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嗅觉丧失,这往往是重度感冒时的伴随症状,有过经历的朋友都会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滋味:鼻子不通,前额头痛,闻不到任何气味……那么如果是慢性鼻炎,长期持续的鼻塞,嗅觉丧失呢?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一定是灰色的…… 最近治愈1例慢性鼻炎,鼻塞,嗅觉丧失7年的患者,与大家分享,欢迎交流指正。 病案分享 患者赵某,女,55岁,2019年8月底初诊,7年前一次感冒后因外在因素未能及时治愈,之后出现长期鼻塞,嗅觉逐渐丧失,不能闻到任何气味,咽喉不利,咽部异物感,夜间口干(鼻塞所致),同时伴有头昏,前额头痛,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7年以来自我感觉一直处在感冒状态。 中医四诊:表情沮丧,面无光泽,眼周暗黑,鼻塞,日间鼻流清涕,夜间口干、咽干,怕冷,手脚凉,前额头痛,舌紫暗,脉沉细。 处方举例如下: 荷梗、紫苏梗、桔梗、威灵仙、辛夷(包煎)、炒苍耳子、桂枝、生白芍、炙甘草、生姜(自备)、大枣(掰开)、广藿香、桑白皮、浙贝母、麻黄、干姜、细辛、醋五味子、炒苦杏仁。 以上处方随证加减,初期疗效不佳。 患者的起效之路还是比较曲折的,初诊提到的其他症状可逐渐缓解,而鼻塞,嗅觉丧失症状无明显改善。 每次面诊时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可缓解鼻塞症状,但嗅觉症状无明显改善,即使医用酒精等刺激性气味依然不能识别。 一直记得患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武大夫,我这个有希望好起来吗?" 后仔细询问患者,还伴有烘热汗出,时时烦躁等症状,怕冷,怕风。脉沉细逐渐变为脉沉滑。舌暗红。 调整处方举例如下: 辛夷(包煎)、炒苍耳子、生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掰开)、盐巴戟天、盐知母、盐黄柏、当归、仙茅、炙淫羊藿、细辛、桑白皮、麻黄、熟地黄、石菖蒲、肉桂(后下)、通草、合欢皮。 随症加减断断续续经过3个月治疗,病情终于逐渐好转最终痊愈。 停药2月余后因为别的一些症状询问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总结一下 1、很多慢性迁延难愈性疾病多数治疗时间长,起效慢,若辨证准确,尚需坚持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要灵活运用,知常达变,随症状变化进行处方加减。 2、荷梗、苏梗、桔梗、威灵仙(即三梗灵仙汤)是我的老师贾海忠教授自拟的专治鼻咽喉部疾病的处方,理气开郁。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分析,其兼顾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周围腺体等疾病。所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治疗早期我便运用了本方。 3、患者病由感冒而起,且迁延不愈,而在接诊过程中仍可捕捉到营卫不和及外寒内饮之证,桂枝汤及小青龙汤的加减运用也正源于此。 4、辛夷、苍耳子、白芷等对于专病专药的使用需要了然于胸,比如化痰妙药,呕家圣药,通窍良药等等。这些需要日积月累的收集积累及临床的运用体会。 5、开始看病才发现,每一位患者都是医生作为考生的考官,其实患者也是医生最好的老师:理论知识来自书本,但实践经验只能在临床上慢慢积累,只有不断去经历不同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反馈,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并加以熟练灵活运用。也感谢患者老师们的信任与坚持。 6、如果大家也有相关诊疗经验,也欢迎留言分享讨论。 武世豪医生个人工作室 感恩中医的博大精深,让我可以用一生去体验它的精彩绝伦! 如果您有身心健康相关疑问,可进驻武大夫中医工作室,和武大夫一起建立专属自己的健康档案,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