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巴特尔朝格图是甘其毛都琮霖国际学校年龄"最大"的蒙古国留学生,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如今他已经可以简单地使用中文交流,再有半年时间,他就可以插班进入适合的汉语班级听课了。 巴特尔朝格图的家位于中蒙边境地区,当地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父母将他送到中国,一是因为甘其毛都的这所学校离家很近,二是希望他能够学好中文,多一门语言技能。 在甘其毛都琮霖国际学校,像巴特尔朝格图一样来留学的蒙古国学生共有49名,其中部分学生是因为父母在甘其毛都口岸从事中蒙边贸生意,有的是拉煤的货车司机,对他们来说,让孩子在中方口岸的学校就读是一个就近、方便、教育质量相对较高而又低成本的选择。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甘其毛都口岸与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相对应,距乌兰巴托市650公里、距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245公里、距蒙古国奥云陶勒盖铜矿90公里,是中国距蒙古国两大矿山最近的陆路口岸,也是蒙古国出口能矿资源运距最短、水电兼备的最佳通道。 近年,随着中蒙边境贸易活跃,边陲小镇甘其毛都作为能源口岸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中蒙两国的商人、务工者在此聚集。 2012年,甘其毛都琮霖国际学校成立,极大解决了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该校教师告诉记者,学校是一所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为一体的小学。2013年,学校获得招收与培养外国留学生的资质,成为巴彦淖尔市第三所有资质招收蒙古国留学生的学校。 2013年5月,甘其毛都琮霖国际学校正式建立蒙古国留学生班并招收16名蒙古国留学生到校免费就读。截至目前,学校共有中蒙两国学生270名,其中蒙古国留学生49名,包括小学部20人,幼儿园29人。这些留学生中午在校免费就餐住宿,下午由父母接回甘其毛都口岸的住所。 这49名年龄较小的的蒙古国留学生除了学习中文,还要学英语、蒙古语。学校设置的音乐、舞蹈、乐器、书法、绘画等课程也为孩子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教师队伍中,嘎娃扑仁来·其其格曾是蒙古国国立学校功勋教师,在教育一线工作35年,退休后的她来到甘其毛都重新执教。另一名蒙古国教师温都日勒·敖特日贵达来则是由于丈夫从事中蒙边贸生意常住于甘其毛都而到此工作,这位年轻的教师也曾在蒙古国国立学校工作两年,荣获过"国家级教师手工工艺大赛优秀奖"、"国家级篮球比赛个人优秀奖"等荣誉。 记者了解到,为了促进中蒙间的教育发展,甘其毛都琮霖国际学校还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朝格其澈苏木希望学校、第七幼儿园等学校开展友好交流合作,搭建中蒙两国青少年友好交往、互助学习的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