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中国民族教育》杂志中,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巴战龙发表文章《从"校本课程开发"迈向"校本课程教学"》,认为校本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校本课程教学几乎完全被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常常终结于教材的印行和课题的结题。从此,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成果就静静地躺在校史馆或展览室,供来访者参观,或者用于学校申报奖项,有时也作为课题组教师职称晋升材料。 校本课程在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急于求成。个别学校不顾学校实际,盲目跟风,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既缺乏前瞻眼光,又不受学生欢迎。 二是名利心太强。个别校长只是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作为给学校增光添彩、为自己赚取口碑获取政绩的工具。 三是课程开发过多过滥。有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只图数量不图质量,虽然增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但造成事实上的顾此失彼。 四是缺乏有效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多数学校是摸着石头过河,既缺少师资的有效培训和长期培养,又缺少相关专家的指导,大家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效果很让人怀疑。 五是缺乏有效的评估考核。因为只是学校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考核评估往往被忽略了,即使进行也可能流于形式。 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一些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积极性很高,但开发出来后或者实施一段时间后,要么名存实亡,要么干脆弃置一边。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说,可能影响到校本课程的整体形象,让社会及学校师生产生错觉,觉得校本课程不过如此,可有可无。 实际上,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内容的一部分,需要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校本课程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校的欢迎和支持,但因为有关校本课程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并未明确,这就造成一方面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不怕有违规情形的出现;另一方面公用经费有限,用于校本课程开发和试验的资金难以保障,造成一些比较好的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难以为继,只能半途而废。 有关部门如能及时深入调研,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规定,对校本课程的进行规范引导,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