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企业战略管理


  【摘 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之一,它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气数、进程及前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战略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范畴,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企业走向兴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管理
  一、当前我国企业战略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的"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我国企业整体的企业战略现状呈现如下特点:
  1、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比较重视企业经营战略。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制定了书面企业战略规划。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多数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紧跟世界步伐。但同时也存在着"战略执行远比战略制定困难"的现实问题。
  2、多数企业以低成本为主要的竞争战略。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生产效率(低成本)的认同程度较高,排在企业竞争战略六项指标(产品差异化、营销强度、低成本、低价格、宽产品线和政府关系利用)的第一位。说明中国企业普遍采用了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模式。而事实上,"差异化、低成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低价格竞争并不一定能够提升企业绩效"。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企业战略中的竞争战略,仍有待提升。
  3、在总体发展战略方面,呈现出"内资多元化,外资专业化"的趋势。这充分说明我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仍处于上升和探索阶段。专业化意味着成熟、稳定的市场环境,而我国整体市场环境仍在革新和发展中,内资多元化的趋势契合市场发展的步伐。
  二、企业战略管理原则
  (一)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它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与战略管理有关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战略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因此,面对复杂的战略决策,一定要充分发挥各类咨询组织的"外脑"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战略决策的积极性,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二)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要求战略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必须对其各项指标的利害得失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战略创新系统的总体最优目标。
  (三)可行原则
  可行原则是指运用科学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对战略管理方案进行可行性推断,预测方案的可行性。战略管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可行性,可行性是指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战略管理能够实施的程度及效果,它是衡量战略管理决策正确性的标志。
  (四)动态原则
  战略管理决策是由创新主体做出的,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受其所掌握的信息不全及认知能力不足所限,难免会出差错。有时战略管理方案本身就有错误,但在实施前没有发现。有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本有效的战略管理方案不再有效。有时由于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需要加以修正。这些都证明战略管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因此,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只有贯彻动态原则,才能保证战略管理的成功。
  三、企业战略管理措施
  (一)要有观念的创新和超常的思维方式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经营手段落后,企业领导没有真正站在全局、整体的高度作出战略筹划,不仅市场机会把握不住,企业内部问题也由于找不到突破口而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企业除要有掌握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经营者外,还应有一批知识广博、具有超常谋划能力的人员从事发展策划工作,从事内外环境的系统分析与研究,推进企业的战略管理。
  (二)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战略策划
  对于重大而复杂的问题,系统分析方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它可以对根本性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解决的目标和方案,比较其结果,使系统整体的效果达到最优。运用系统分析时,要考虑内外条件的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并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手段。在目标和方案制定之后,企业有必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判断,以帮助企业决策者选择行动方案。
  (三)分解细化"战略"目标为"战术"目标和实施方案
  要使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必须把战略分解,从而形成战术目标和实施方案。使每一个人员都明确自己在战略中的地位,明确自身的责任。在进行战略分解时,要考虑阶段性目标的确定,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连贯性,当现有的组织机构不足以承担战略管理的任务时,还须对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进行适当调整。在目标确定以后,企业应利用一切条件,动员一切力量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内部条件进行组织、协调、改造和提高。
  (四)通过反馈、评价和比较进行目标诊断
  将预定的目标同反馈回来的实施结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看其是否符合原定目标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其中目标的偏差有可能是实施中的不理想问题,也可能是战略方案的预测或与变化了的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两方面的情况都应考虑,出现后者时则应检验、修订和优化原订方案。如果偏差较大,则需要对战略方案和总体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评价。
  四、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战略的成功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环境分析:环境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认清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背景来识别企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不相适应的部分,即找出问题。2、设定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应从最高目标开始,逐机级向下推进。依次设立企业的愿景与使命、战略意图、长期发展目标、阶段性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和部门的工作目标。3、战略策劃:在战略策划中,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如何实现成长、如何回应环境变化的挑战、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把握机遇、如何设定公司内的活动、如何完成财务目标和战略目标。战略决策就是对一组决策变量做出选择。4、战略实施:把企业的战略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通过战略变革达到战略方案所要求的各项目标,进而达到全局致胜的动态过程。5、战略控制:战略控制是特殊的组织控制,目的在于通过检测和评估企业内外环境改进和提高战略运行效果,为战略调整提供依据。包括对内外环境的监测和对组织姿态的调整两项内容。
  五、企业战略管理意义
  (一)有助于企业更好适应外部坏境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外部环境永远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我国企业在管理上脱离计划经济模式的时間还不长,仍或多或少地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因此,企业进行战略性管理,将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起来考虑,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实行战略管理,企业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源能力,积极的探索其经营领域的范围,选择经营方向,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形成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
  (三)有助于企业的结构重组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应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内部结构是计划经济或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产物,对市场经济反应迟钝,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特别是在相当长的时期,企业没有投资权,不善于资本投资与资本运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不适应这种需求。而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企业完善的投资与资本运营,形成有效的内部资源配置,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新的环境要求企业自身有能力进行资本运营,这就要求在组织上进行迅速的反应,重新构造自己的组织结构。
  (四)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由于制定和实施了正确有效的战略,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有没有明确的战略已成为衡量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理智的行为。因此,企业战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行动等。
  六、小结
  企业战略管理,虽然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全局的和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对资源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同时更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提升自身实力的各项决策。各项决策都离不开企业拥有和控制以及可以合法运用的各类资源。企业只有充分运用了这些资源,并将资源进行了有机组合和合理开发,企业才能真正实现战略管理的目的,让企业的战略行为在生产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我相信,随着企业对战略的不断深入思考,战略管理会在企业中发展得更加有效,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曾海威.系统仿真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12).
  [2]杨光煜.耿小庆.面向CRM的企业预警战略系统模型之构建 [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1).
  [3]冯德雄.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视野演进及未来研究预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
  [4]毕睿罡.企业战略管理浅谈[J].创新科技,2010.5.
  [5]谢欣妤.论企业战略管理的选择与实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2.2.
  [6]邱佳理.浅析企业战略创新[J].商业文化,2012.3.
网站目录投稿: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