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只需三步让你的学习不再盲目也让自己更


  导读:
  很多人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最终导致的就是无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却变成一些无效的知识囤积,那么究竟如何有效的提升自己呢?
  王海是我一个交往很久的朋友,一直在一个中等规模公司担任中层管理者,前两年,公司发展势头不错,他也想更进一步;
  正好老板也比较看好他,于是就下定决心,就在一年前报了MBA班,平时也抓紧一切机会在网上报各种课程,每过一段时间,就把心得体会发朋友圈,看起来信心满满。
  前两天,突然告诉我他辞职了,我很吃惊,这个公司的老板对他不错,为什么就突然辞职了呢?后来才知道,学了管理新知识后的王海,经常会采用一些和原来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大幅提升部门的工作绩效,但是,新的制度实施过程中,原有的制度并没有彻底的废除,导致部门管理出现混乱。
  几个无法适应"新法"的员工,纷纷越级投诉,同时,其他协作部门也受到影响,提出各种异议,惊动老板,最终老板要求王海循序渐进改革,不要激进,但王海却感觉自己已经不受重视,加上部门下属面前失去威信,纠结了一段时间,还是离职了。
  王海本身非常渴望成长,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但最终在部门管理改革中落败,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情。
  与王海同样渴望知识升级的张栋,也同样报了很多网课,如饥似渴的学习,结果却是由于报课太多,好几门课连打卡都没打全;
  更重要的是,学了半年多,掌握了很多新的知识理念,但是到了实际工作,却发现无从下手,最终学习的兴趣也慢慢消失,过了一段时间,工作方法和习惯又回归常态。
  心理学有一个定律叫矛盾选择定律,也叫手表定律,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很显然,王海和张栋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基于两种知识和管理理念的冲突,最终导致的是自己或者他人认知的混乱。
  时下知识付费成为一种趋势,大量的职场人士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也和王海类似,会如饥似渴的参加各种培训班,报各种网课,吸收一起认为有用的知识。
  但事实上,很多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职场人士,大部分都会得到一半想要的结果,那就是,学习了知识;但命运并没有改变。
  培训行业一直有一种常见现象,就是无论培训老师多么有名,课堂气氛多热烈,在培训前、培训期间,无论是老师还是企业或者学员,感觉都非常不错。
  但是这种学成归来,满载而归的激情仅仅能持续大概3-7天,然后一切就尘归尘、土归土,几乎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这也导致了很多受训方的HR广受诟病,毕竟,抱着以学习改变业绩的培训目的,最终的结果却是丝毫没有实际效果,谁会满意呢?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让人无奈的现象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销售行业有一种产品价值理论,说的是产品的价值分为三类:期望价值、体验价值、实用价值。
  简单举个例子就能说明:
  某品牌一款新出的手机,颜值高到爆,网上测试性能指标显示远超其他手机,但是价格却非常亲民。
  你刚好想买款手机,看到广告,感觉性价比超高,马上就希望拥有一台这样的手机,这就叫做产品本身给你的期望价值。
  你越是想尽快拥有,说明产品本身的期望价值越高。
  可惜,这款产品厂商采用的是饥渴营销,限量购买,你没有犹豫,守在电脑旁边准点抢购,终于抢到一台,隔两天货到了,开箱验收,颜值的确不错,但貌似速度不及你的预期,这就是这款产品给你的体验价值。
  使用了一星期新机,你感觉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的性价比,原因是不仅速度不及预期,而且接打电话总是声音小,让你不得不经常使用耳机接听电话,同时偶尔有重启现象,这让你非常恼火,这就是产品的实用价值。实际上,并不是大部分学习客户,塑造的都是期望价值,少部分强调的是体验价值,而极少部分才会突出实用价值。
  事实上,突出实用价值的课程,一般都很难激发学习者的期望,而且,想要突出实用价值,除了常规学习之外,更多的是要指导和练习。
  所以,为什么说知识只能改变你的知识结构,而不能改变命运,这与学习者及其学习方法都有直接的关系。
  1、 很多人的学习,呈现典型的碎片化,这种学习方式下,所获取的基本都是碎片化而不是系统的知识。
  加上由于没有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导致学习的过程中,一位的积累知识的数量,而不关注知识的质量。这样,个人知识就会产生大量的囤积,尤其是如果不能学以致用,那么大概率这些知识对个人的成长几乎没有太多的好处。
  不加选择的学习,收获的都是良莠不齐甚至于观点完全相反的知识,你还如何能够形成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
  2、 一直做加法,很少做减法。
  大部分人,在学习上都在用加法,认为学到越多越好,但事实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职场中个人的提升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现在强调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但是我们更缺的是其中的"一专",而专业化道路才是未来发展的主体方向,即便是复合型人才,没有突出自身的专业化和优势,依然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当下幼教市场在剧场效应的加持下,将会为未来培养出更多的多能人才,多能的优势将不可避免的被弱化, 唯有专业化才能形成能力的差异化。
  3、 原有知识和新知识没有形成有效的链接,无法形成知识合力。
  在我们的大脑中,记忆的运作机制主要是:
  灰质区域内的神经细胞突触主要负责存储记忆,而海马区在记忆的过程中,充当转换站的功能。当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元接收到各种感官或知觉讯息时,它们会把讯息传递给海马区。
  假如海马区有所反应,神经元就会开始形成持久的网络,但如果没有通过这种认可的模式,那么脑部接收到的经验就自动消逝无踪。
  在大脑灰质中,随着神经元的有效链接增多,形成的网络越持久,我们记忆的效果自然就会被强化。
  而如果新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没有形成强链接,甚至于毫无关联,那么,即便是学习了大量的知识,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记忆回路,自然没法有效的被经常调用。
  换句话说:这部分知识就知识从我们大脑中经过的过客,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白学了!
  4、 知识和技能,你还差着几座山的距离。
  之所以说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其实根本的原因是,技能才是个人能力提升的根本。而知识不是;如果我们没法将知识转化为技能,那么学习再多的知识,仅仅是增加大脑的负荷而已,对于大脑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自然会自动将长期不用的、与原有知识框架中无关联度的知识有效清理。
  那么当我们再次想调用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没有此类知识库存,只能重新学习。
  正如我们前例中所述,很多人大量的吸收各类知识,即便是知识的体验价值很高,但如果没有有效的讲这部分知识输出,那么,你收获的只是静态的知识,而不是动态的技能。
  我们常形容一个人办事水平不行,都会说:动手能力太差,而不是说这个人的知识面太窄。相反,没有多少知识的人,有时候反而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经验,远比知识丰富的人强;
  这其中突出的例子,远的有汉朝大将霍去病,没有系统学过兵法却屡战屡胜,未尝败绩。与此类似的有《亮剑》中的李云龙。要将知识变成技能,离不开其中的关键,就是知识的整理、系统输出。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学习,真正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是越学越出现知识囤积,那应该怎么做呢?
  1、知识贵精不贵多,做好规划和重要度排序。
  小的时候,我们一直被一句话所激励努力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是人都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战国思想家庄子在《庄子·养生主》中提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认为生命是有长度的,知识却是无法衡量的,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无限的办不到的事,对人们来说十分有害啊。
  正因为如此,如果是追求职场个人的提升,那么针对性的学习知识才是我们更为理性的学习方式,我们所提倡的就是学以致用,在专业化提升的道路上,应用"正向偏差"找到学习的重点。
  所谓正向偏差,原本是一个管理学术语,是指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寻找组织内格外出色的成功团队或个人,促使"正向偏差"的成功战略成为企业的主流。
  而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你想自我提升,那么无论是在企业,亦或者在行业内,找到一个对标的目标,并通过你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异,来倒推自我提升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找到自己最需要强化的技能。应用正向偏差,我们就能容易的找到学习的标杆,进而通过分析和请教,确定学习的重点;而不是样样都行,样样不精。
  2、带着问题去学习,一次只学一项技能,做好一件事情。
  很多人因为面临巨大的职场压力,所以产生知识焦虑,而正由于焦虑,所以经常会忽略选择和判断,发现很多知识都是自己所需要的,进而不加选择,囫囵吞枣式学习;
  也有人加入一些读书会,跟着大咖来读书,殊不知,每个人的读书方式和对于书本知识的汲取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只采集观点,而不是进行更深度的自我知识链接和强化,无疑,在融合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会浪费掉大量的有效时间。
  正确的方式是带着问题去学习,你会发现,在你疑惑时,你的学习效率和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会提高好几个等级。
  其本质原因,是你碰到的问题,一定是你苦思冥想想不通,但别人可能早已有相关经验的,这种情况下,知识给你的启发,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过实战演练建立起来的与原有知识框架之间的关联度,是我们牢固掌握知识,将其变成自身技能的有效方法。
  聚焦,一次只学一项技能,一次做好一件事情,不仅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完整的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3、形成知识学习的闭环,将知识有效的转化为技能。
  在知识学习中,只有通过形成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闭环,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
  根据自己的对标,选择学习的重点和排序,并将分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其中:
  1、 整理:
  知识整理本身并不是简单的用思维导图整理写作者的观点,而是要将自身原有的知识和观点,与写作者的作横向的对比,对于自身缺失的知识予以补充,而对于观点有差异的,做出有效的对比分析,最终形成自己新的知识体系。
  2、 建立链接:
  通过自己实践中的做事逻辑,将不同的知识串起来进行分析,这其中不在逻辑之列的知识,一般情况下你将很难用到。
  3、有效输出:
  所谓的有效,就是指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自己解决问题的逻辑中,进行实际的验证,只有进行验证,你才可能判断知识是否具备转化为技能的可行性。很多人只输入,但很少输出,那么,真正面临问题的时候,可能最多做到想清楚,但与实践中获得的可能千差万别,只有实践才会出真知。
  4、实践: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能化为有效的自身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通过PDCA环进行相应的验证,并发现及弥补自己原有的知识缺陷,进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闭环。
  也只有建立学习的闭环思维,你才能真正的通过知识的学习,实现有效的自我提升,改变自己的命运。
网站目录投稿: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