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纸质档案也在逐步向数字档案转换。作为大数据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应用服务模式的拓展存有很大的空间。充分、有效地发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在以人的主动需求转为以档案知识主动推送后,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到领导者的决策。在充分认识数字档案的特征后,使档案管理服务的水平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成为科研生产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数字档案;管理;模式转型 随着社会电子技术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纸质档案也在逐步向数字档案转换。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档案会成为主流。作为大数据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应用服务模式的拓展存有很大的空间。适应这种档案管理形式的改变,充分、有效地发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首先需要我们每一位档案人员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服务的理念。同时充分认清数字档案信息的特点,并根据其独有的特征进行适应性改变后,才能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才能使其价值最大化。 一、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纸质档案传统管理的流程是接收、分类、整理编号、录入条目信息等等,这一系列繁琐的整理归档的动作都是为了档案提供利用做基础性的准备,整理案卷归档的过程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在提供利用的时候能够快速定位找出需要的档案。那么这个查找过程对于管理者来说是相当繁琐的,在没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档案文件条目信息进行管理之前,档案人员需要制作若干种检索工具,比如:档案文件的目录索引卡片、各种管理台账等等,查找起来非常困难。 随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和普及,档案文件条目信息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升了,查找定位档案的效率提高了,但档案人员因此增添了一项新的数据录入工作。所以说,档案文件条目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并未使档案管理产生质的变化,而仅仅是在一个较低层次上的完善。 (一)档案接收、归档整理工作量大。一份档案要经过鉴定、接收、分类、装订、组卷、排序、编制档案、录入系统、卷内索引、上架等等一系列的环节,且每个环节必不可少,档案人员每天都要面对企业各个专业口送来的各种各样的文件進行整理,其工作量不言而喻。重复性的劳动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感,难免在某个环节中就会发生质量问题,为了避免这种低层次的质量问题的发生,档案人员又需要增加一项复检的环节,使工作量增加,又会在新环节上形成恶性循环。 (二)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条目异地管理,需将其关联管理。为了提高查找定位效率,目前很多单位都已实现了档案信息条目管理系统,即管理系统对档案的关键字段进行录入管理,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台账的同时提升了查找效率。但由于不是档案电子全文管理,若需要档案的具体内容时,还要拿到档案实体进行利用。所以为了档案管理系统信息条目与档案实体相关联更快速地定位档案实体,在录入信息时需要将档案实体具体的存放位置当作一个录入项进行编录,即相当于加入一个索引链接项,只不过这个链接指向实物而非电子存贮介质。 (三)档案实体存放占地面积大。归档的过程就是档案人员对归档的文件进行分类立卷管理。企业需要保存的档案也会根据不同的业务范围,分为不同的大类,比如文书类、经营类、产品类、成果类、设备仪器类、基建类等等,档案实体需要的存放空间也是相当大的。为了能够快速的定位查找,需要将企业涉及的档案门类事先划分好区域,预估出各门类档案增加的数量,留出充裕的空间存放,但这样形成的预估值不一定准确,一是很难准确估测企业的发展速度,二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存在不稳定性等等很多不确定因素。 (四)档案库房环境硬件条件要求高。为了长期保存档案,档案库房的保管环境条件要求非常严格,温度、湿度、光照、防虫等等都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档案库房必须增设一些外部设备来保障保管环境达到标准,为档案长期存放提供创建符合要求的环境。 (五)纸质档案利用率低且只能提供档案的被动服务。大量的归档文件常年处于封存状态,利用率低。宝贵的档案知识因其具体内容不易被发现而处于冬眠状态。根据统计,已经借阅过的文件档案数量只占档案库存总量的20%左右,绝大部分归档的文件没有被用到。具体分析,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将没有利用价值的文件错误地纳入归档范围,但绝大多数原因则是档案的具体内容没有被有效地知悉,没有被人了解,导致其变成了"沉睡"档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由于实体档案的唯一性,当一份档案被一个用户借走了,别人就不能同时利用,档案的利用率不能提高。 目前纸质档案的提供利用模式是先提出需求,根据需求方向提供档案内容服务。档案利用效率受需求量的约束,若档案利用率为Ser,需求量为Quantity,那么它们之间就应符合下列公式: Service(档案利用率)=K(系数)*Quantity(需求量)……公式1 很明显,若要提高档案利用率,要么提高系数K,要么提升需求量,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时代,系数K是固定值,不可能变化,只有不断提高需求量。那么如何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便成为档案管理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不断进行用户调研、需求分析,进行档案编研课题的研制等方法尽可能地促进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推动档案利用率的提升。但是,传统纸质档案的实体性和唯一性,导致档案利用率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 二、数字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及其特点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纸质档案逐渐被数字档案所替代,档案管理对象性质的变化驱使管理服务模式也得随之变化。新的管理服务模式使得档案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档案的安全可靠性、多重存储、多层保护、资源自动回收与再分配、在任务过程中档案信息的自主推送等等形成了新时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鲜明特色。较传统档案管理而言,数据档案管理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一)档案实体的虚拟化,淡化了对库房存储空间大小的要求。档案实体的虚拟化(即数字档案),对库房存储空间大小的约束已经不再是必要条件。数字档案的存贮是依托数据库系统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随着IT领域的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储介质的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海量容量的存储介质已经广泛使用,在进行存储数字档案时,其所占据的空间相对于纸质档案存储所占据的空间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显然数字档案的存储不再受限于库房面积大小。 (二)数字档案备份操作简单,档案存储的安全可靠。数字档案的备份已不像纸质档案的备份受到存放空间与复制整理的限制,备份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快捷。数字档案备份的功能完全可以依赖管理系统平台自动实现。在管理系统开发设计之初提出功能需求及约束条件,系统便可以实现定期定时自动对已归档的数字信息进行多重备份,再将备份好的数据信息存储介质进行规范的管理,就能够达到提高存储数据的安全可靠系数的目的。 (三)数字信息源头受控,保障档案的完整、真实、有效。随着各种办公平台的上线,企业内部已近乎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各种记录、审批过程都是以数字信息的方式系统平台上存储、流转。在各种办公平台接口标准一致、数据传递畅通的条件下,归档的数字档案可以从各个管理操作平台直接自动传递,有效地避免手动操作出现的不统一和不确定性。归档的数字信息在产生之初就受到系统有效的控制,在其建立、校对、审批、受控等全生命周期运转结束后,将元数据与数据文件一道进行归档管理,避免了数据源的失真、丢失,大大提高了归档信息的完整、真实、有效性。 (四)系统平台节点控制,数字档案管理流程规范。随着设计、生产、管理等所有过程无纸化办公的实现,档案人员的主要管理对象转变成数字文件档案,档案管理系统也由原来的档案信息条目管理转变成对档案电子全文的管理,纸质文件档案的数据量也在大幅下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新模式的管理过程大部分都是依托管理平台进行,系统的介入有效避免了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问题。管理平台在设计之初就将合理规范的流程嵌入程序,管理平台能够按事先制定好的流程运行,并能在关键重要操作节点进行提醒,有效去除了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导致的问题,规范了档案管理。 (五)多元化服务,实现档案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随着档案资源存在形式的变革,档案提供服务的模式也产生了变化,公式1中的系统K随着同时能够提供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份档案的变化亦产生了变动。由于档案实体的虚拟化不受物理资源的限制動态部署虚拟资源,使得系数K不断增长。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正在操作的应用平台及任务内容进行情境感知,自动搜寻用户可能需要的档案知识进行主动的推送、建议,这样用户就可以获得系统自动传递的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档案知识,由此可见,公式中的需求量亦在自动推送档案知识的平台下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当然档案利用率也随之提高了,充分实现了档案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六)为决策者提供智能资源。在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档案的管理非常灵活快速便捷。由于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可以对数字档案进行动态的部署、运算与管理,通过用户的不同需求,系统可以通过不断自我学习、统计、积累、计算以及用户当前的任务环境,很快捕获用户此次操作的目的,通过云计算在数字档案大数据环境下进行快速的搜索、定位、过滤与用户操作相关的档案知识,并进行规整分类后自动推送给用户。系统甚至可以对过滤出的档案知识进行进行统计、排序和简单的运算,最终以各种统计图的方式提供给决策者,辅助他们的抉择。 三、综述 传统型档案管理工作被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所替代,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仅是文档、介质等管理对象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外界的保障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深刻地改变着档案管理者、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在以人的主动需求转为以档案知识主动推送后,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到领导者的决策,而不单是提高效率。因此,应正确对待转型初期带来的不适应,努力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业务技能,使档案管理服务的水平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使档案管理的"硬件"与"软件"紧密耦合,成为科研生产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娇.大数据视阈下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J]. 2016(06). [2]祝晓琴.信息生态环境下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