。这种思维方式,如同评书表演者一样,为了吸引无知的听众,胡编乱造,胡说八道,逻辑滑稽,知识浅薄,严重违背历史唯物主义。
  《史记》,是以所谓的"人才"为核心的。有识人才者, 有疑人才者,还有"千里月下"追人才者。类似的,这些"人才",不善于搞人际关系,不善于争取决策者的信任——非常普遍!所谓的人才,经常需要一个"伯乐",来举荐,来保护,来进行妈妈式的安慰。和他们的期望相反,他们经常遭遇同僚的谗言,被最高决策者怀疑,被水平更低的同僚打压。而,当他们怀疑得不到妈妈似的关爱的时候,经常会选择自杀。这真的是历史吗?——胡说八道!
  在这种个人决定历史的逻辑下,为了塑造英雄人物,保证英雄人物的算无遗策、百战不殆,只好把失败的责任归于他人。荆轲刺秦为什么没成功?在于他等的人没有来,在于催促他的人,在于他懦弱的搭档——司马迁转嫁责任的模式,无异于市井泼妇!市井泼妇的方式,却经常最有效,后代的史书和评书,一直沿用。《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失败转嫁到失街亭的马谡,或者上天的不配合,突然下雨浇灭了诸葛亮的平生最后一把火。
  除了不会失败,《史记》及之后的史书或文学作品,经常还会塑造"先知""圣人""超人",他们会非常准确的断定事情的发展——不是判断,而是提前确定,包括非常小的细节。而且,他们对别人的要求,在后来的事情发展中,也都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他们还会掌握考试权,莫名其妙地对别人进行考试——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不告知考试,一般是突然袭击,还要装作若无其事,事后也不会承认,也绝对不公开考试结果;考试的内容,必然是出题者编造的谎言。另外,他们会完全控制皇帝,或者类似的重要人物,他们会完全准确判断皇帝的动机、意图,以及思维方法、行动方法,总能够给皇帝事前的建议、事后的总结。经常的,皇帝的所有行为和语言,包括情感,甚至表情,他们的反应经常是完全在预料之中的冷淡,或者彻底的鄙夷或嘲弄。
  和这些神乎其神的人物类似,《史记》用不可达到作为成功的标准。而这些神秘的标准,司马迁一般只能想出一个,当然片面至极,更不要谈什么系统性。比如,"喜怒不形于色",如果行刺者不能达到这种幻想的标准,就可以满心得意却故作遗憾地说,"太子,你要刺杀秦王不能成功。"司马迁的这种伎俩,对于否定他人非常有效,至少能吓住善良的人。而如果要问司马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呢?你能不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标准呢?被文人吹捧的太史公,只有张口结舌啦。
  正面人物,是什么人呢?忠臣、良将、侠士、隐士,正面人物的名单,从古至今变化不多。而且,正面人物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一直沿用《史记》确定的模式。除了不善于和决策者搞关系,他们都超级自负,对于同僚一直心存鄙夷,不屑于和他们合作。他们希望找到和他们一样相似的人,所谓的"知音"。那个"知音",只是另外一个组织中的人际失败者。如此,他们可以共同嘲讽他人,诅咒社会,悲悯人生。
  如此推演,《史记》只能当作故事来读,千万不要当真。大的历史框架,存在众多疑点,细节的对话与行为,只是进行艺术创作,就像"目生重瞳"一样,为了艺术而违背科学。在情感模式上,完全遵从世间百姓,因为害怕战争而惊恐,因为利益受损而愤怒。如果,读者相信了文字和语言的力量,相信了读书和口才的力量,妄图以此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只能是自酿悲剧。
  其实,判断一个事情是不是真实,只需要看一点:信息是如何获得的。从《战国策》《史记》到《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家春秋》《骆驼祥子》,每个事件中,信息的获得方式都没有提及,好像信息空前绝后漫天飞,即使随身携带GPS手机的你我都无法比拟!比如,荆轲在雪地等待人的案例,超级神奇,必然穷尽了司马迁的最高智慧、极端想象。金庸的小说,也没有逃过这个魔咒,最重要最绝密的信息,来源于窗下偷听,或者客栈中他人的对话。信息的获得方式,是判断历史真实还是艺术创作的根本!
  以古代的信息传播手段,一个人的名声很大,是很难办到的。而《史记》中动不动就称,"整个国家都轰动了",只能是作者没有任何根据的夸张。而,小孩子的歌谣,被《史记》中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表现,更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幻想。
  《史记》还有另外一个模式,《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也如此,设计计谋的人一定要对别人有非常强烈的要求,而且绝对不能告知原因。当然了,为了计谋更加富于戏剧冲突的色彩,一定要把计谋神秘化。而,神秘化的一个通用方法是,泄漏计谋的一部分,那是对别人提要求的一部分。突然地,计谋展示了,算无遗策地,必然成功!——历史真的是被这些眼睛斜视、撇吃辣嘴的文人左右吗?
  不正面沟通,而突然的发脾气或生气,以此来证明自己有本事而且道德高尚,证明别人有严重的性格或品德缺陷,证明自己不愿意与这种严重缺陷的人合作——自古至今,真是愚蠢而变态!
  《史记》,制胜的招数,离间是最重要的。离间的方法简单而又单一,承担最大责任的,总是皇上,或类似的最高决策者。最高决策者稀里糊涂,就被身边的坏人摆布。
  差不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司马迁,创作《史记》,肯定是有一个动机:为了有更多的读者,必须让作品更戏剧化、更有艺术震撼力。亚洲电视的编导和司马迁异曲同工,刻意加入爱情戏,浪漫得只能给现代人看。
  古往今来,文人自诩,文人相欺,文人酸腐,文人愚钝,因为读书而发疯的人更不是少数。这是因为,《史记》已经确定了史书模板:让读者相信,历史是富于谋略的读书人创造的,而皇权贵族只是在被读书的人控制。
  秦始皇和吕不韦,争相宴请群臣,"请客吃饭"可能是革命的重要内容。
  亚洲电视的标志,米雪。相对多变的台标,她更有公信力和号召力。
网站目录投稿: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