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题为《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文章成为朋友圈中的爆款。初见该文章标题,总感觉似曾相识,至于里面的内容,相信多数人看完标题后大概就知道了一半。说实话,类似的文章(或者说"鸡汤")套路近年来在网络上并不鲜见,可为什么这篇文章可以有刷爆朋友圈的威力? 这篇阅读量10W+的爆款文章,出自于一名复旦女学生之手,但同时我也发现,这位女生还兼有大学生创业者的身份,而其创业的资本即包含发布这篇文章的公众号。如此一来,我的疑问旋即打消了一半。 在知乎的一个"如何评价微信朋友圈文章《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问题里,有人晒出了某创业投资公司内部群的聊天记录截图,其内容便是某投资人对该文章的推介。单凭聊天记录,还难以断定其真实性,但随后该文章原作者在截图后的评论中坦承了此事。 和商业挂钩的心灵鸡汤文,很容易导致其原本拥趸的倒戈反弹,盖因大家都有一种自己情怀被消费的感觉。尽管有背后推手运作的商业因素,但单纯就此来否定这篇文章中所传递的价值观,也未免太过草率。之所以说这篇文章炮制的"名校虚无感"的背后是一种"伪迷茫",还要结合其具体内容来看。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刷爆朋友圈,除了背后的商业操作外,人们被激起的情感共振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大学校园,甚至在一些名校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迷茫感。这种迷茫感,可以说是特定年龄段的产物。一方面,在象牙塔和现实社会之间有一条需要跨越的鸿沟。此岸,是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而彼岸,是房价高企、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世界。因此,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人产生迷失之感。 另一方面,大学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观察世界的平台,而名校学生所享受的平台资源确实更加优越。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与更加优秀的人对话,自然产生的对比和落差也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这些都是我们融入社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正常现象,社会也理应给予这种心理以现实关照。 但有时候攀比与比较仅一字之差、一墙之区隔。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恰是一种攀比的心态。因别人长的漂亮、家境好、随手一万的包、人均500元的饭、时常出国旅游而产生自卑和迷茫感,这种价值取向已经走偏。由此制造的"名校虚无感",更多是对学校和家庭不能满足自己物质期待的宣泄。如果再深究一层,这背后实质上是两种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第一种价值观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思想论",它坚守的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追求的是一种最原始纯粹的大学精神。第二种价值观我们暂将其呼作"功利论",它将大学视作阶级跃升的渠道,追求的是名校能够为其带来的物质回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现实社会浸染的当下,两种价值观的冲突使人们产生一定程度的思想混沌,前者嘲笑后者物质功利,后者取笑前者曲高和寡,两者的碰撞、冲突被这篇作为导火索的文章点燃。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两种价值观难分优劣,如同对于一个人来讲,思想和物质不可偏废。但将这两种价值观置于大学的视阈内,我更赞同第一种。大学的魅力恰恰在于她的精神,无论时代怎样变换,她总是屹立在时代潮头,手把着引领社会思想的旗帜。有位复旦学生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庆幸因这种事自卑的人还不是大多数。复旦人敬仰的、推崇的依然是一辆破旧自行车上穿白衬衫的教授,依然是一根烟背后带大家穿梭在岁月长河里的思想巨人"。 出于商业目的也好,情感宣泄也罢,"为赋新词"也好,哗众取宠也罢,这篇文章其实自觉不自觉地代表了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焦虑、代表了一种身陷物质世界的迷茫,我将它称作"伪迷茫"。仔细想想,由此产生的"名校虚无感"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大学尤其是名校里,你并非一无所有,你面对的优秀的同学、思想深邃的教授,他们何尝不是别人难以触及的财富? 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我们不妨都将这篇文章视作一个澄清社会思想的契机。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强德平:比慨叹"上了名校仍然一无所有"更重要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