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来,在竞争对手的轻视,以及在舆论的冷嘲热讽下,这家很Low的公司在竟然市值上要超越京东了。 即使到如今,很多人依旧认为,拼多多就是一个卖便宜货、卖假货的平台,就是依附在腾讯流量上寄生虫。 世界都在改变,但是在这群人的骨子里,依旧充满了"傲慢和偏见"。 1
8亿"五环外的人" 网上面关于拼多多的文章有很多。 但是,有几点还是没有说到。 为什么拼多多会在2015年横空出世,为什么拼多多不是昙花一现,为什么是黄峥读懂了中国? 一个个来解释。 回顾2015年,股市经历了暴涨暴跌,楼市也处在新一轮暴涨的前夕;这一年,以格力、美的为代表的家电行业遭遇了寒流,产能过剩再次被热议;这一年,滴滴和快的还在进行补贴大战,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也在"血拼"。当然,它们的背后站着的分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 那一年,淘宝的流量进一步向天猫商城倾斜,清理了一批低端店铺;那一年,京东在物流布局上继续快马加鞭,坚定走品质路线。 换句话说,拼多多的横空出世,是在阿里巴巴无暇顾及、京东不屑顾及的大背景下,钻了二者的空子。 再来解释第二个问题。 2015年,在经历了两年的拼杀后,以"红米"为代表的千元机迅速占领了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市场。但是,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意外的为拼多多做了"嫁衣"。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普及的智能手机,用户该通过什么途径下单? 这是拼多多占据的"天时"之一。 其次,就是裂变式的商业模式。尽管外界对"拼团"、"砍价"这样的字眼很反感,但是不可否认这是营销的一大创举。 在"高端人群"的氛围中,你永远不会理解一个捏脚的小哥,平时不看央视新闻也不刷今日头条,却在却成迷于各种"逆袭"类的小说,每个月花费一千多元; 你永远不会理解当我们都在谈论特斯拉和新能源汽车的时候,雅迪这样的电动车品牌竟然赞助了世界杯; 你也不会理解,为什么公牛插座、营养快线、康师傅这样的大众消费品牌也会被山寨,而消费者竟然傻傻的没有办法区分,更不要说耐克、NB球鞋了。 说到底,是因为你不懂这个数量为8亿的庞大人群。 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是黄峥把这门穷人的生意,做到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很多人应该不理解,为什么OPPO和Vivo智能手机在销量上完全不输给华为、小米这样的品牌。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没有真正去过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 和中国邮政一样,这两家手机厂商将渠道下沉到了村镇一级,并且覆盖密度特广。换句话说,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同时,凭借街边音乐和最原始的叫卖方式,竟然开辟了另外一个天地。 而受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和OV的影响,黄峥的目光就一直盯在数量极大、城里人永远读不懂的"五环之外"人群,再加上早年在淘宝平台的创业经历,让黄峥更加加深了对中国电子商务的理解。 2
"农村包围城市",底层人群的思维逻辑 按常理来说,电商的根属于城市。 事实却是,我们高估了整个社会的"物质化程度"。 是的,不否认我们是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我们有全世界第一大高铁网络版图,我们的出境旅游人次、我们的需求带动了全世界的产业。 但是,中国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在消费层次上也是如此。 在电商之前,每一个区域内都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即使在一个区域内部,也会受信息堵塞、产品阻塞、交通阻塞割裂成若干更小的市场。 即便有了电商,很多区域商品也是进不去的。 另一方面,底部的这群人,说老实话没有人为他们发声。不管怎么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这群人,即使不属于"头部消费者",但至少也生活在"高端消费"的氛围下,因此它们也不懂这群人的真实生活。 就好比,娃哈哈董事长和蔚来汽车董事长坐在一起聊市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相当于每月2100元,这个收入包括了吃、穿、住、行和小孩教育的全部费用。 再分成五组的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即使以高收入组为标准,折算成每月可支配收入也就5400元。如果把极少数富裕群体扣除在外,那么每月5000元的可支配收入,差不多已经超过了90%的人群。 如果再看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那就更加的"惨不忍睹"了。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每月1867元的中位数,别说大城市了,即使在小城市甚至在农村,也很难保持基本的生活质量。 也正因为此,拼多多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3
拼多多不仅不是废物,反而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很多人觉得拼多多很Low,那么说明你未必是它的潜在用户。又或者,你只是打肿脸充胖子,自以为混迹在"高端人群"中。 实际上,从历史的角度说,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是这样过来的。 你很难想象,最初的宝洁是一家卖蜡烛的小作坊;你更不会相信,占据韩国GDP20%的三星帝国,其实一开始是做粮食加工的,即便后面进军电子行业,也是靠着山寨起家。 再说阿里和腾讯,其实也都有那么一段不愿提及的过去。所以,不要以拼多多的现状去定义其未来。 那么有人要问了,拼多多真的具有社会价值吗? 众所周知,无论是B2B还是B2C模式,其实连接的都是城市到城市之间。尽管京东强调要布局农村,但是实际上做的并不够。 而拼多多做的,是解决城乡之间的生意。 从深层次上说,拼多沟通的不是城市之间的供求关系,而是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供求关系。 大家都知道,如今在很多县城甚至乡镇都有工业园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工厂。但是受资金、技术限制,加上品牌、营销能力的不足,它们生产的产品更多是无品牌标识、无品牌知名度的产品。 这些产品很难找到销路,即使在淘宝、京东这样的平台上,也很难获得流量和用户。 于是,就造成了"滞销"。 但是另一方面,底层消费者对待产品的要求,不需要审美,不需要品牌溢价,只需要满足基本功能,解决温饱问题就够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逻辑,拼多多既为县级产能过剩提供了解决方案,进而带动了生产和就业;又满足了"五环以外"用户的需求,尽可能的通过低价高质的商品提高这一群人的生活水平。 毕竟,这8亿人群的收入水平摆在那里。 4
拼多多的野心,比你想象的大 我记得段永平曾经这样描述: "我没用过拼多多,但我对黄峥有很高的信任度!给他十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们厉害的地方。" 客观来说,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 从财富上来说,段永平不是拼多多的用户;但是从信任度来说,在十年之前就愿意带着毫无名气的黄峥参加巴菲特的慈善午宴,可以感受的出那种对于人才的欣赏。 实际上,正如段永平语言的那样,拼多多正在引起京东的恐慌! 根据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和买家年度消费金额都在呈现暴增的态势。这就意味着,拼多多的用户正在不断与另外两家电商的用户重合,侵蚀他们的市场份额。 跟淘宝相似,在刚成立的头几年里,尽管用户量和交易金额都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受制于口碑的影响,国际著名品牌都不愿意入驻。 直到2009年,优衣库才在天猫商城开了第一家旗舰店! 如今的拼多多,也在按照渗透的战略往这个方向走。第一步,就是自我整顿平台,将假货、冒牌货清理出去;第二步,复制一批"低价高质"厂家,增加厂家与消费者的黏性;第三步,吸引品牌方入驻,将用户群体从三四线以及农村向一二线城市转移。 换句话说,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当然,在短时期内,拼多多还不至于对淘宝构成威胁,但是熬过了巨头围剿的初创日子,未来的故事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