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诗歌的韵律和意境哪个更重要为什么有那么


  有朋友提问:写诗时,韵律和意境哪个更重要?有哪些不押韵的古诗名篇?
  首先,这不是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把韵律(平仄关系)拿来和意境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题主接着问有哪些不押韵的古诗名篇,很显然就是将押韵和意境对立起来提问。
  这是完全错误的。
  没有不押韵的诗
  诗是什么?从内容上来说诗是感情的载体,从形式上来说诗是带有节奏感和韵律(高低起伏)的韵文。
  一首文字作品,是不是诗,我们不是从内容和意境上来判断的。并不是你的内容写得很美,就自以为是在写诗。因为所有的文字作品都可以写得很美。
  判断是不是诗只有从形式上下手。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语音起伏有致(不一定要合平仄)、具备了节奏感(适合朗读、吟诵)、押韵的文学作品,我们才能称之为诗。
  押韵是一首诗最根本的条件。即使是很多朋友认为全无规则的现代诗,明里暗里无不遵从这三大诗的要素。否则的话就是散文、段子、金句、俳句,什么都好,唯独不是诗了。
  请不要拿泰戈尔的简单小句子来反驳。语系不同的文化作品在格式上没有可比性,但是你如果有机会去读英文原版,会发现即使是外文诗也是押韵的。
  押韵是必须的,但是有很多种情况
  比如我们写遵守格律的近体诗,那么一般就要押平声韵,而且押韵很严格,不允许押邻韵,不允许转韵(律诗、排律),即使是超长的排律,也必须使用同一个韵部的平声字。否则就出律。
  如果我们创作不遵守格律的古体诗,押韵规则就相对宽松,但并不是没有。我们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但是在同一个押韵段中绝对不允许平仄通押。比如第一句尾字是"朋",那么第二句尾字是"蹦",虽然在今天这两个字韵母是一样的,但是声调平仄不同,这就不属于押韵。
  但是古体诗是允许转韵的,也就是说可能前四句是平声韵,后四句是仄声韵。这是可以的,转韵本身就是换韵脚字,与换得字平仄没有关系。
  而作为专业反叛格律的现代诗,长短句,字数,句数都不受限制,那么是否还押韵呢?其实还是押韵的,只不过更加宽松。也许平仄通押也没有问题,随时转韵也没有问题。
  而且古诗中的押韵最多分为隔句韵(单句不押,双句押韵)和排韵(句句押韵),现代诗则可能出现跳押(三四句才出现韵脚)、串押(二四句同韵,三五句又是另外一个韵),形式更加灵活,但是我们顺着他的节奏感是可以找到整首诗的韵脚字的。
  即便是现代诗,也是要符合诗的三大基本特征,才能称之为诗。
  实验作品没有讨论必要
  至于北岛的《生活》:"网。"这种一字诗,那是因为北岛是著名诗人。我今天在这里写个《天空》:"蓝。"看有没有人会认为是诗?只怕会被打哦。
  这种作品,类似于行为艺术,不是正常的文艺创作,不能以普遍规则去要求它。那当然是不需要押韵了,从何押起呢?
  换句话说,我根本不认为这是诗。至于别人认为是诗,那是别人的事情。
  中国公认最早的诗就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是两言诗: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即使在类似于原始人的口头清唱(诗本身就是歌词发源)中,"竹"、"肉"在口头上也是押韵的。
  为什么呢?因为不押韵,就是普通说话,我们就不认为他是诗了,自然就不会记录成为第一首诗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说"无韵不成诗"。
  那么就会有很过朋友举出很多不押韵的古诗例子来,其实这完全是古代发音和今天发音的区别。同时有很多诗在创作的时候是使用方言的,也和我们今天流通的普通话截然不同,这样才造成了我们在读到很多古人作品的时候,认为不押韵。
  几首总是被认为不押韵的古诗详解
  下面就选几首被很多人认为不押韵的古诗解释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就是古今发音不同的一个典型。其实在平水韵中,"者"和"下"同属"二十一马"部,者读"zhǎ",也就是上声。下读"xià",是去声。上声和去声同属仄音。所以这首诗不但押韵,而且还是同部仄声韵,连邻韵都算不上。
  我们再来读,用"zhǎ"来发"者"的音,是不是就顺口多了?
  再看大家反映比较多的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个同样是因为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在平水韵中,"原"、"昏"二字同属"十三元"部。这说明在当时的发音中,"原"和"昏"是差不多的,因为元朝兵马南下,古代官话大幅向南方撤退,导致了今天在北方语言基础上的普通话中这两个字的发音完全不同了。所以,这首诗在李商隐的时代肯定是押韵的。
  但是也有在《平水韵》中不同部的,比如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首诗的两个韵脚字"事"、"未"即使在平水韵中也不是一个韵部。"事"属于平水韵"四寘"部,而"未"属于平水韵"五未"部。
  那么是不是就不押韵了呢?不对。
  这就不是时间的断裂了,而是空间的差别。《平水韵》的成书是南宋,虽然和唐韵一脉相承,但是几百年语音是有些微变化的,从《唐韵》的193部合并成《平水韵》的106部,韵部区别应该说是越来越宽松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杂诗》的韵脚字"事"、"未"依然不押韵,这只说明一点,方言发音区别。王维使用了即使《唐韵》也不记录在案的方言发音。而在这种语音中,"事"、"未"是同一个仄声韵。
  我们来看这两个韵部的其他常用字的大致发音。
  "醉"、"泪"、"睡"、"坠"等等这些在现代汉语中与"未"字韵母相同的字在平水韵中与"事"同在"四寘"部。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搜集整理增补《切韵》成《唐韵》的过程中,整理者孙缅的口中这些字的发音是有区别的,而在王维的口音中,这些字的韵母是一致的。
  当然,也许孙缅区分这两个韵部只是源于声母的不同,但是后人在修改韵书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两个韵部进行合并,造成这两个韵部的字按照韵书来看一直不押韵。而"事"字的发音也在后世中越走越远,直到如今的普通话中与"未"字完全不同了。
  但是在当时,这首诗必然是押韵的。
  和王维这首诗出现同样问题的还有清朝大才子袁枚的《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按时间线来说,清朝虽然有北方民间韵谱"十三道辙",更符合元后汉字发音的押韵,但是文人依旧遵守南宋末修订的《平水韵》写诗。而"樾"字属于平水韵"六月"部,"立"字属于"十四缉"部,这又不是王维那个韵书整理善不完善的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押韵的现象呢?
  我们借助方言发音工具对照"樾"和"立"两个字,按照袁枚的家乡(浙江钱塘)的方言——吴语的苏州话发音,"樾"字读"yuih23","立"字读"lih23",这是押韵的。所以袁枚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使用了方言。
  我们可以为古诗押韵找出一百个原因,只要舍得去找。
  因为诗的创作基本条件就是押韵,否则就不是诗。
  当然了,今天的"诗人"一定要说他写的不押韵的东西叫作"诗",咱们也没必要去争论。
  毕竟和谐社会,犯不着。
网站目录投稿: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