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 原文: 王锡字公嘏,琳之第二子也。幼而警悟,与兄弟受业,至应休散,常独留不起。年七八岁,犹随公主入宫,高祖嘉其聪敏,常为朝士说之。精力不倦,致损右目。公主每节其业,为饰居宇。虽童稚之中,一无所好。十二,为国子生。十四,举清茂,除秘书郎,与范阳张缵齐名,俱为太子舍人。丁父忧,居丧尽礼。’服’阕,除太子洗马。时昭明尚幼,未与臣僚相接。高祖敕:"太子洗马王锡、秘书郎张缵,条表英华,朝中髦俊,可以师友事之。"以戚属封永安侯,除晋安王友,称疾不行,敕许受诏停都。王冠日,以府僚摄事。普通初,魏始连和,使刘善明来聘,敕使中书舍人朱异接之,预宴者皆归化北人。善明负其才气,酒酣谓异曰:"南国辩学如中书者几人?"异对曰:"异所以得接宾宴者,乃分职是司。二国通和,所敦亲好;若以才辩相尚,则不容见使。"善明乃曰:"王锡、张缵,北间所闻,云何可见?"异具启,敕即使于南苑设宴,锡与张缵、朱异四人而已。善明造席,遍论经史,兼以嘲谑,锡、缵随方酬对,无所稽疑,未尝访彼一事,善明甚相叹挹。他日谓异曰:"一日见二贤,实则所期,不有君子,安能为国!"转中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时年二十四。谓亲友曰:"吾以外戚,谬被时知,多叨人爵,本非其志;兼比羸病,庶务难拥,安能舍其所好而徇所不能?阕乃称疾不拜。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具衣一袭谨贞子。(选自《梁书•王锡传》,有删改) 译文: 王锡字公嘏,是王琳次子。自幼机敏聪慧,与兄长弟弟从师学习,到要散学的时候,常常独自留下,不肯走来。七八岁时,还随公主进宫,高祖(梁武帝萧衍)嘉奖他聪明,经常向朝官称赞他。(王锡求学)专心竭力不知疲倦,以致损伤了右眼。公主常常节制他学习,替(他)装饰住宅。虽然(他)还是小孩,却没有什么嗜好,十二岁时,入国子学做学生。十四岁时,因(品行)高洁淳美受荐举,授官秘书郎,与范阳张缵齐名,一同担任大子舍人。遭遇父亲去世,守孝恪尽礼节。守丧期满除服,授官太子洗马。当时昭明太子年纪尚幼,未曾接见群臣百官。高祖嘱咐(他)道:"太子洗马王锡、秘书良张缵,是亲戚中声誉美好之人,朝官中才智杰出之,(你)可用对待师友的礼节奉事他们。"因皇亲身份封永安侯,授官晋安王友,王锡称病未让任,(高祖)下准他秉承诏命,但留在京城。晋安王行冠礼时,(王锡凭王府僚属身份治事。普通初年,北魏才(与梁朝)交好,派遣刘善明作为聘使,(高祖)命中书舍人朱异接待,参与宴会的都是归顺南朝的北魏人士。善明倚待他的才气,酒甜耳热之时对朱异说:"贵国像中书大人这样富于才学而又善辩的有几人?"朱异对答道:"我之所以能接待宾客,主持筵席,是因为各司其职,掌管此事。两国互相往来和好,重在敦睦亲密友好之谊;如若只是推重才智机辩,就无须相互出使了。"善明这才说道"王锡、张缵,是驰名北朝的人物,怎样才能一见?"朱异详细奏闻,(高祖)下令就在南苑置备酒宴,(参与者)仅王锡、张缵、朱异(与刘善明)四人而已。善明赴宴,论经书史籍,兼以调笑戏谑,王锡、张缵随机应对,没犹疑不决,未曾求教一事,善明叹服不已。后来对朱君说:"一天中见到两位贤者,实在符合我的期望,没有才德出众的人,怎能治理好国家!"(他)转任中书郎,升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当时才二十四岁。(他对亲戚友人说:"我凭外戚身份,浪得时名,为人所知屡受爵禄,不是我本来志向;加上近年衰弱生病,各种事务积压不决,怎能舍弃自身爱好,却去勉为其难呢?"就称病不接受任命。于是遣散衙役,谢绝宾客,闭门深思,房舍萧条。中大通六年正月,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赠侍中,赐予东园秘器,君臣朝会时所穿礼服一套、衣服一件。谥号贞子。 相关练习: 梁书 王锡字公嘏,琳之第二子也。幼而警悟,与兄弟受业,至应休散,常独留不起。年七八岁,犹随公主入宫,高祖嘉其聪敏,常为朝士说之。精力不倦,致损右目。公主每节其业,为饰居宇。虽童稚之中,一无所好。十二,为国子生。十四,举清茂,除秘书郎,与范阳张缵齐名,俱为太子舍人。丁父忧,居丧尽礼。’服’阕,除太子洗马。时昭明尚幼,未与臣僚相接。高祖敕:"太子洗马王锡、秘书郎张缵,条表英华,朝中髦俊,可以师友事之。"以戚属封永安侯,除晋安王友,称疾不行,敕许受诏停都。王冠日,以府僚摄事。普通初,魏始连和,使刘善明来聘,敕使中书舍人朱异接之,预宴者皆归化北人。善明负其才气,酒酣谓异曰:"南国辩学如中书者几人?"异对曰:"异所以得接宾宴者,乃分职是司。二国通和,所敦亲好;若以才辩相尚,则不容见使。"善明乃曰:"王锡、张缵,北间所闻,云何可见?"异具启,敕即使于南苑设宴,锡与张缵、朱异四人而已。善明造席,遍论经史,兼以嘲谑,锡、缵随方酬对,无所稽疑,未尝访彼一事,善明甚相叹挹。他日谓异曰:"一日见二贤,实则所期,不有君子,安能为国!"转中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时年二十四。谓亲友曰:"吾以外戚,谬被时知,多叨人爵,本非其志;兼比羸病,庶务难拥,安能舍其所好而徇所不能?阕乃称疾不拜。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具衣一袭谨贞子。(选自《梁书•王锡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B.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合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C.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D.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合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指国子学,是我国封建时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B.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又称服除。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子孙应服丧三年。 C.经史,指经书与史书。如加上"子集",则是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 D.外戚,也称外家、戚畹,是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如皇帝的岳父、舅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锡自幼聪明,仍然勤奋学习。他和哥哥、弟弟一起从师求学,到了散学时常常独自留下,不肯起来。虽然还是儿童,可他除了求学外,没有其余嗜好。 B.王锡品学倶佳,深受高祖器重。十余岁时,他就成为国子生,后来又因品行高洁淳美受到荐举,入仕做官。高祖特地嘱咐太子,应以师友之礼对待王锡。 C.王锡知识渊博,力挫北国使者。南苑宴席上,魏国使臣刘善明高谈阔论,王锡随机应对,没有犹疑不决,未曾求教一事,刘善明叹服不已,不再小看南人。 D.王锡襟怀淡泊,不以仕进为意。二十多岁时朝廷授予要职,他认为自己谬得时名,屡受爵禄,非本来之志,兼以体弱多病,难治公务,因而不接受任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精力不倦,致损右目。公主每节其业,为饰居宇。(5分) (2)一日见二贤,实副所期,不有君子,安能为国!(5分) 答 10.(3分)D【解析】"胥徒"是一个词,指官府衙役,不能从中断开;"中大通"为梁武帝年号,将"中"断到上句结尾,没有意义;"具"在句中为量词,表示某些器物的数量,"朝服一具"与"衣一袭"为对称句式。 11.(3分)B【解析】"子孙应服丧三年"不对。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儿子及未嫁女需服丧三年,不含孙辈,除非是承重孙。所谓承重孙,是指长子比父母先死,在祖父母死后举办丧礼时替长子做丧主的长孙 12.(3分)C【解析】"力挫北国使者""高谈阔论""不再小看南人"均不对。据原文,在南苑宴席上,刘善明只是"遍论经史,兼以嘲诚",不能转述为含贬义的"高谈阔论";再从上文"王锡、张绩,北间所闻,云何可见"来看,刘善明对王、张二人即使不是仰慕已久、渴求一晤,也还是希望会上一面、见识一下的,未必就有"小看南人"的意思;至于王锡自己,也只是从容应对刘善明的质疑,并没有尽显己能,奋力去挫败北国使者。 13.(10分)(1)(王锡求学)专心竭力不知疲倦,以致损伤了右眼。公主常常节制他学习,替(他)装饰住宅。("精力""节""为"各1分,句意2分) (2)一天中见到两位贤者,实在符合我的期望,没有才德出众的人,怎能治理好国家!("贤""副""安能"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锡字公嘏,是王琳次子。自幼机敏聪慧,与兄长弟弟从师学习,到要散学的时候,常常独自留下,不肯走来。七八岁时,还随公主进宫,高祖(梁武帝萧衍)嘉奖他聪明,经常向朝官称赞他。(王锡求学)专心竭力不知疲倦,以致损伤了右眼。公主常常节制他学习,替(他)装饰住宅。虽然(他)还是小孩,却没有什么嗜好,十二岁时,入国子学做学生。十四岁时,因(品行)高洁淳美受荐举,授官秘书郎,与范阳张缵齐名,一同担任大子舍人。遭遇父亲去世,守孝恪尽礼节。守丧期满除服,授官太子洗马。当时昭明太子年纪尚幼,未曾接见群臣百官。高祖嘱咐(他)道:"太子洗马王锡、秘书良张缵,是亲戚中声誉美好之人,朝官中才智杰出之,(你)可用对待师友的礼节奉事他们。"因皇亲身份封永安侯,授官晋安王友,王锡称病未让任,(高祖)下准他秉承诏命,但留在京城。晋安王行冠礼时,(王锡凭王府僚属身份治事。普通初年,北魏才(与梁朝)交好,派遣刘善明作为聘使,(高祖)命中书舍人朱异接待,参与宴会的都是归顺南朝的北魏人士。善明倚待他的才气,酒甜耳热之时对朱异说:"贵国像中书大人这样富于才学而又善辩的有几人?"朱异对答道:"我之所以能接待宾客,主持筵席,是因为各司其职,掌管此事。两国互相往来和好,重在敦睦亲密友好之谊;如若只是推重才智机辩,就无须相互出使了。"善明这才说道"王锡、张缵,是驰名北朝的人物,怎样才能一见?"朱异详细奏闻,(高祖)下令就在南苑置备酒宴,(参与者)仅王锡、张缵、朱异(与刘善明)四人而已。善明赴宴,论经书史籍,兼以调笑戏谑,王锡、张缵随机应对,没犹疑不决,未曾求教一事,善明叹服不已。后来对朱君说:"一天中见到两位贤者,实在符合我的期望,没有才德出众的人,怎能治理好国家!"(他)转任中书郎,升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当时才二十四岁。(他对亲戚友人说:"我凭外戚身份,浪得时名,为人所知屡受爵禄,不是我本来志向;加上近年衰弱生病,各种事务积压不决,怎能舍弃自身爱好,却去勉为其难呢?"就称病不接受任命。于是遣散衙役,谢绝宾客,闭门深思,房舍萧条。中大通六年正月,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赠侍中,赐予东园秘器,君臣朝会时所穿礼服一套、衣服一件。谥号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