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思任 浮曹娥江上,铁面横波,终不快意。将至三界址,江色狎人,渔火村灯,与白月相上下,沙明山净,犬吠声若豹,不自知身在板桐也。昧爽,过清风岭,是溪江交代处,不及一唁贞魂。山高岸束,斐绿叠丹,摇舟听鸟,杳小清绝。每奏一音,则千峦答。秋冬之际,想更难为怀。不知吾家子猷,何故兴尽?雪溪无妨子猷,然大不堪戴。文人薄行,往往借他人爽心脾,岂其可!过画图山,是一兰苕盆景。自此万壑相招赴海,如群诸侯敲玉鸣裾。逼折久之,始得豁眼一放地步。山城崖立,晚市人稀,水口有壮台作砥柱。力脱帻往登,凉风大饱。城南百丈桥翼然虹饮,溪逗其下,电流雷语。移舟桥尾,向月碛枕漱取酣,而舟子以为何不傍彼岸,方喃喃怪事我也。 ——《王季重十种》 山水小品,写得若图画,若浮雕,形象、生动,富有诗情画意,显示了作者描绘自然景物的高超技巧。在这不满300字的篇幅中,描绘了景色各异的五个景点,从曹娥江,至三界址,过清风岭,经画图山,到水口壮台,或寥寥数语,概括它的整体形象;或细腻刻画,使描写的对象具有一种立体感。而又夹叙夹议,亦景亦情,把自己的清新感受和喜悦之情,毫无遗憾地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在那空灵幽渺的境界中,寂静深沉的氛围中,与大自然的妙理佳趣在精神上相往还、相赠答,达到了"洗涤万物,牢笼百态"的艺术境界。 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第一个画面,是"铁面横波"的曹娥江,作者只用了"终不快意"四字,交代了那里缺乏山水之胜。但一到了三界址,使用重彩浓墨,泼画了那里的迷人景色:江狎山媚,灯红月白,沙明水秀,渔火如星,犬声若豹,恍如置身瑶台仙境的昆仑之巅、阆风之上。在这里作者虽着墨不多,但他笔下的景物却呈现出一种动态,带上一股生机,着一"狎"字,而江色便成了主动的挑逗者;着"上下"二字,而红色之渔火与白色之凉月就有了动势。红白相映,动静相形,不但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形",而且传达了自然景物的"神"。清风岭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景点,它以"不及一唁贞魂"的慨叹开端,以"文人薄行"的感喟结尾,中间精雕细刻,风景历历如绘。山之高,岸之狭,花之纷红骇绿,鸟之鼓笙吹簧,一音既奏,千峦回响,不但把景物写活了,而且化景为趣,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进山光水色、鸟语花香之中,令人悠然神往,不但得到了山水形胜的美感享受,而且获致了崇高情趣的精神陶冶。"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两语,虽系王子敬赞美山阴"山水之美"的话,但作者用在这里,却天然凑泊,毫无补缀的痕迹。至其对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怪诞举动,一则提出"何故兴尽"的质疑,再则作出"文人薄行"的谴责,似非解人。其实王子猷的"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话,正好反映了知识分子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一种对于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决不是"借他人爽心脾"的轻薄行为。 写到画图山与水口壮台,作者又改变了以动写静和化景为趣的手法,而是以具体形象的比喻,表现千恣百态的山光水色。说画图山的整体形象"是一兰苕盆景",把那万壑赴海的壮丽景观,说成"群诸侯敲玉鸣裾",说百丈桥如"虹饮",说溪逗其下如"电流雷语",这些贴切的比喻,使景物具有可感、可睹、可信的具体形象,获得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艺术效果。末以舟子的"喃喃责怪"烘托自己"枕漱取酣"的高雅情趣,说明人的怀抱、情操、趣味有雅俗之分,对于山情水意的领会也大相径庭,我之所乐者,人且以为痴为怪;人之所好者,我且以为庸为俗,语甚含蓄,理至透辟,表现了作者超尘绝俗的自得之意和自豪之感。从而创造了更高的意境,表现出更好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