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是中国海油所属企业,是中国近海市场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服务贯穿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 多年来,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海油服始终高度关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保障员工职业安全健康。为了探寻中海油服职业危害预防工作,记者采访了中海油服质量安全部总经理夏伟江。 夏伟江介绍,中海油服的业务分为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及船舶服务四大类,公司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 夏伟江说,中海油服将"我们必须做得更好"作为公司企业理念。在开展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中海油服也力争做得更好。 职业卫生现状评价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整体安排,2014年中海油服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项目。通过现状评价,明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为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措施依据。2013年12月26日经多次与海洋石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沟通,完成了现状评价合同的签署工作。2014年1月海洋石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并在方案审核通过后开始按方案在天津、湛江、深圳、上海、新疆、燕郊6个片区开展现状评价工作。按照合同要求,此项目将于2014年6月30日全部完成。 开展船舶场所噪声专项普查 夏伟江介绍说,目前中海油服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针对这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海油服组织开展了船舶场所噪声普查专项活动,旨在通过此次全面的噪声专项普查,进一步明确船舶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根本原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并为船舶工作场所噪声控制和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2014年1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QHSE部、中海油服质量安全部相关人员赴船舶事业部所属船舶,进行噪声状况现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中海油服决定在船舶事业部开展噪声普查工作。在对船舶机器处所、员工生活区域进行全面检测的同时,加强员工职业卫生培训,提高接触噪声危害因素船员的职业病防护意识。通过采取缩短接触时间、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管理措施,对危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船舶事业部制定了《船舶场所噪声状况普查方案》,对噪声普查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就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工作计划等进行了分工和部署。方案开展后,船舶事业部组织各基层单位开展噪声普查活动相关内容的培训和指导,并通过召集船上工作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或上船进行培训的方式,使船员重视、参与到噪声普查活动中。各船还配备了噪声测量仪,经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培训后,按照《船舶噪声测量指南》及相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等要求,在不同的主机运转负荷下,对船上包括机舱、生活区、住舱、驾驶台等在内的各个场所进行噪声检测。 加强片区分公司职业卫生监管 积极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 中海油服下辖的油田技术事业部陆地作业公司,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轮台县,当地没有取得电离辐射检测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了顺利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陆地作业公司积极寻求检测资源,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与该服务机构签订了检测合同,完成了源库、刻度场所的监测工作。 此外,油田技术事业部制造中心射孔器材车间打标机噪声超标,制造中心在为员工配发耳塞耳罩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接触噪声的工作时间。同时,油田技术事业部还采购了新型打标设备,从原来的机械打标方式改为激光打标,大大降低了噪声危害。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和控制 天津中海油服化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9月,由海洋石油总公司下辖的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与中海油服共同投资组建。2006年9月,中海油服以收购股权的方式使其成为中海油服全资子公司,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天津中海油服化学有限公司2007年7月组装的固体线设备为半敞开式下料设备.3年间,由于产量的逐渐扩大,公司先后建立了3条固体线,使用过程中随着作业量和作业频率的增加,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由于各个衔接部位密封效果差等原因,使得工作场地及周边环境粉尘污染严重,浓度超标。而且当时多半是人工投料,劳动强度极大。天津中海油服化学有限公司根据2012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三条固体线进行了有效整合,实行了破袋机上料,气动输送、成品罐储存后下料包装,大大减少了人工投下料的劳动强度。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厂区排风设施的增加,降低了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中海油服深圳片区克服困难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该片区属地单位的作业场所分布较广,有陆地和海上作业场所。特别是海上的作业场所是流动性的,不仅在"南海东部海域"、也有跨海域到"东海海域"或"南海西部海域"。每年要对这些作业场所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存在很大难度。 深圳片区分公司首先是解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问题。由于海油系统在深圳地区(南海东部海域)没有自身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在内部资源不满足的情况下,深圳分公司按照中海油服要求,积极寻找外部资源解决问题。多方联系、走访南海东部海域的陆地有资质的医院或检测机构,并多次上门与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环境(职业)危害监测评价科沟通、协商,终于达成了合作意向,每年按服务合同完成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 其次是解决内、外部资源结合问题。由于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环境(职业)危害监测评价科的工作人员,没有海上石油资源安全救生培训证书(俗称"五小证"),没办法上钻井平台开展检测与评价工作。针对此问题,经深圳分公司多方努力,在2013年4月份,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专门指派了6位工作人员到中海油湛江培训中心参加出海人员"五小证"的取证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五小证"证书,为后期开展海上钻井平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辅平了道路。 最后是解决、协调外部资源跨海域检测的问题。深圳分公司协调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环境(职业)危害监测评价科的工作人员取得中海油出海人员"五小证"后,使得他们不仅能在南海东部海域的海上平台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和评价,而且协调他们进行跨海域检测,在东海海域(上海)为钻井事业部深圳作业公司管辖的海洋石油942平台和南海七号平台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辑 韩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