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名为"关于公职人员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通报"的图片,图片显示两名来自三明宁化红旗小学和城东小学的老师,因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被通报。网友的爆料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宁化县委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向记者证实了通报的真实性。(10月25日东南网) 前不久,屯留县纪委对放假自费聚餐的教师进行全县通报,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经社会的高度关注后,纪委无奈之下撤销通报处分。一波未平,余波又起,宁化县直机关工委对教师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予以通报,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让人为之啼笑皆非。 诚然,社会的文明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市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师作为特殊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更应当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以自身的文明带动学生的文明,推动城市的文明。然而,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就要受到通报,却着实让人匪夷所思,而作为城市管理者,放着占道经营摊点买菜的小商小贩不去治理,反而紧紧盯着前来买菜的教师,却不能不说涉嫌"钓鱼执法"的成份。 而对于买菜的教师而言,或许认为,存在即为合理,在菜摊上买菜意即无所谓违规,对此,予以规劝或许更为合适,用红头文件下文通报,显然是公权力的滥用。再者,城市管理者不是人民警察,他们如何能够从诸多买菜者之中辨别教师的身份,并详细得知其身份信息,这点也很值得质疑,这是否泄露教师的个人隐私,亦值得追究。 自费掏腰包吃个饭,上街买个菜就要受到红头文件通报,类似事件,让人啼笑皆非,亦着实让人为之惊悚。而两起事件中,教师的身份更是让人浮想联翩。为什么每次都是教师?恐怕这绝非偶然,因为,在公职人员当中,教师的弱势显而易见,他们交际圈子小、社会关系少,通了也就通了,报了也就报了,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况且以此作为典型案例,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警示众人,亦能彰显制度之严,执法之力。这样的如意算盘或许就是某些公权机关的执纪导向。特别是在凑数执纪的过程中,教师群体作为软柿子,无疑是最无风险的选择。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教师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但是,尊重教师却不能是一句口头上的空话,如若说教师群体沦落为任人拿捏的软柿子,那么,尊师重教又何从谈起?当社会仅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来规范与约束教师,而对教师的权益肆意践踏,随时举着道德的大棒对教师无情鞭挞之时,教师还能拥有职业的自信与自尊吗?还能认同自身的职业,全身心地教书育人吗? 这样讲,并不是对老师的不文明行为予以开脱,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做出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来,只是期待教师能够像其他行业人员一样,享受最起码的公平,获得应有的尊严。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某些公权机关开刀的对象、示众的靶子。毕竟,现如今,教师可谓是最清贫、最单纯的职业,他们需要社会的尊重,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