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咆哮式育儿只会适得其反


  曾风靡一时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描述了一只小企鹅面对妈妈发火时被吓得魂飞魄散,最后,即使妈妈找到了小企鹅,小企鹅受伤的心灵也早已无法弥补。平日里妈妈们歇斯底里的批评和大叫,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显然非常严重。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64.2%的受访者反映自己身边普遍存在"咆哮妈妈",60.6%的受访者建议爸爸主动分担育儿工作和家务活儿。
  去年,电视剧《虎妈猫爸》火爆荧屏。剧中"虎妈""猫爸"分别代表着两种教育观念:"虎妈"代表了以应试为主的传统中国教育理念,形容它的词汇是严苛的、武断的……"猫爸"代表了以尊重个性为主的西方教育理念,形容它的词汇是民主的、快乐的……"虎妈"式教育普遍不为公众看好,以至于受到国内外学者声讨,国外甚至还流传一个帖子,大意是"中国妈妈"已成了一个贬义词,因为她们更爱攀比成绩、经常尖叫甚至咆哮。那么,"咆哮妈妈"是怎样炼成的呢?
  有"影子爸爸"的原因。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家庭的育儿工作,大部分都是由妈妈承担,爸爸很少参与,就像影子一样,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爸爸",传统的"严父慈母"已被颠覆了。就是说,现在家庭中男性的主要任务还是"主外",女性不得不肩负起更多教育孩子的责任。在教育中,妈妈更能体会溺爱对孩子成长的负面作用,于是只能充当"虎妈";而爸爸出于补偿心理,就顺理成章成了"猫爸"。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分工下,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也要承担职业压力,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妈妈与孩子相处,就难免会将不良情绪通过教育孩子发泄出来。
  有"急于求成"的驱使。中国传统教育一向严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激励了从古至今的读书人。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如果按照分数、名望来定义"成功"的话,"虎妈"称得上是成功的。咆哮式教育可以让一些孩子变成在卡内基大厅首演的钢琴师,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但也会让一些孩子崩溃。"还不赶快回房间"、"这事由不得你做主"、"这么简单怎么还不会"等,其实忽略了孩子此时眼神里的忧郁,脱口而出的话其实已经深深伤害了孩子。对于外向自信的孩子,咆哮式批评也许是一种挫折式锻炼,但对于懦弱内向的孩子,咆哮就会变成无形的压力。
  有"成人权威"的影响。一些妈妈往往以一个长者的口吻与孩子说话,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总喜欢定标准、定框框,当孩子屡屡达不到要求时,妈妈就少了耐心、多了粗暴,在心理上没有真正和孩子处于同等地位。事实上,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候越是被吼,反而越不听话,甚至要跟大人对着干。咆哮式教育也许一时可以震住孩子,但决不是教育的长久之计。著名儿童文学家教育家陈伯吹早就提倡过:家长和孩子说话时,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致",这样的动作就告诉孩子"我们是平等的",说话的语气也要和风细雨,少用命令式口气,而咆哮只能适得其反。
  如何让妈妈不再咆哮?媒体给出一些答案。日前,国家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家庭教育发展方向,提醒每位做父母的都应努力学习掌握家庭教育这门艺术,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孩子,别把咆哮式教育奉为"宝典"。
网站目录投稿: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