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魏书拓跋仪传原文及翻译


  魏书
  原文:
  拓跋仪,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太祖幸贺兰部,侍从出入。从破诸部,有谋战功。
  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垂问仪太祖不自来之意。仪曰:"先人以来,世据北土,东与燕世为兄弟。仪之奉命,理谓非失。"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仪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强,此乃本朝将帅之事,非仪所知也。"及还,报曰:"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
  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摄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许谦等有名于时,闻仪待士,先就仪。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相谓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
  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遂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三》)
  译文:
  拓跋仪,秦明王翰的儿子,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长得很魁伟,美须髯,有谋略。从小就会舞剑,骑马射箭都是常人难及。道武帝到贺兰部时,他陪同左右,出入不离。登国初年,赐爵为九原公。跟从道武帝击败各部时,因有谋略和善战而立功。
  当时道武帝打算吞并慕容垂,派仪前去观看有什么机会可趁。慕容垂便问仪,道武帝为什么自己不来?仪说:"先人以来,世代据守北方,子孙相承,不失旧业。我的祖先受晋朝封号,爵称代王,东与燕国世代为兄弟。我奉命前来,并无失礼。"慕容垂觉得他回答得很有气势,便开玩笑地说:"我如今威震四海,你的国君不肯亲来见我,怎么能说没有失礼?"仪答道:"燕国如果不自修文德,准备用兵威来自强,那就是本朝将帅们应当考虑怎么做的事情了,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当他回国后,报告说:"慕容垂死后才能谋取,如今还不是时候。"道武帝脸色一变,问他是什么原因。仪说:"慕容垂年纪已大,他的儿子宝懦弱又没有威望,谋而不能决断。慕容德自负有才气,不是能够给弱主当臣子的人,祸端将从内部而起,这时才能打算。"道武帝赞同他的意见。
  道武帝征伐卫辰时,仪从别道进军,得到卫辰的尸体,把他首级传送到行宫,道武帝大喜,改封他为东平公。让他在河北督促屯田,他从五原直到木固阳塞外,分别安排农耕,大得民心。慕容宝进犯五原时,仪先悄悄地占领朔方,拦截他的退路。当并州平定以后,仪的功劳最多,被任命为尚书令。道武帝回代都,设置中山行台,命令仪驻守,以尚书令坐镇中山,远近都前来归附。不久,又召仪以丞相入朝辅政。
  太武帝刚出生时,道武帝非常高兴,夜间召仪入宫,问他:"你听到我夜间喊你来,不觉得奇怪和害怕吗?"仪说:"臣下诚心事奉陛下,陛下明察,臣下就自然安心了。夜晚忽然接到诏令,奇怪是有的,畏惧实在没有。"道武帝把孙子拓跋焘出生的事告诉他,拓跋仪起身叩拜而歌唱起舞,于是对饮到早晨。
  此前,上谷人侯岌、张衮,代郡人许谦等有名于当时,听说拓跋仪善待士人,就先到拓跋仪那里。拓跋仪都尊重他们,一起谈论当代事务,各处的成败要害,仓猝之间一一列举。许谦等人叹服,相互间说:"平原公有不可每世出现的雄才大略,我们应当依附在他后面。"
  道武帝因拓跋仪有才器声望,对他尤其尊重。拓跋仪仗恃功劳宠信,于是和宜都公穆崇阴谋作乱,埋伏武士窥伺道武帝,想杀死他。穆崇的儿子穆遂留在埋伏的武士中,听到征召,恐怕事情败露,翻墙报告道武帝,但道武帝却保密此事,宽恕了拓跋仪。
  天赐六年(409),天文多次发生变化,占卜的人说:"必定有叛臣,伏尸满地和流血之灾。"皇帝非常厌恶,便杀了一些公卿,准备以此来战胜天灾。仪内心恐惧不安,单骑逃跑。皇帝派人追赶并抓住他,于是赐死,用百姓的礼节把他埋葬了。
  相关练习:《魏书·拓跋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拓跋仪,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太祖幸贺兰部,侍从出入。从破诸部,有谋战功。
  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垂问仪太祖不自来之意。仪曰:"先人以来,世据北土,东与燕世为兄弟。仪之奉命,理谓非失。"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仪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强,此乃本朝将帅之事,非仪所知也。"及还,报曰:"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
  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摄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许谦等有名于时,闻仪待士,先就仪。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相谓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
  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遂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B.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C.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D.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常见于开国皇帝,因创立基业,功劳甚大,故继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和"移""调""转"意思相近。文中用在拓跋仪立功后,应有升职的意思。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下本义是台阶,其两侧是古时帝王卫士的戒备之地,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D.庶人,周代称国人中的下层为庶人。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一直延续到今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拓跋仪有勇有谋,深受太祖赏识。他容貌俊美,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超出常人,有谋略,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屡立战功。
  B.拓跋仪睿智果敢,维护国家利益。他出使后燕,面对君主的问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洞察敌国国情,制定可图之计。
  C.拓跋仪善待士人,拥有雄才大略。他尊重善待来拜访他的名士,并一起谈论当代事务,见解高明,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依附他。
  D.拓跋仪恃宠而骄,谋反出逃被赐死。他富有才气和声望,深受太祖重视,然而依仗有功而密谋反叛,后因恐惧出逃被抓后赐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
  (2)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
  答案:
  10.(3分)A
  11.(3分)D"一直延续到今天"错误。
  12.(3分)C"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依附他"说法有误。
  13.(10分)(1)慕容垂认为他的回答有气魄,于是开玩笑说:"我的声威遍及四海,你的君主不亲自来见我,怎能不是错误?"("壮""戏""云何"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现在不能图谋,慕容垂年纪已老,嫌隙将在内部发生,那时可以图谋他们。("图""衅""是"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魏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拓跋仪,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太祖幸贺兰部,侍从出入。从破诸部,有谋战功。
  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垂问仪太祖不自来之意。仪曰:"先人以来,世据北土,东与燕世为兄弟。仪之奉命,理谓非失。"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仪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强,此乃本朝将帅之事,非仪所知也。"及还,报曰:"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
  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摄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许谦等有名于时,闻仪待士,先就仪。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相谓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
  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遂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B.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C.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D.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常见于开国皇帝,因创立基业,功劳甚大,故继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和"移""调""转"意思相近。文中用在拓跋仪立功后,应有升职的意思。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下本义是台阶,其两侧是古时帝王卫士的戒备之地,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D.庶人,周代称国人中的下层为庶人。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一直延续到今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拓跋仪有勇有谋,深受太祖赏识。他容貌俊美,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超出常人,有谋略,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屡立战功。
  B.拓跋仪睿智果敢,维护国家利益。他出使后燕,面对君主的问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洞察敌国国情,制定可图之计。
  C.拓跋仪善待士人,拥有雄才大略。他尊重善待来拜访他的名士,并一起谈论当代事务,见解高明,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依附他。
  D.拓跋仪恃宠而骄,谋反出逃被赐死。他富有才气和声望,深受太祖重视,然而依仗有功而密谋反叛,后因恐惧出逃被抓后赐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2)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
  答案:
  10.本题中,"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一句的意思是:当并州平定以后,仪的功劳最多,被任命为尚书令。道武帝回代都,设置中山行台,命令仪驻守,以尚书令坐镇中山,远近都前来归附。不久,又召仪以丞相入朝辅政。其中,"太祖将还代都"主谓宾俱全,"还"意思是"回到",回到的地方是"代都",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C;"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句子成分完整,"诏"的主语应的"太祖",承前省略主语,而"怀附"的主语是"远近",两句主语不一致,应断开,排除D。故选A。
  11.本题中,D项,"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一直延续到今天"中的"一直延续到今天"错误,很明显,这一称谓并没有延续到今天。故选D。
  12.本题中,C项,"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依附他"说法有误,原文是"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意思是:拓跋仪都尊重他们,一起谈论当代事务,各处的成败要害,仓猝之间一一列举。许谦等人叹服。这里想表达的是大家都佩服他,而不是"依附"。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告以世祖生",状语后置,其中"以",把;"歌舞",名词作动词,歌唱起舞;"申旦",自夜达旦,犹通宵。第二句中,"不世",非凡的;"附", 依附;"尾", 后面。
  参考译文:
   拓跋仪,秦明王翰的儿子,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长得很魁伟,美须髯,有谋略。从小就会舞剑,骑马射箭都是常人难及。道武帝到贺兰部时,他陪同左右,出入不离。登国初年,赐爵为九原公。跟从道武帝击败各部时,因有谋略和善战而立功。
  当时道武帝打算吞并慕容垂,派仪前去观看有什么机会可趁。慕容垂便问仪,道武帝为什么自己不来?仪说:"先人以来,世代据守北方,子孙相承,不失旧业。我的祖先受晋朝封号,爵称代王,东与燕国世代为兄弟。我奉命前来,并无失礼。"慕容垂觉得他回答得很有气势,便开玩笑地说:"我如今威震四海,你的国君不肯亲来见我,怎么能说没有失礼?"仪答道:"燕国如果不自修文德,准备用兵威来自强,那就是本朝将帅们应当考虑怎么做的事情了,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当他回国后,报告说:"慕容垂死后才能谋取,如今还不是时候。"道武帝脸色一变,问他是什么原因。仪说:"慕容垂年纪已大,他的儿子宝懦弱又没有威望,谋而不能决断。慕容德自负有才气,不是能够给弱主当臣子的人,祸端将从内部而起,这时才能打算。"道武帝赞同他的意见。
   道武帝征伐卫辰时,仪从别道进军,得到卫辰的尸体,把他首级传送到行宫,道武帝大喜,改封他为东平公。让他在河北督促屯田,他从五原直到木固阳塞外,分别安排农耕,大得民心。慕容宝进犯五原时,仪先悄悄地占领朔方,拦截他的退路。当并州平定以后,仪的功劳最多,被任命为尚书令。道武帝回代都,设置中山行台,命令仪驻守,以尚书令坐镇中山,远近都前来归附。不久,又召仪以丞相入朝辅政。
  太武帝刚出生时,道武帝非常高兴,夜间召仪入宫,问他:"你听到我夜间喊你来,不觉得奇怪和害怕吗?"仪说:"臣下诚心事奉陛下,陛下明察,臣下就自然安心了。夜晚忽然接到诏令,奇怪是有的,畏惧实在没有。"道武帝把孙子拓跋焘出生的事告诉他,拓跋仪起身叩拜而歌唱起舞,于是对饮到早晨。
  此前,上谷人侯岌、张衮,代郡人许谦等有名于当时,听说拓跋仪善待士人,就先到拓跋仪那里。拓跋仪都尊重他们,一起谈论当代事务,各处的成败要害,仓猝之间一一列举。许谦等人叹服,相互间说:"平原公有不可每世出现的雄才大略,我们应当依附在他后面。"
  道武帝因拓跋仪有才器声望,对他尤其尊重。拓跋仪仗恃功劳宠信,于是和宜都公穆崇阴谋作乱,埋伏武士窥伺道武帝,想杀死他。穆崇的儿子穆遂留在埋伏的武士中,听到征召,恐怕事情败露,翻墙报告道武帝,但道武帝却保密此事,宽恕了拓跋仪。
  天赐六年(409),天文多次发生变化,占卜的人说:"必定有叛臣,伏尸满地和流血之灾。"皇帝非常厌恶,便杀了一些公卿,准备以此来战胜天灾。仪内心恐惧不安,单骑逃跑。皇帝派人追赶并抓住他,于是赐死,用百姓的礼节把他埋葬了。
网站目录投稿: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