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袁安卧雪图欣赏


  《袁安卧雪图》作于1943年,是傅抱石"金刚坡下"时期的一幅历史题材绘画精品。袁安是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字邵公,出身在一个经学世家,汉明帝时,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史书说袁安为官,以身作则,并以严明著称,属下吏人畏而爱之。"袁安卧雪"典出《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其时袁安尚未出仕,某年冬天他客洛阳,时值大雪,积雪盈丈,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这一天洛阳令察访雪情来到袁安宅前,见别家门前雪已除,有路可通,唯独袁安门前依然被雪封堵。洛阳令于是命人除雪人户,却见袁安僵卧于床,于是问道:"何以不出?"袁安回答说;"大雪人皆饿,我怎么可以去麻烦别人呢?"洛阳令为之感动,于是举为孝廉——孝廉在东汉的时候是求仕者的必经之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若以功名比较则相当于明清时的"举人",从此袁安走上了仕途。这个故事在《袁安传》中名为"袁安高卧",有的史书则谓之"袁公瓮牖",傅抱石绘此图时名之日"袁安卧雪",意思更为晓练通达,体现了他的史学修练。傅抱石绘画喜爱并且擅长驾驭历史题材,这是贯穿他艺术生涯的一个特点,尤其在上世纪40年代初中期即所谓蜀中"金刚坡下"时期,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当时的条件并不好,但是他在那间简陋的居室里创作了许多代表他一生艺术成就的重要作品,其中包括《湘君》《湘夫人》系列,《丽人行》《琵琶行》《读画图》以及这幅《袁安卧雪图》等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形成了与其山水画成就可以相提并论的傅氏绘画的另一座高峰。
  傅抱石的绘画无论是他的山水画还是人物画,总是以一种高古的意境感染人,有人曾以一个"诗"字来概括傅氏绘画给人的感受,甚得要诣。什么是诗?在准确凝练的表达中通过生动的形象传达了人人都能够感受到的美就是诗。诗不仅仅是诗人笔下的文字,也是书家笔下的线条和画家纸上的笔墨,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借助这些文字、线条、笔墨把读者观众带到一个境界里去,给人喻悦、感动和遐想,这个境界就是意境。所以,无论是写诗还是绘画,营造意境非常重要。《袁安卧雪图》以湿笔绘出一片树林,枝丫无叶,纵横织天,以湿墨皴树,茸茸地裹住了一个冬天。这不是借大雪来描绘一处风景名胜,也不是南朝诗人徐陵笔下的"三农喜盈尺,六出僻崇花"("六出"是雪花的别称,因其结晶呈六角形,故名)的快意,而是一场成了灾难的大雪,命题中已有一种苍凉在其中。木屋在篱笆里面,袁安僵卧床上,户牖不闭。几株老树界出一片雪地,洛阳令主仆三人行至树下——画家以俯视的角度,仿佛使用摄影中的长焦镜拉近了原本较远的画面,将主仆三人聚焦,肃穆的神态里完现出冬日雪天森严的意境。但是,要表现袁安卧雪那个瞬间很难,在《袁安传》中,洛阳令察访雪情来到袁安宅前时,袁宅门前被雪封堵,没有人知道屋里发生了什么事,以至大家以为袁安已经死了。怎么此刻的袁宅是户牖敞开,让人一目了然了呢?傅抱石深谙绘画之道,画画不是放电影,立轴也不是手卷,更不是连环画,可以在流动或者翻页中展开故事的全过程,而必须是浓缩和定格一个瞬间。而且傅抱石在画中没有借助题跋来作诠释,仅以"袁安卧雪"四个字点题,户牖敞开让这四个字有了着落。更有意蕴烘托,一种氛围弥漫在画幅里。为什么不以《袁安传》中的"袁安高卧"或者"袁公瓮牖"为这幅画命题,其用意不言而喻。这是这幅作品构思上别有用心的地方。
  《袁安卧雪图》据叶宗镐先生《傅抱石年谱》P69著录,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藏品。香港《名家翰墨》曾收入刊载。1994年10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这幅作品作为封面拍品被台湾一位知名收藏家竞得,自此一直为这位收藏家所收藏。
网站目录投稿:代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