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是尼贝龙根宝物的拥有者,他曾杀死毒龙,用龙血沐浴,成为不死之身,但肩胛骨下被落叶遮盖,未浴龙血,因而是致命弱点。他娶了勃艮第的公主克琳希德为妻,之后帮助公主的兄长恭太王骗娶了冰岛女王布伦希德。一次克琳希德与布伦希德发生口角,后者感到自己受了侮辱,唆使恭太王的侍臣哈根在打猎时施计杀害了西格弗里,并把尼贝龙根宝物沉入了莱茵河。克琳希德为了替丈夫报仇,嫁给势力强大的匈奴王艾柴尔。她说动艾柴尔邀请恭太王率众到匈奴宫廷做客,又故意挑起争端,致使双方人员血流成河,最后亲手杀死了恭太王和哈根。克琳希德的疯狂行为引起了艾柴尔的震惊,他的重臣挥刀砍下了克琳希德的首级。 【作品选录】 西格弗里初晤克琳希德 可爱的公主已到,就像早晨的阳光 透出阴暗的云层一样。多久的时光, 他们所抱的苦恋之心刹那间化作云烟: 这位可爱的丽人正娉婷地站在面前。 她的衣服上闪着无数宝石的光芒, 她本身的蔷薇色彩发出奇异的辉光。 不管抱着什么愿望,任何人都得承认, 他在尘世间从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美人。 就像是从夜晚的云间露出的月亮, 她皎洁的清辉使一切星辰黯淡无光, 这位公主就是这样冠绝一切的美人。 许多勇敢的骑士见到她都平添百倍精神。 侍从们在她的前面开道,十分威严, 许多勇敢的武士们越加拥挤向前; 他们都想挤到美人的身边看个分明。 西格弗里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喜交迸。 他的心里想道:"怎能够三生有幸, 和你缔结良缘?这是一个空虚的梦影; 可是要我把你抛弃,除非身入墓中。" 这样想着,他的面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 西盖琳德的王子站在那儿仪表堂堂, 就像是由一位艺术大师在羊皮纸上 描画的英雄一样: 任何人都得承认, 从来没有见到过像这样俊美的年轻武人。 克琳希德的侍从命令众人让开道路, 不要挤得过近: 武士们都服从吩咐。 骑士们都爱瞻仰高贵的体面的丽人: 他们看到许多少女,打扮得端庄温文。 盖尔诺特殿下说道:"亲爱的恭太兄长, 那位武士曾经对你忠心耿耿地帮忙, 你可以当着众位英雄大施恩惠 报答他的大功;我说这话决不惭愧。 "让那位英雄走近我们的公主的面前, 好让她向他致敬: 这对我们利益非浅。 她从没有接待过男子,让她对他殷勤: 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勇士的归心!" 于是国王的弟兄们走到那位勇士的跟前, 他们对尼德兰的英雄西格弗里进言: "你可以走上金殿,国王已经应允! 克琳希德要向你致候;这是对你的尊敬。" 西格弗里的心中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他觉得万分快乐,再也没有忧愁的暗影; 因为他可以和乌台的爱女亲承色笑。 她用高贵的闺阁之礼向西格弗里问好。 这位勇敢的武士,一对着美人的倩影, 听到她向他问安,脸上不由泛起红云: "欢迎你,西格弗里阁下,高贵的骑士!" 听到这种娇声燕语,给他鼓起多大的勇气! 他温文地欠身答礼,给丽人表示谢意。 刹那间两人的心中都感到爱情的悲喜: 这位英雄和那位少女互相定睛凝视, 四目相射。可是只能秘密地传递心事! 尼德兰的英雄,有没有出于热情, 握过她雪白的手,这事我不很分清; 可是我相信,这桩事很难避免。 否则,一对恋慕的爱侣就是错过机缘! 无论是在夏天或是阳春五月, 他的内心从没有感到这样喜悦, 从没有感到过像今天这样的欢畅, 因为他一心思慕的佳人曾站在他的身旁。 无数的武士想道:"如果我三生有幸, 像那位王子一样,能和她并肩同行, 或是在她身旁休息,那真使我高兴!" 可是除了那位王子谁也不能获得美人的倾心。 无论是哪一个王国出身的客人, 他们的眼光总是集中于他们二人。 她获得允许,给那位英雄亲赐一吻: 他感到在世间更无别事可以使他销魂。 西格弗里之死 当高贵的西格弗里俯饮泉水的时光, 哈根对着他背上的十字暗号猛刺一枪, 心脏的鲜血从创口里溅满了哈根一身。 以武士而干下这种罪行,在后世实无二人。 他把枪尖深深地刺进了他的心里。 然后怀着万分恐惧的心情拼命逃逸, 从没有别的武士使他逃得这样仓皇! 这时,西格弗里已经知道自己受了重伤, 这位勇士立即从泉边跳起,十分狂怒; 一根长长的枪杆依旧插在他的背部。 他想伸手去取他的雕弓或是宝剑, 要是取到,哈根的罪孽就要报在眼前。 可是濒死的勇士没有找到他的宝剑, 只有一只盾牌,还留在他的身边。 他于是从泉边拿起盾牌奔向哈根: 恭太王的朝臣们都来不及夺路逃遁。 他虽受致命之伤,还能奋力猛击一番, 只见盾牌上的许多宝石都纷纷飞散, 那面盾牌几乎在他的手里碎成齑粉: 这位堂堂的贵宾,多么想报仇雪恨。 在他的猛击之下,哈根不由得跌倒; 震撼林野的回声,到处都可以听到。 要是他手中有剑,哈根早已性命难全。 重伤的勇士怒气冲天;这原是理所当然。 他的面色苍白;再也站不住他的身体。 他肉体的气力,到此时已完全消失, 因为他苍白的面色已经露出了死相。 许多美丽的妇人,后来都为他痛哭悲伤。 克琳希德的丈夫就这样倒在野花之中。 鲜血从他的创口里不断地喷涌。 他开始痛骂那些不忠义的奸人, 定下陷害他的诡计,这也是出于气愤。 濒死的勇士说道:"可恨怯弱的狗才, 我尽心尽力所为何来,竟遭你们杀害? 我一向对你们忠诚,结果却是如此。 可叹你们对你们的朋友竟干出这种丑事。 "从今以往,有许多你们的后世子孙 都要因此蒙羞受辱: 你们的怒愤, 在我的身上报复得极端狠心。 在高贵的武士之中,要开革你们的姓名。" 所有的骑士都奔往被害的勇士的身边。 对许多猎友讲来,这确是悲哀的一天。 懂得忠诚和名誉的人,无不为他伤心: 这位豪勇的武士,本来值得大家的同情。 勃艮第的国王也对他的死亡悲叹不胜。 垂死的勇士说道:"假手杀人的人, 哀悼被害的死者,毫没有这种必要: 他只值得万人痛骂: 还是不要假哭为妙。" 凶猛的哈根说道:"我不知道你因何悲叹。 我们所感到的威胁,现在都已消散。 现在再也没有什么敢和我们对抗的人; 他的威权丧在我的手里,我真高兴万分。" 尼德兰的英雄说道:"你少在那里自夸, 我要是预先知道你们有杀人的计划, 我早就对付了你们,绝不会丧命。 我只为我的爱妻克琳希德夫人感到伤心。 "现在天主垂怜,竟赐我一个儿子。 从今以后,他一定受到许多物议, 说他的至亲曾经被人家阴谋杀害: 我要是气息未断,怎能不替他悲哀。" 这位濒死的英雄又哀哀地继续说道: "高贵的国王,你如果还愿以忠厚之道 对待世间的人们,那么我的爱妻, 我要把她托付给你,请对她特别仁慈。 "她是你的妹妹,你要念手足之情: 你要一本至尊的正德时时对她关心。 我的父亲和我的家臣一定等得我很久: 妻子痛哭她的丈夫,从没有这样的难受。" 四周的野花,都被他的血液浸湿。 他作着垂死的挣扎,可是已不能久持, 因为死亡的利剑刺得无法挽救。 这位勇敢而高贵的武士已经不再开口。 (钱春绮 译) 【赏析】 《尼贝龙根之歌》是中世纪英雄史诗中的杰作,大约产生于公元1200年前后。作者姓名不详,根据书中内容推测可能是奥地利人,骑士出身。全诗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共有39歌,2 379节,每诗节4行,共9 516行。分上下两部,上部19歌,称《西格弗里之死》,下部20歌,称《克琳希德的复仇》。 《尼贝龙根之歌》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欧洲古代英雄传说,很多人物来自公元四五世纪民族大迁徙时代。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早年曾杀死巨龙,占有尼贝龙根族的宝物。他向勃艮第国王恭太王的妹妹克琳希德求婚。恭太王在他的帮助下打败撒克逊人,娶得冰岛女王布伦希德为妻,然后同意他与克琳希德结婚。一次姑嫂发生争执,布伦希德得悉恭太王是依靠西格弗里的力量才娶到她,感到受了侮辱,唆使恭太王的侍臣哈根杀死西格弗里,并把他所藏的尼贝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克琳希德为了复仇,嫁给势力强大的匈奴国王艾柴尔。她设计邀请恭太王等人来匈奴国相聚,指挥军队对他们大肆杀戮,最后抓住哈根,命他说出尼贝龙根宝物的下落,遭到拒绝,于是杀死恭太王和哈根。她最后也死于部下之手。史诗借助古代日耳曼的故事,表现的却是13世纪的社会生活和骑士理想,故事中人物的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都是13世纪的。尼贝龙根宝物是一批巨大的财富,是权势的象征,贯穿全诗争夺尼贝龙根宝物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封建王侯争夺权势的斗争。 《西格弗里初晤克琳希德》、《西格弗里之死》是第一部分的第五歌和第十六歌,塑造了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俊美、勇敢的英雄形象。 前一歌叙述了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来到勃艮第国,初次见到勃艮第国的公主克琳希德,仰慕她的美丽。诗歌一开始就写到克琳希德自身发出的美丽辉光,盖过了她身上的无数宝石闪着的光芒;诗人把克琳希德比作天上月亮,歌颂"她皎洁的清辉使一切星辰黯淡无光"。而英雄西格弗里也像"艺术大师在羊皮纸上/描画的英雄一样"俊美。诗中不仅刻画了西格弗里外形的出众,还从侧面体现了西格弗里的英勇。当克琳希德向他问安时,"刹那间两人的心中都感到爱情的悲喜"。这一歌最后在美好的爱的萌发中结束,诗歌洋溢着爱情给英雄西格弗里带来的狂喜。 后一歌通过西格弗里的死,歌颂了骑士崇高的荣誉和理想的品德: 勇敢和忠诚。西格弗里背部致命弱点的秘密泄露了,侍臣哈根趁他俯身就饮时,对他背部猛刺一枪,杀死了西格弗里。西格弗里充满英雄气概的勇敢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虽受致命之伤"的西格弗里,依然"奋力猛击一番","那面盾牌几乎在他的手里碎成齑粉","在他的猛击之下,哈根不由得跌倒"。西格弗里的勇敢不仅仅是在死亡面前仍然披坚执锐,浴血奋战,还表现了英雄必须经受痛苦,迎接命运的挑战,而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从而捍卫自己的人格和信念,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垂死的西格弗里义正词严地指出"假手杀人的人"毫无必要"哀悼被害的死者",并从容地托付了自己的爱妻和儿子。 《尼贝龙根之歌》用诗体写成,诗文采用了尼贝龙诗节,即每一诗节有四个长行,每一个长行又分成两个短行,中间有一个停顿。尼贝龙诗节听起来有强烈的节奏感,便于口头传诵。自19世纪以来,利用《尼贝龙根之歌》的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代表性的作品有瓦格纳的歌剧《尼贝龙根的指环》。 (凌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