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疆省志。一百一十六卷。清袁大化修,王植枬等纂。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年)。 王植枬,字晋卿,号陶庐。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卒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河北新城县人。光绪进士。曾任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曾任清史馆、国史馆总纂。在新疆布政使任上,主持编修《新疆图志》。还编有《大清畿辅先哲传》,参修《奉天通志》、《河北通志稿》、《冀县志》等。他主张"邑志必以地为经";志应详于史,"史记一国之事,则去取不得不严,志记一隅之事,则去取不得不完。"这些原则对后世修志有一定影响。 该志为门目体,分建置、国界、天章、藩部、职官、实业、赋税、食货、祀典、学校、民政、礼俗、军制、物候、交涉、山脉、土壤、水道、沟渠、道路、古迹、金石、艺文、奏议、名宦、武功、忠节、人物、兵事等二十九门,每门志或以地为经,形势为纬,或以时为经,人事为纬分为记载,共约百余万字,卷帙浩大,内容丰富。主要内容有:(一)地理国界方面。综述新疆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历述自汉代以来我国对西域的管辖,用大量的篇章介绍新疆的山川形势、风光地貌,并按建省后的行政建置载述省会乌鲁木齐及各道府厅州县、各城乡的沿革与现状,论证新疆地区历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较详细地记载了俄、英争夺我国新疆的斗争,特别是记载沙俄侵入新疆地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以及勘界情况,又夺走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还记述帕米尔地区一块双方至今尚未正式划界的待议地区。(二)兵事外交方面。主要叙述了:清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期间出兵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木、张格尔等叛乱,维护和巩固了祖国的统一;咸丰以后新疆各族农民起义及其遭到镇压的过程;阿古柏在英俄的支持下侵入新疆,左宗棠督师进军新疆,经过艰苦战斗,光绪四年(1878年)收复了新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领土,挫败了俄英分裂、侵略新疆的阴谋;光绪七年(1881年)曾纪泽出使俄国,经过艰苦谈判,改签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条约,虽然争回了一部分权益,但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朝于光绪十年(1884年)正式在新疆设立行省。(三)经济方面。除叙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的食货志外,又以时代特点设实业志,反映了清末的所谓"新政"的成就,也反映了作者们已认识到单纯的农垦屯田不足以开发新疆经济。对农业特产,及新疆与腹地、新疆与外国的商业贸易,尤其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情况作了较多的记载,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欧亚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四)学校方面。主要记述了官学,特别是在新疆开设的府州、县学,以及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新学制,设小学、省立中学及简易师范班,还有陆军小学、政法学堂、中俄学堂、巡警学堂、将开学堂等。(五)艺术方面。叙述汉文典籍,列出历代关于新疆的志书七十八种,其中有清代以前的二十三种,清代的五十五种,以及简要内容。(六)民族民俗方面。在清朝统一记述天山南北,各民族的迁徙、变动,改变了以前的"南回北准"的状况,新疆成为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民族集居的地区。并分别介绍了维吾尔、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等的递嬗、分布、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风情等情况。(七)古迹金石方面。由于极其干燥的气候,新疆境内的古迹很多,可惜对古迹、器物、碑刻等记载过于简略。(八)人物方面。分职官、名宦、忠节、武功、人物等门类,介绍了历代,特别是清朝名人的政绩和成就。 该志无论是在历史、民族、考古、经济等社会科学方面,还是在生物、地理、地震等自然科学方面,都保存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但由于成书太快(仅用了三年时间)及编修人员多的局限性,亦有了不少的缺陷,如史实重复,讹误,各种偏见,各分志有杂芜,繁简不当,迷信怪异等。 《新疆图志》本是图志并重,限于当时印刷条件,地图以《新疆全省舆地图》的书名在汉口单独印行,后来重版时也没有合在一起,阅读时多有不便。《新疆图志》的建置志、交涉志、藩部志、山脉志、物候志、礼俗志、兵事志都有单行本,其中物候志又名《新疆小正》。该志有宣统三年(1911年)活字本、精抄本、民国十二年(1923年)东方学会校补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