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吗 误区一:家长的目标,就是孩子的目标。 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充满了期待。而这份期待,孩子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因为没有人会为了其他人的目标而努力。其实,有很多方法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同时实现我们家长的愿望。 家长希望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礼物。在成绩与礼物之间,就有一个结合点。 可以把这个礼物的样子,让孩子画在一张纸上,分割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几分之一,日久天长,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临近,会主动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在达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他的奖励也得到了。岂不皆大欢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孩子自律性、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抗挫力。 在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同时,把自己的目标放进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误区二:上补习班,是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很多家长认为,上了补习班,学习成绩会更好。其实不然,那通常只是家长的自我安慰。 现在的补习班,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笋般将孩子们层层包围。家长花费了金钱,好像心里就得到安慰,却不会想到孩子的辛劳与压抑。孩子平时的课业负担已足够繁重。沉重的书包,已令他们压弯了腰。 从科学角度讲,大脑皮层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受身体和情绪的控制。人在疲劳状态下,有情绪困扰时,他的记忆、分析、判断能力会降低,不仅健康受到影响,还会表现为厌学,学习拖沓,封闭自我,不和人交流等现象。甚至会有猝死或自杀等极端现象的发生。 由心而发的快乐学习,才是提高成绩最好的方法。 误区三:教育体制有问题。 有一些家长,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样,经常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品头论足,弄得孩子也怨声载道。 遇事抱怨,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客观上讲,应该取长补短。回顾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抱怨社会、体制,于事无补。家长该有这样的理念与远见:立足于自己与孩子,让孩子有发展的空间。任何一个环境,都可以帮助孩子成就梦想。 给孩子这样的人生定位:所有的变化都是机遇,让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才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误区四:成绩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聪明。 孩子的能力分很多种,有听觉、视觉、语言、体验、逻辑、社交等很多方面。 学校教育,重视应试,主要考核孩子语言文字与数理逻辑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应试的范畴。这就造成家长严重的误区,以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就不会成才。 如果达尔文、爱因斯坦的妈妈,也听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就放弃对孩子的培养,或一味要求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那么,科学会停滞多少年?李安曾经的数学成绩,是零分,也丝毫没影响他成为一名大导演。 兔子跑的快,如果你偏让它去游泳、飞翔,结果它只会淹死、摔死了。 对于孩子,令他擅长的地方发挥到极致,就会成功。 为了取得满意的成绩,以损害孩子的身心作为代价,以破坏亲子关系作为代价,犹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