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可今年的清明,比起以往来说,会让人感伤很多,猝不及防的疫情,很多人因此离开了我们。这个清明,注定比以往有更多的泪水。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为你到了今天,都纷纷祭祀先人,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在唐宋时期,清明节已经十分盛行。 历代诗人,对于清明节,都有诗词著作,如孟浩然的《清明即事》白居易的《清明夜》从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到他此刻的心情,有些人是无聊,有些是孤独的,但孤独中,也怡然自乐。 那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中书舍人,樊川居士杜牧写的《清明》,读过这首诗的都知道,我们的杜诗人呢!就是出门逛了一圈,就写出了这首诗。不信,你们可以读一下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这一首诗,大家从小就学过,根据相关的记载,杜牧的这首清明,是他所做诗作中最出名的。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对于这首诗,虽然很多人从小就读过,但是对于"路上行人欲断魂""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个疑问,一直困扰着人们。当然也包括我,经过不断的钻研,查阅资料,请教老师,也有一些心得,因为这首诗有一个谜团,它困扰了专家,就是,杏花村到底在哪里?网上能查到的有20几个杏花村,有人说在山西,又有人说在金陵。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当然也许是我没有查到吧!对于这个问题呢!我们先不讨论。以免过于武断,把读者带到坑里面。 所以,我们有重点来解读一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的另一个问题,除了杏花村在哪儿?就是这句困扰的人们,你读懂他的意思了吗?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清明节和以前的清明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我们很多人的认知里,"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肯定是伤感的,是在思念故去的亲人,因为清明节是祭祖的大日子,在中国境内,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但是我们理解一首诗呢!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解读,而不是以现在的背景,去解读一首千年前的诗以及当时的情况。 如果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理解,杜牧书写的清明节应该是伤感的,但其实并非如此。我翻阅过典籍,其中《千家诗》中是这么解读的,"此清明遇雨而作也。游人遇雨,巾履沾湿,行倦而兴败矣。神魂散乱,思入酒家暂息而未能也。故见牧童而同酒家,遥望杏花深处而指示之也。" 《千家诗》中的解读很明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伤感的原因,只是因为出游遇见了下雨,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是因为思念先人而伤感。典籍中记载解读的意思,和我们理解的不太一样,但根据专家的考证,事实的确是如此。 游人之所以伤心,只是因为没有游玩畅快,出外游玩遇到了下雨,所以才因此而伤心。其实理解错误这首诗也很正常,因为在以前的时候,我也和大家的理解是一样的,它告诉我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把意思理解清楚,结合当时的情况,你就会发现,杜牧的这一首诗,写得相当美妙绝伦。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有人因为出外游玩遇到了下雨,心情肯定不是很畅快,正当大家伤感的时候呢!也许是想要找地方避雨,而此刻牧童出现了,有人便问,何处有酒家。这也便有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外郊游,从后面两句可以得知,他们肯定是处在郊外,应该是离城市比较远,所以就问牧童何处有酒家?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的高妙之处,他留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读起这首诗,让人回味无穷。唐诗,果然妙不可言。作为晚唐诗人,杜牧当时的文学水平,值得称道。晚唐的文坛领袖,杜牧当之无愧。 汉学家宇文所安说,杜牧是迟来的李白,一位炫耀而神采十足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