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深度挖掘和传承工业文化遗产放大工业文化功能及社会


  尹国民 王晓彦
  2018年6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和《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夏庆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出席了会议并提出要求。会议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刘福广主持。
  会上,发布了核工业行业的12项工业文化遗产,播放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专题片,并向12家"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目录"单位授牌。首次发布的核工业12项工业文化遗产分别是: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原子能"一堆一器"、中国核城、中国第一功勋铀矿、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中国第一座铀浓缩核工厂、中国第一条铀水冶纯化生产线、中国第一个核燃料元件厂、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第一条国产化高科技特种材料生产线、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表示,保护利用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传承核工业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当前,对核工业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要积极探索合理和创新的方式进行开发;借力发力,探索新业态,释放新动能,培育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还要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夏庆丰在会上强调指出,保护和利用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是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责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展示中央企业深厚文化底蕴、宣传时代特色的重要历史契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央企,保护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进行分行业、分批次发布,逐步形成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集群。同时将加大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中央企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加快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发挥和放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
  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中央企业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和革命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近代革命历程、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和新中国企业发展历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中央企业发掘工业文化遗产价值,丰富中央企业文化內涵。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央企老照片――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央企业各类工业文化遗产共有700多处(个)、国家级文物252套(个),既包括见证近代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各类历史建筑、工业旧址、三线建设时期设施设备等历史遗产,也包括展示中央企业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历史的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等相关场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技术、社会、建筑和科学价值。
  "核工业遗产是核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遗产背后都有感人故事,记录了我国核工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一代代核工业人报效祖国的情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在会议致词中说。
  建国至今,核工业作为共和国"两弹"工程的重要支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艰苦创业、砥砺奋进,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建立了核武器工业体系,创造了中国核电的光辉历史,建立了核军工科研体系及完整的科技工业体系,形成了"两弹一星"民族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并凝聚在了核工业建设的每一个过程中,形成了大国重器,成为了整个工业、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核工业文化遗产中留存了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设施、设备、基地以及生产工艺、企业精神等,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先进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2017年8月以来,中核集团积极开展工业文化遗产课题研究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核工业文化遗产评选认定工作。本次发布的12项核工业文化遗产就是从近100项核工业文化遗产中精心评选出来的。这些在核工业创业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央企工业文明的真实记录,是央企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其蕴含的特有精神品质已经成为了央企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
  后续,国务院国资委还将陆续发布其他行业的工业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国防科工局、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中核集团等30多家中央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网站目录投稿:千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