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越窑青瓷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无论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还是实用角度上而言都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有必要对其加以传承,发扬光大。然而,当前越窑青瓷却由于历史、环境、社会等主客观原因,呈现出逐步衰落的状况。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越窑青瓷的衰落原因,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给出了越窑青瓷的振兴建议。 关键词:越窑青瓷;衰落;原因;振兴;建议 一、越窑青瓷的衰落原因 一是传统的烧制方法已经失传,很难得到精品青瓷产品。自古以来,越窑青瓷都以"冰"、"玉"知名,其釉色十分独特与精妙,造型设计也十分出众。在越窑青瓷产品中,最为知名的当属"秘色瓷",其所具有的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水平。然而,从北宋末期开始,由于社会的发展受到战争的巨大影响,传统的越窑青瓷制作技术已经失传,因而古法烧瓷技术没能得到永续的传承。从当前所保管的文字资料来看,尽管也可以经过考证得出一定的技术方法,但烧制的经验却很难恢复,也无法达到一个较高的烧制水平。 二是社会地理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越窑青瓷盛况基本不可能得到重新实现。我国的越窑青瓷烧制最早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在北宋时期逐渐开始没落,到近代以来更是基本沉寂。历史的变迁也使得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青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其已经很难达到兴盛的水平。社会的变迁使得民众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变化巨大,物资需求的范围、质量等也极具扩展。另一方面,从客观的条件来说,越窑青瓷的烧制对于各种自然与地理环境要求甚高,而原材料的难以获取、窑址地点选择的困难也使得青瓷盛况很难再来。 三是越窑青瓷的烧制工作缺少优秀的人才加以支撑,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传承问题。在很多曾经越窑青瓷烧制盛行的地区,出现了烧制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年轻一族对于学习产生不了很大的兴趣。越窑青瓷的烧制工艺十分复杂,不仅要进行长时期的学习,而且学成之后的就业路径也十分稀少,相应人才也很难流动到其他领域,因而使得年轻人对于这种相对冷门的技艺学习产生排斥;其次是越窑青瓷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从越窑青瓷的烧制工艺来看,其复杂性必然带来较高的学习系统性与专业性,当前的人才学习与培养路径多是通过单一传承与自我琢磨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效果不高,也不具有永续性。 二、越窑青瓷的振兴建议 一是从政府层面来看,有必要进一步对政府的主导作用加以提升,通过引导、宣传等措施来推动青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越窑青瓷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探索的优秀成果,具有历史、艺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对于越窑青瓷的烧制技艺加以保护与传承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为此,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爱好来促进青瓷技艺的传承,国家应当从制度层面给予重视。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制定保护制度、在民众当中加以宣传、投入相应的资金给予支持、构建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模式等。另一方面,通过博览会、交流会来促进越窑青瓷行业相关人员的合作与交流也可以有力的支持青瓷烧制技艺的发展。总体而言,政府的引导作用是振兴越窑青瓷的基础保障。 二是加强传承基地建设,推动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完善的越窑青瓷各类保护传承基地,有助于全面推动越窑青瓷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传承基地是政府文化部门为规范保护传承活动而发文公布的责任单位,并进行必要的指导、监督、管理和考核。传承基地主要分为展示性传承基地、教学性传承基地、生产性传承基地、研究性传承基地、综合性传承基地等类别。传承基地类别多样,功能明确,活动规范、优势明显,是越窑青瓷保护传承的核心和典型单位。加强和完善传承基地建设,需要根据基地的特征采取适当的措施。 三是对于青瓷技艺的人才培养体系加以创新,确保传承人才不致发生断层。由于越窑青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手工技巧,机器生产很难达到较好的品质,因而青瓷烧制技艺必须要借助于人才的力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对于越窑青瓷继承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当前不适应社会发展呢的培养体系,使更多的人才热衷于越窑青瓷技艺的学习,丰富青年人才队伍。新型的培养体系必须要以人才需求为基础,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筛选出合适的青年人才加以培养,更要为人才解决就业问题。这可通过将竞争机制加以引入,并搭建起完备的就业平台,拓展人才交流的空间等措施来实现。 四是对于越窑青瓷的各种保护与传承的资源进行系统配置,从而确保青瓷技艺得到全面的传承。越窑青瓷工艺来自于广大劳动人民,因而对其保护与传承也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参与,这就要求必须充分调动起全社会人民的积极性,将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一方面营造起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也确保得到有力的资源支撑。在这种背景下,各种社会团体均需要作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博物馆可以定期举行展览与宣讲,并借助相应的考古发现,来带动民众了解越窑青瓷,逐步让民众意识到对其加以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建钢.再辨越窑秘色瓷[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2] 陈沪庆.从杭州老虎洞窑瓷片堆积坑说起[J]. 收藏界. 2007(05) [3] 闻彩珍.试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J]. 赤子(中旬). 2013(12) [4] 邹继艺, 胡文华. 越窑青瓷的现代仿制与创新[J]. 佛山陶瓷.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