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勇+张艳波+韩兆婷 【摘要】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数据流通快,传播范围广,在这种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高效、可靠的保密管理信息系统是目前保密管理的新方向,也是保密工作的当务之急。国网松原供电公司立足风险防范,以国家电网公司保密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优化市、县、所三级联动管控体系,着力构建"大保密"工作格局,筑牢企业生产经营安全防线。 【关键词】保密管理信息系统;保密工作注意事项;保密意识 一、保密工作及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担负着"保安全、促发展"的重任。对于企业来说,保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与每位员工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一个简单的信息发布都有可能涉及泄密问题,一张图纸的流失都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艰巨而重要。 近年来,随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和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电网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保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形势、任务发生深刻变化,保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发展道路。然而,在保密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繁琐的审批程序、大量的数据信息、复杂的工作流程使保密工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同时,各级政府对基层各单位开展保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考核力度也越来越大,保密工作压力非常大。新形势下,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保密管理意义重大。 二、原有保密管理机制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监督管控不到位。以往定期的保密自查自评、互查、抽查、专项检查,受时间、地域、人员等多种因素限制,未能实现对保密日常工作的实时动态检查和全面监控。 (二)基础管理不到位。各级地市(县)公司在"三大管理"方面(定密规范管理、涉密人员管理、网络保密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存在差异,致使涉密人员、设备、会议及要害部位等基础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够规范。 (三)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基层单位对保密工作重视不够,仍然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阶段,保密委、保密办、保密专(兼)职干部配备不全,缺少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支撑。 (四)保密认识不到位。个别干部职工仍然存在着保密意识松懈和对保密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无密可保的错误观点,大道理明白,小问题不注意,认为保密与自己无关,该怎么做也不清楚,没有认识到作为企业有密可保,特别是中央企业更是有密要保。 三、保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保密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分为工作体系、日常管控、保密检查、知识共享四大模块。 (一)工作体系。包括保密委、保密办、保密机构、协作组成员、工作开展情况、人员信息。通过录入、维护相关信息,实现对保密组织机构、人员信息在线实时动态管理,同时可将保密工作重要会议、工作责任落实、专项活动等部分工作开展情况信息统一发布。 (二)日常管控。包括涉密人员管理、涉密设备管理、涉密载体管理、涉密会议及活动管理、要害部门(部位)、通知信息收发、待办工作。每个模块均有统一的工作流程,促使保密"三大"基础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迈进,实现对市县所信息数据的在线管理和实时查询筛选。 (三)保密检查。包括保密自查、保密互查、保密督查、事件报告及查处、待办工作。在系统中固化检查要素,受检方通过接收任务并报送检查情况,实现保密自查、互查、督查、通报等在线任务下达、反馈、汇总评价、催办。 (四)资源共享。包括规章制度、宣传教育、经验交流、创新课题、在线考试、荣誉展示、模板下载、待办工作。通过及时录入、动态更新平台,实现保密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和在线宣教。 四、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的思路和策略 (一)强化保密基础管理。持续加强"三大管理",认真梳理确认涉密人员,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按时组织公司各级人员签订保密"四书"及有关协议,确保全员知保密、懂保密、会保密,不出失泄密事件。 (二)强化保密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保密自查工作,定期开展保密风险评估,实现保密风险排查、重点场所检测、网络终端三大保密检查全覆盖。对市、县、所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时间表""责任书",实行"销号"管理。组织开展保密整改"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三)强化保密系统管理。按时召开各类保密会议,通知、记录、纪要等材料转化为PDF格式后,及时录入保密管理系统。按月抽查系统数据,对于数据不及时、不正确、不规范,以及问题隐患整改不到位等情况,将计入保密工作年度同业对标和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中。 (四)提升保密创新指数。积极参与和支持上级公司保密工作重要课题研究、标准制定、专项方案编制等工作。按要求组织市、县、所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开展专题保密培训和"结对共创"互查互学教育活动,通过现场观摩、网上查阅等形式,建立優势互补、信息共享的良好机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当前社会情形下发展的必然结果。保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做好新时期的保密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建设好保密管理系统信息对保证公司效益的提升以及对内部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智刚.浅议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J].现代经济信息,2009(1). [2]王艳柏,谭璐.网络安全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5(2). [3]董洁.新形式下企业机要文书及保密策略探讨[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2(1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