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学生工作总结 回顾2018年,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响应全国教育大会教育部部长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号召,做好党建、学风、安全稳定、科技创新、就业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工作,加强学院建设,乘势而为,开创了学生工作新局面。 2018年,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级奖励23项,校级奖励70余项: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二等奖(全校唯一),"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学院"电子俱乐部"社团获由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学生联合会颁发的"2018年十佳社团"称号;"华为杯"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第二名;学院获校"第七届辅导员综合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校"五四红旗团委"、校"优秀分团校";2018级学生军训团体总分二等奖、校"绿茵杯"足球赛亚军、校首届"玉鹿杯"杯乒乓球赛冠军等荣誉和奖励。 一、规范党建基线,促进思政教育 我院现有本科生1916人,研究生98人。现有学生党员153人。其中本科生党员121人,研究生党员32人。2018年新发展学生党员64人,其中研究生党员2人,本科生党员62人。2018年共有59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1名预备党员因预备期学习成绩滑坡,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延长预备期半年,1名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半年后进步明显同意转正。学院加强分党校建设,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并加强了预备党员培训工作,我院74名预备党员参加预备党员培训班都顺利结业。 1、加强党校培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2018年我院分党校共组织了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到课率与考试通过率高。学院分党校今年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41人,2018年上半年培训227人,下半年培训114人。开展党支部、团支部教育实践活动,为学院学生党员张贴"学生党员寝室"标牌,提高学生党员的模范意识和全面素质。我院指导广大学生党员、团员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如在校内外开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文明校园"主题活动,提高广大大学生队伍的基本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2、规范发展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我院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把好发展对象的政治思想、群众意见、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关口。一方面,借助共青团组织的力量,筛选、推荐优秀团员加入到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中;另一方面强化党建制度,规范党员发展,加强入党前的教育,增加党员发展工作的透明度。2018年全年共发展学生党员64名,下半年共发展了30名预备党员,其中发展本科生62名,发展研究生2名, 3、强化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综合素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学院定期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促进党员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学院党委书记每年都上专题党课。2018年共举办预备党员培训2期,培训预备党员74人,2018年上半年培训40人,下半年培训34人。其次,组织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并开展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党员"一帮一"等活动。再者,学院还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学生党支部,激励广大党员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分党校培训中,我院发展对象积极主动慰问敬老院老人、预备党员前往烈士陵园缅怀革命英雄。 4、重视素质提升,全面落实思政教育。首先,通过主题教育以及主题班会等形式推进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强化入学教育实效,引导规划大学,并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其次,加强分团校组织建设,基层团组织队伍建设。规范常规工作,及时缴纳团费,工作职责明确,团支部工作规范有序,今年6月进行了院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再者,利用团组织活动日、主题班会等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如"五四领新潮,反思求新知"、"纪念毛泽东诞辰"主题活动,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通过线下学习活动引领思想。 二、突出学风建设,营造学习氛围 1.周密部署,高度重视学风 一是成立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具体职责,安排具体任务,进行具体落实;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由教学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务办、学工办、系主任参加的联席会议,分析存在问题,解决存在困难。 二是院长狠抓学风建设工作。2018年院长及教学副院长在教职工大会强调考风,就学风建设尤其是考试工作和监考工作作了专题培训和布置。学院制定了严抓学风、考风、考纪等学风建设具体措施,如制定了简明监考工作流程,随监考通知发给每一位监考老师,并且院长书记带头监考。 三是推进辅导员系部联系制度。初步制定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联系系部制度(讨论稿)》,加强辅导员系部联系,将系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系部层级进行管理;辅导员根据系部进行配备考核,强化辅导员向系部负责,立足系部实际、围绕系部学生开展工作。 2.完善机制,保障落实学风 一是建立和完善学风监督机制。严格的早读签到制度、晚自习制度、课堂考勤制度、学生离校请假制度,学生休复学和转专业制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寝室卫生管理检查条例等各类措施,为学院学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课程教师主导、班级干部党员落实的班级考勤制度,做到任课老师对课堂考勤负责,完善考勤体系。开展学风建设指数评比活动。学院每周将对大一、大二各个班进行学风建设指数的评比,内容主要包括到课率、图书借阅率、早签率、晚归率、以及教师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五项内容,并设立专项奖金,更好地激励各个班的学习风气。 二是进一步完善学风预警机制。做好年级、班级学情分析及反馈机制。根据上学期考试成绩及学习效果分析年级、班级的总体学风状况,并通过年级会、主题班会的形式及时通报,并提出具体要求;完善与家长沟通机制。辅导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针对学分短缺严重、成绩严重下滑的学生通过电话、信件、面谈等形式及时和其家长保持沟通,并做好谈话记录工作;选课督查及毕业生学分清查机制。 3.常抓不懈,学风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年度评奖评优的教育引导作用。把评奖评优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相结合、与学生的素质拓展相结合、与学生的社会工作相结合,真正地把一大批优秀典型评选出来。学院将通过开展"优秀学生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 "考研光荣榜"等形式,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引导更多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优良学风建设中来。学风数据日渐好转,四级通过率对比同期提高较大,每个学期对挂科两门以上的学生逐一进行谈话,并且告知家长配合教育。如2016级比2015级同期通过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我院17级初次四级通过率达到32.2%,首次高于全校平均值。做好学生考研指导,对给予学生考研录取或调剂有具体实效性帮助的教师奖励,2014级研究生录取率达到14.63%,其中考上985、211高校占50%。 三、立足专业特色,打造校园文化 一是利用社团促进创新,完善学风建设。根据专业特点,应学生的需求,创建了三大学生社团:电子俱乐部、通信俱乐部、棋艺协会,三大社团使学生在电子与通信科技创新方面获得表现自己的舞台。电子俱乐部荣获全省"十佳社团"荣誉称号。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精心遴选学院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纳入学院年终整体奖励,积极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竞赛活动,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参赛意识与实践能力,全面整合学院以"专业为主体"的各类竞赛。学院成立了科协社团促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全面整合社团资源,推进社团专业化建设,选派优秀的专业老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提高社团活动的水平和层次。 二是搭建实验平台,重视专业竞赛,学院加强学生创新实验室的投入,设立9个学生创新实验室容纳400多名学生学习,安排专人全职负责学生创新室管理与建设,效果明显。首先,每年学院以"挑战杯"和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为龙头,指导、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及省级节能减排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智能汽车竞赛等多项赛事。另外,举办三项特色校级比赛:信达杯、节能减排大赛、互联网+大赛;还举办了一系列院级科技创新竞赛。为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如:2018年恩智浦智能汽车队、中国教育机器人两大团队获得校"卓越学子计划"重点项目资助,我院成为校首批唯一拥有两项重点项目资助的学院。在创新实验室的学习中,学院涌现一批先进人物:黄涛涛(浙大研究生综合成绩第一)、何健(EI源刊第一作者)等人才。 三是统筹管理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学院科技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2018年5月举办了"阳光伙伴"趣味运动会、"新生杯"篮球赛、新生辩论赛、演讲赛等一系列活动,参加了第八届"绿茵杯"足球赛及第一届"玉鹿杯"混合团体乒乓球赛等重要文体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毅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文体全才;此外各类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促进了解、培养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同学之间的默契和感情,为校园增添更多的积极气息,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切实把资源和精力聚焦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上,严格控制学生文化活动总量,将学生兴趣比赛和活动在老师指导下融入学生社团自主开展,学院集中精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专业实践和学科竞赛,借助学院创新实验室打造学院科技品牌。 四、细抓日常管理,提升育人质量 第一,加强与完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执行严格的请假审批规定及流程,通过学院团委学生会纪检部、宿管部、安全部和学习部等部门的日常检查工作,以及各班班干部对课堂、早签、晚归、早自习和晚自习的记录和监督,每周一对学生违纪情况进行通报,辅导员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约谈教育,这样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管理工作对规范学生的行为逐渐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另外,通过开展文明宿舍创建等一系列的宿舍文化及评比活动,并加大奖励力度,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2018年我院学生违纪率有所降低,没有出现重大学生违纪事件。 第二,加强与促进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学院积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主题教育、主题活动以及主题班会等形式推进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强化入学教育实效,以榜样引领,引导学生计划及调整大学的规划和目标,并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 第三,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2018级新生宿舍的条件相对简陋,就以往其他学院的情况来说对学生和家长的服务工作更加难做。为了让2018级新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学院、宿舍以及专业等相关情况,达到家校协同育人的目的,学院分3个时段召开了三场新生家长会,共有345名新生家长与会。学院建立了家长交流群,学院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家长群中家长关心的问题制作成了集介绍和答疑为一体的解说,针对18级新生住普宿,学院制作了十五学圈,PPT进行介绍。同时,为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学院还汇编了《教务办、学工办服务指南》,共筑家校合作教育立体模式。 第四,坚守安全防线,维护校园稳定。 学院以强化日常管理为基础,重点抓好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等环节,筑牢校园安全防线。首先,学院成立了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小组,多次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强化工作责任,确保能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首先,积极开展常规安全检查。完整规范的排查体系,学生干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学生寝室检查,辅导员每周至少检查2次,学院每周检查1次,班主任每半个月检查1次,对学生宿舍安全用电、不使用大功率电器,外宿等进行定期检查,作好记录,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其次,学院加强禁摩的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及主题交流活动进行安全知识宣讲,11月份组织全体学生签订了禁止学生骑乘摩托车和电动车、诚信应考等一系列承诺书,确保每一个学生严肃认真执行和纠正此类属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再者,开展"安全月"主题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意识。2018年5月份初到6月初学院安全部通过摆点,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关于安全知识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018年10月举办学院2018级全体女生教育大会,分别就女生的人身安全、心理问题和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常识普及及经验分享。2018年12月7日召开学生权益安全大会,重点普及大学生在防火、防骗、防盗、交通安全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列举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五、关注学生成长,创建和谐环境 1.完善心理健康体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完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危机干预小组,建立了以学院领导-辅导员老师以及班主任-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各班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各班班团干部起主要作用的双向型五级干预体制。制定了《信息学院心理健康委员考核奖励机制》等制度并进行表彰,健全的成长辅导制度保障成长辅导室的有序开展,为学院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此外学院拟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针对高校高发的因成长困扰带来的突发情况制定各种不同应急处理方案,当突发情况出现时,依据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将伤害、损失和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近一年来学院成功干预10余人。 二是强化朋辈辅导建设,加强专业素质培训。及时了解学生的现实心理状况以及大学生的困惑来源,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深入班级、课堂、宿舍了解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参加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交流讨论,有助于自我调节。通过规范心理健康干部队伍培训,及时关注班上学生的心理动态;密切心理健康委员对宿舍、班级内部信息进行收集,及时观察和分析某些具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并上报学院。加强对各个层次的队伍建设,如学生干部培训会议、助理班主任、心理健康委员、各年级寝室长等系列培训会议。 三是规范日常工作,丰富活动形式。一年来,学院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方式由单一化逐步向多样化发展,宣传质量和力度也不断提高。主要宣传方式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网络、海报及墙报、小名片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学院每年的5月及11月第三周为心理健康月与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周,组织了具有科技特色的心理健康活动与讲座。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电子俱乐部、通信俱乐部、棋艺协会等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活动,举行团体素质拓展活动。在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周,通过活动体现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四是常规工作细致,突出引导作用。及时跟踪新生心理普查。学院开展了每年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了心理档案,对于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随时排查、辅导,并有分析记录报告。并且分类归档,档案管理严格。定期和学生本人、同学及家长取得联系,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两地书・一家人"已形成学院品牌特色活动。从2013年开始每年新生写三封信进行"亲情、恩情、友情"感恩教育。下半年中10月份,学院在新生间开展了"两地书,一家人"书信活动。其中包括给父母、老师、朋友的三封信,以及给自己的一封信。我院18级新生508人参入,共寄出2276封信件,并且评选出优秀信件上传至微信平台与QQ平台。通过本次活动借助书信让同学们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提升了朋友之间的友情,并且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提出畅想和计划。这也确立了学校与家庭、自我与他人共教共育的理念,并且新生班级以此开展感恩班会主题活动。 3.加强资助工作,确保学生利益。学院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综合服务系统贫困生信息,完成2018年度贫困生认定工作,让资助及奖学金发放工作更加有效开展,组织各年级学生进行奖、助学金的自查自纠,整理自查报告、及时回复、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组织全院师生学习学助[2016]26号"五个必须,六个不准"文件规定。今年我院共有3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58名同学获得励志奖学金,398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国家助学金,共有31名2018级新生获得棉衣补助共计6200元,"弘志助学金"、困难学生党员补助、特困补助均公平公正发放;使我院23.94%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今年共办理在校生应征入伍、毕业生入伍退役等5名学生的学费补偿8笔,共计补助金额11.8万元。按时完成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学费缓交、免费卧具(6人)、军训服(9人)的名单推荐、审核、上报工作。同时,我院1月-7月份共设学生勤工助学岗位39个,岗位设置合理,使贫困学生通过竞争上岗,在岗位上得到锻炼,获得补助。 六、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多元就业 1、完善就业体系,提高工作成效。我院建立了院、系、班三级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将就业与创业工作纳入学院"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了学院的中心工作。学院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共同参与,学院领导不定时召开12次就业工作部署会议,能针对不同的就业形势提出具体的工作对策。此外,我院就业指导老师配合就业指导中心做好毕业生生源信息上报和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无错报和漏报现象。我院的就业协议管理严格,无借用和乱用现象,能够合理控制毕业生的违约行为。就业处热情接待到访用人单位,耐心细致回答学生问题,指导本院毕业生做好自荐材料,为毕业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就业观。认真上好每一节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分专业分层次召开毕业生座谈会,会方位为毕业生服务;配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做好学生就业的宣传和招生工作。每年的招生宣传季节,学院都会派出老师积极参加招生宣传;采取多种方式,如就业宣传栏,微群、QQ群、微信等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我院承办了2018年校职业规划大赛,获得了学校的认可。同时我院2018年职业规划大赛共有479人参赛。17级学生参赛率为100%。各位同学在本次比赛中都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建立完整、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其中吴仁和张苗苗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的决赛,吴仁获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 3、开设学生考研讲座,努力提高考研率。我院高度重视考研,为了营造考研氛围,学院设置了专门的考研教室,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做了考研动员,我院通过考研经验交流会,专业老师专门辅导等方式提高学院考研率,今年请了曾庆华(华南理工大学)、黄涛涛(浙江大学)、魏建斌(华东理工大学)、黄帅(湖南大学)、符振威(复旦大学 )五位优秀的考研学生为下一届考研同学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我院2018届有71名学生读研究生考研率为考研率为14.63%。 4、就业成绩显著,数据稳居前列。信息学院2015-2018年就业情况一直稳居全校前三,稳中的升,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考研率快速增长。信息与电气工程2018届共有本科毕业生484人(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94人,自动化125人,电子工程82人,通信工程83人)。据初次就业率统计,我院2018届本科生总就业率为94.21%,位居全校第一。总就业率中,正式签约率为90.91%,为全校第一。考研率为14.63%。2人自主创业,占0.41%,基层项目1人,占0.21%。灵活就业仅为16人,占就业人数的3.3%。 5、做好校友信息收集工作。我院自成立以来,共有267个班,一万多名校友,自1982年以来,时间跨越36年,为了做好校友的收集工作,我院成立了校友信息收集工作小组,吴亮红院长人组长,李宁副书记为副组长,总共177名学生、22名老师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每一个班确定一位校友,一名在校学生,一名老师负责,为校友信息的准确收集提供保障。 七、规范研究生培养,协同培育创新 规范研究生培养。首先,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日常工作运行,进行了第十届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分会换届选举,成功建立了研究生服务团队;修改、制定了学院日常工作的各项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如:《考勤制度》、《评奖评优制度》、《研究生工作室管理制度》等。其次,为强化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我院举办了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并选送了五支参赛队伍参与"景嘉微杯"湖南省高校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两支队伍参与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我院研究生5人参与了2018年数学建模国赛。再者,开展文体活动。积极组织18级"知行合一"新生素质拓展,加强了各学院新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各学院之间的交流。 协同培育创新。本科学生实现导师制,利用学院实验室平台,以课题组为中心建设科技实验团队,实现导师――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层级培养模式,专业老师指导研究生助教或竞赛项目,积极引导本科生参入,带动本科生创新意识,培育本科生协同科技竞赛的热情。 八、提升实践研究,打造品牌特色 2018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工作获校级以上团体奖励20余项,个人奖励20余项(见附表)。另外老师注重对学生工作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全年发表论文2篇,其中杨金娥老师获得2017湖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并获教育厅省级课题一项,并主持校级课题《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在《教书育人・高教论坛》发表论文《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对学风建设的启示》一篇;我院倪士根老师在《湘南学院学报》发表论文《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的启示与建议》一篇。 学院学生工作在扎实的基础中不断更上新的台阶,这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学生工作是一个开放发展的工作,学院正处于"双一流"大学建设总体背景下的特色鲜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关键突破期,立足学生工作岗位本职,坚持"以本为本",落实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