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大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市 401331)
  【摘 要】构建优良的学风,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是一个依旧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学风建设的成功与否,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成效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在学生日常管理上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更有效的去推动学风建设,本文进行了简单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管理;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精神风貌,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意志等围绕学习而展开的一系列指标的总和。拥有良好风气的班级、校园,步入校园里的学生才能在浓厚的氛围之中迅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扮演好自我的主要角色;拥有良好风气的班级、校园,必定能在输入——培养——输出中锻炼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毕业生和优秀人才。那么,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究竟如何去推动学风建设,构建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学生搭建一个优良的学习平台呢?
  一、深挖不良学风的内外缘由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教育工作者都会感叹当下学子学习态度与不良学习风气,这种不良学风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只为考试合格,顺利毕业。二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不知道学习对于自己成长成才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三是学习方式应试化。学习中大多表现出一种传统的、应试的、局限性的学习方式,忽视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忽略知識视野的开拓。四是学习习惯不好。高校普遍存在的是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较多,平时不努力、期末来突击的现象严重,忽略了课程学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五是学习意志不坚定。学习意志往往在"打开游戏一半天、朋友邀约一整天、疯狂追剧不间断"等"娱乐"活动之间的相互博弈中烟消云散、灰飞烟灭。六是学习纪律不严明。旷课、迟到、低头等现象较多,课后作业抄袭应付较多,考试中的各种心思花样,缺乏对于明确的、应有的学习纪律的敬畏和遵循。
  不容否认,学生自身的问题是学风不好的关键因素。但是,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谓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是在强调良好的学风建设不只是学生的事情,与辅导员在育人、管理和服务中的努力也分不开。换言之,高职院校不良学风的存在更在于学校层面的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漏洞。因而,探究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学风问题,摸寻不良学风的缘由,应立足学生和学校、老师两个方面做一个深入的挖掘,方可真正弄清问题之根本,把准不良学风之病症,为对症下药、治根固本创造条件。
  二、把握学风建设的原则遵循
  原则是处事的方向和指针,遵循客观科学的原则是保障事情顺利开展,逐步成功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要推动学风建设,必须遵循了做好"三全"原则,即必须做好全员学风建设,做好全方位学风建设,做好全过程学风建设。
  第一,必须做好全员学风建设工作。所谓全员学风建设,即是学风建设要抓住全校学生,只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才能更好的促进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学风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风貌。这种整体性就要求了学风建设中的全员性,任何一个人不参与其中都不能叫做整体性。因为,既存学风疾病的学生的自由散漫很快就会带动一个寝室、一个班级、一个年级感染,产生潜在的联动负面影响。所以,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存在的个体都应当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杜绝因个别的存在而导致学风建设的不彻底性。
  第二,必须做好全方位学风建设。所谓全方位学风建设,即是说学风建设必须纳入学校教书、管理、服务各方面工作中。只有教书环节的传道授业解惑做好,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崇高学习目标,获得原生学习动力,端正自身学习动机;只有管理环节的纪律严明、外力推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觉性,提升学习纪律性,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习得坚定学习意志;只有服务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各种有力环境和条件,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顺利展开,才能有效进行。试想,没有安静的自习室,学生如何自修;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如何开拓视野;没有贴心的后勤保障,学生如何静心安排学习,等等。
  第三,必须做好全过程学风建设。所谓全过程学风建设,即是说学风建设应在学生入学时开始,一直延续至其顺利毕业。简言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三下五除二的外力助推就能实现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塑造只能在于学生每一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习得、塑形、定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风建设不可能取得效果,更不能是一阵风式的活动型学风建设。通过一阵的集中活动不断给学生以警醒和触动,对于学风建设是有益的,但是这种有益不能离开日常的教育管理,离不开日常的引导和督促,离不开日常的熏陶和感染。日常学风建设的缺失,一阵风型的学风建设其动静再大、现场效果再好、学生当场震动再大,都只是一阵风,都会"一切随风而去",烟消云散。同时,学风建设不能只将新生作为对象,大二年级、大三年级均应是对象。一定意义上高年级学风建设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低年级的学风建设。有一种普遍的共识,现在的学生相信身边的学长学姐比自己的老师多,学长学姐对于他们的影响更明显。因而,可以说高年级的学风完全可以带动低年级的学风,高年级的学风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低年级的学风建设。从这层意义而言,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必须注重全过程。
  三、探索学风建设的现实路径
  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学风建设必将落脚到其现实路径的探索,遵循一系列问题探索和分析,寻求对于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路径和现实可操作渠道,这是思考和探索的最佳状态。结合对于不良学习风气的原因探究和学风建设的"三全"原则,本文认为在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中学风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第一,重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催生高职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当下,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未来不明确,对于所学专业的未来不明确。不再像高中一样知道我学习在于要考大学,获得生存立足之根本,大学之后我就可以工作,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不再受书本、父母、老师的约束,自由自在、随心随欲。高中时,他们都还可以为了大学梦而埋头苦读。虽然大学梦看起来也那么的不具体,捉摸不透,可是他们明确大学有着一本大学、二本大学、三本大学、专科学校等世俗都清晰的等级划分,我必须努力往更高层次的大学爬。可是,到了大学之后,他们都不同程度的迷茫了,不同程度的不知道读大学的意义在哪儿,不同程度的不知道读完大学之后能干什么,不同程度的不知道所学的专业是为了什么、能干什么、有毕业去向吗?步入大学后的他们,周遭不再是如高中般充斥着浓烈的明确的大学梦,而是充斥着浓烈的迷茫气息。因而,学风建设应紧抓这一点,重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大学意义、理清大学规划、树立人生理想,明确专业内涵、提升专业认知、增强专业归属感,形成专业学习、大学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逐渐催生内在学习动力。
  第二,抓好教书、管理与服务,营造高职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就学校而言要营造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应是几个方面共同着力的。
  首先是教书环节应突出优良的教风。教师是学生最为直接的榜样和学习者,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一点一滴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态度和学习状态,进而就影响着学校的整体性学习风气。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注重育人,注重对于课堂氛围的调动和控制。当然,教师的教授方式、个人魅力等都直接作用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因而這些因素也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的营造范畴。
  其次是学校管理环节应突出严明的政风。即是说,应不断完善学生管理规定,特别是学籍管理内容,进而郑重申明、广而告之,最后严明遵循、严格执行。具体而言主要是分为约束性管理和激励性管理。约束性管理是指强调学生的在校言行不能超越的范围,其生活和学习必须在底线范围内完成和开展。往往约束性管理伴随着惩罚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对课堂考勤、寝室管理、考试考核严格把关,对有突破底线、挑战底线的学生做出制度性处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提升制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约束效果,实现外在动力的催生效果。激励性管理是指通过对于优秀者、成绩突出者做出相应表彰奖励以此激发其再接再厉、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更优秀成果。这就是为了更好营造一种创先争优的学习氛围,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创设一系列激励机制,让优秀带动更多人优秀,进而实现整体优秀。
  最后是服务环节应突出育人风向。高职院校的服务不同于社会服务环节,高校的服务都无处不在的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存在着。只要这种资源作用发挥得好,对于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影响更为突出。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修读的服务类专业或技工类专业,这些专业与学校服务工作有着更多的直接关联。因而,高职院校服务环节应从服务人员的把关、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设施的更新、服务内容的创造等方面着手,让服务成为育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贾新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3):96-98.
  [2]李玉龙.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819):54-56.
  [3]于建华,王雪燕,任心甫.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29):37-39.
网站目录投稿: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