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是中国大力推进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的区域发展目标产生共振,有利于中国国内资本和产能"走出去",打造亚洲区域互联互通的新局面。 从倡议、筹备,到成立,亚投行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全球金融治理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亚投行与成立于1966年、由日本和美国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开行)有相似之处:两者同是以亚太国家为主要成员和服务对象的区域多边开发银行,都是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的经济体提供的区域性公共产品。亚开行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或可为亚投行发展道路提供借鉴。与亚开行在运营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可以令投资者更清晰地把握了解亚投行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点。 亚投行是中国大力推进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的区域发展目标产生共振,有利于中国国内资本和产能"走出去",打造亚洲区域互联互通的新局面。 当前,亚投行前五大股东依次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其中韩国和澳大利亚并列第五)。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具备一票否决权。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中方和其他创始成员的股份和投票权比例将被逐步稀释。 亚投行首个项目会"花落何处"?亚投行首任行长金立群说,初期重点融资领域包括能源与电力、交通和电信、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供水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及物流等行业。亚投行成立后将召开董事会讨论银行的贷款政策,包括项目融资标准。有关政策文件将在董事会批准后对外公布。 1 合作:填补亚洲基建的巨大缺口 金立群表示,亚投行首批融资项目已经确定,在6月左右有望宣布第一批投资。亚投行计划2016年将为至少20亿美元的不同项目提供融资,同时寻求在4~5月发行至多5亿美元债券。金立群还透露,目前有30~40个国家在等待加入亚投行,因此亚投行成员国数量最终有可能从创立时的57个增加到100个左右。他同时还表示,有些国家尚未准备好加入亚投行,不应催促。 据麦肯锡统计,截至2015年3月,亚洲地区已公布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约1300个,投资总额达4万亿美元。根据亚开行的测算,到2020年,亚洲地区基建投资每年7300亿美元的需求中,各国政府和亚开行、世行等多边机构能提供的资金分别约为20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资金缺口高达5000亿美元。 同现有的多边机构相比,亚投行近期拥有的赠款资源可能有限。这不仅是因为亚投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股东结构,还由于当前波诡云谲的国际政经形势所致。展望未来,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的叙利亚问题、欧洲难民问题,以及反恐行动等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欧洲国家为亚投行提供赠款的政治意愿和预算能力。 亚投行在亚太地区最直接的参照对象是亚开行。2016年1月初,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声明,亚开行将与亚投行进行合作,计划在2016年对几个项目进行联合财政支持。这些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及可再生能源领域,预计将在2016年上半年公布这些项目的具体信息。 "亚投行支持的项目必须在财务、环境和社会上具有可持续性。"金立群透露,秘书处一直在积极做项目储备工作,并与世行、亚开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就项目联合融资保持着密切沟通。亚投行计划在2016年年中左右批准第一批贷款,其中有自己独立评估和融资的项目,也有与世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等联合融资的项目。 2 挑战:投资环境复杂 亚洲很多国家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商业机会虽多,但投资环境有待改进。除了项目所在国的宏观政策风险,发展中国家还存在项目开发时的能力欠缺、效率低等风险。这对于天然地倾向于规避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图1)。 长期以来,亚洲地区的资本利用效率和金融活跃程度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话语权和主导权不强。国际金融领域一有风吹草动,往往会导致亚洲区内资金外流。美联储加息已成定局,这必定让资金从亚洲地区抽离。 亚投行有关人士称,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开展项目时的确也有风险,但相对较小。因为这类机构由多国参与共同成立,可通过成员国之间的协商化解风险。亚投行就是要利用这种引领作用,为亚投行成员国做前期项目培养,若项目成熟度达到商业银行的标准,则会与商业银行合作(如联合融资),并撬动社会资本介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跨国界的重大项目,商业银行原本很难进入,但和亚投行合作将会带来便利。"一位在某四大行之一从业多年的人士透露。但他同时也对于放贷额度和项目审核表示担忧:"初期一两年会收紧些,由于风控涉及政治风险,还款涉及外汇储备,应当更审慎些。" 3 如何规避不可控的风险 只要亚投行按照"精干、廉洁和绿色"的高标准运营,外部风险和争议就能控制到最低水平。 但毋庸讳言,无论亚投行在内部治理上多么科学,决策多么开放、包容和透明,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也势必会面临一些预料之外、不可控制的外部风险。比如,亚投行的投资尽管对应了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缺口,但缺口多数都处在地缘安全风险较大的区域。亚投行的资金,有可能面临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政权轮换造成的政策变化挑战、治理水平低下挑战、缺乏契约意识等诸多风险。对这些外部风险,亚投行需要有充分的应对预案。 在1月底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金立群透露了亚投行应对外部不可控风险的一些"铁律":一是亚投行选定的贷款项目,将不会介入有争议性质的土地和水域;二是对各国的形势变化保持足够的敏感性;三是发展专业的项目团队,避免政府换届、政权更替产生过大波动;四是吸取世行和亚开行的经验,整理能源投资领域的文件,设置节能减排的底线,至少贷款项目在节能减排上应保持中立。同时,对在低收入国家建核电站等敏感项目保持审慎态度(图2)。 这些"铁律"有助于为亚投行在面临外部风险考验时减震止损。如同金立群所强调的那样:"只有身处政治之中保持敏感,我们才能独立于政治之外。"亚投行要规避风险,目前最需要的是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保持其非政治性机构的本来面目,以融资和经济作为决策的主要出发点。更加国际化、专业化,亚投行才能走得长远。 这并不是说要剥离亚投行的政治色彩。无论亚投行的政治光谱如何中性,在外部解读者看来,它都带有中国特色。而让中国特色充分发挥出正向作用,让亚投行更好地具备抗风险能力,就不能单单视亚投行为中国外交理念、国际秩序观的价值输出者,还应当把亚投行视作引进先进金融管理理念、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平台,让亚投行成为推动中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开放、商品开放向服务开放、理念开放升级的新媒介。 4 中国机遇 亚投行的开张,将给中国带来什么?至少有4方面积极意义(图3)。 第一,亚投行的开业将促进亚洲自贸区建设,并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证。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共同的迫切愿望:走出衰退的困境,找到经济新动力,加快复苏。而亚投行可以实现各国的发展战略、资源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第二,在目前的全球金融机构中,呼吁世界银行、亚洲银行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响。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加入,使得亚投行具备了全球意义。从宏观角度看,亚投行的成立不仅有利于亚洲经济增长,同时也给欧洲经济体带来了实际利益。事实上,亚投行可以弥补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不足,完善而不是取代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 第三,长远来看,亚投行的成立有可能动摇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亚投行未来的融资和贷款暂时还会以美元计价,但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未来将有更高程度、更大范围的流通。 第四,未来,亚投行可能会让人民币进入更多国家去扶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意味着,一个覆盖欧洲的人民币货币互换网络正在形成。 亚投行成立,各国资本金是否已缴纳到位?根据《亚投行协定》,银行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法定股本分为实缴股本和待缴股本,其中实缴股本为200亿美元,待缴股本为800亿美元。 金立群介绍,成员的实缴资本分5次缴清,第一次缴付应在协定生效后30天内完成,第二次缴付在协定生效期满一年内完成,其余3次将相继在上一次到期一年内完成。 收稿日期: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