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的赵匡胤被周世宗用为殿前都点检,在这之后不久,周世宗驾崩,年仅七岁的幼子继承了帝位,这种"少主国疑"的局面刺激了赵匡胤一直以来的野心。他联合朝中军中势力,在公元前960年的正月里,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幼主手中夺取了周的政权。从此开始了北宋王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被"众将领拥戴之下成功夺位的赵匡胤,对那场兵变始终是心有余悸。面对手下都是拥戴有功,大权在握的众将士。赵匡胤在一场精心设计的宴会上醉后戏精上身,痛哭出声音,说自己现在是苦不堪言,整日里忧心忡忡。这些大将军们沿着赵匡胤的话茬,询问此时已是宋太宗的赵匡胤为何如此,被何事困扰到如此境地。 赵匡胤看"鱼已入网",对宴会上的众将士说:"诸位都是跟随者我一同打江山的好兄弟,对于诸位我自然是十分信得过的,但是要是有谁手下的将领,也把黄袍批在你们身上,你们该当如何呀?"在场的人听到这话,直接吓得都纷纷跪在地上。 他们知道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有难可以同当,有福可不能同享"。在程陈桥兵变他们贡献了太多的功劳,已经"功高震主"了,现在皇帝要开始出手收拾这些功勋卓著的功臣们了。知道自己大祸临头,将士们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求陛下指一条明路。" 赵匡胤走下席位,为众将士指了一条明路——走。俗话说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远走他乡,离开这繁华帝京。分给你良田千顷,佳人家役。自此不闻国事,随你逍遥自在。 就这样,赵匡胤用一杯酒,一场与众将"掏心窝子"的深夜话谈,成功清除了威胁自己帝位的心腹之患,巩固了自己刚刚到手的王位。但是,让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威胁王位的不是这群和自己出生入死、并肩奋战的兄弟们,而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正可谓是"季孙之祸,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月黑风高,杀人夜。 公元976年的11月14日,蛰伏了许久的赵光义终于等来了机会。所有谋划的一切都要将在今晚付诸实际。这注定是一夜的风波,是一场生与死豪赌。没错,赵光义要对皇帝、自己的亲哥哥下手了。 其实,今夜本是一场家宴。寒冬腊月里的太祖在宫中思念起自己的弟弟,便宣召光义金觐见。把酒言欢,谈天说地,回忆往昔,盼望来日。二人之间在这时再无君臣之礼,只是一块光屁股长大的兄弟。这样的氛围里,不需要旁人在一边服侍,打扰了兄弟相处的雅致。便屏退了所有的宦官,宫女,美妾。只留下了美酒和说不完的知心话。话说到兴时,酒也已经喝得够味。太祖已然作酩酊大醉状。 宴会散去,宫中的夜似乎归于平静。一夜无事,直到报时的鼓声同往常一样响起,五更天了。鼓声依旧,宫中却出了大事,开国皇帝赵光胤驾崩了。国不可一日无主,赵光义在太祖灵前接受了任命,成为了北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还在和兄弟把酒言欢的宋太祖一夕之间毙命身亡? 让我们先回到这场宴会之上。 我们找到了一位当晚的目击证人,囿于皇帝的命令,他无法靠近席间,兄弟二人之间究竟交谈了什么内容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据他事后回忆称,他隐约从帘子上的影子看到赵光义宴会之间有离席走动,还听见了太祖扔斧,砸到地下,宋太祖吆喝着说到"好为之"。原来,看似温馨的家宴却是一桩命案的案发现场。 何以见得宋太祖之死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谋杀,太宗是顺位而非篡位呢? "烛影斧声"的目击证人陈词,至少说明宴会的氛围远远谈不上不温馨,兄弟二人之间至少有着争吵,夜宴的时间为光义提供了充足的作案时间。 那么还有什么证据呢,证明他就是杀人凶手? 在获悉宋太祖已然驾崩的消息之后,皇后让自己身边的太监王继恩召贵州防御使德芳,也就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入宫。结果王继恩声称太祖要传国与光义,不听旨意,跑到了开封府召晋王即光义速速入宫。看晋王犹豫不决,便对他说:"事久,将为它人所有矣。" 在皇宫中焦急等待的宋皇后,看见前来的赵光义,愕然大惊,随即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光义回称:"共抱富贵,勿忧也。" 细想这几人的反应和对话,王继恩对光义说,你要速速决断,不然有人将要取代你了,试想,如果光义确是手执皇帝的遗诏,继承帝位是合法合理的,那么为什么要敦促光义赶快进宫,只要是合法的,时间上晚那么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还有就是宫中的宋皇后,见到了前来的光义便是大惊,在怕什么?如果光义不是前来篡位的,她又为什么要怕呢? 还有,光义仅仅是一人之身前来入宫,要是这件事是名正言顺,为何不召集群臣,而是要单独行动,抢先入宫。待到天明,大臣们进宫,要皇帝的近臣察验尸体之时,尸体已经是"玉色温莹,如出汤沐"了,看过几部侦探片的都知道,要想弄明白一桩案件的发生,尸体和案发现场都是尤为重要的。这些往往能够透露出重要的线索。 在太祖驾崩的五更天到天明大臣进宫这不长的距离之间,尸体却被洗过,时间仓促,清洗肯定也是匆忙进行的,这难道不是为了掩饰掉案发的犯罪痕迹,营造出太祖正常死亡的假象吗?这些摆在眼前的证据都是光义篡位的有力证明。 判断为命案,锁定了杀人凶手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判断他的杀人动机。 自古皇家无情,让赵光义能够动杀机的原因无非只有一种,那就是对于皇权的争夺,对于皇位的渴望。如果,赵光义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他就绝对不可能为了抢夺皇位而杀人。所以关注的焦点就自然聚集在了传位的诏书之上。到底有没有传位于赵光义的诏书?如果有这诏书,它到底是真是假? 正常的情况下,皇帝死前都有遗诏,在死后由自己信任的大臣宣布帝国的下一任皇帝。但是到了宋太宗这里,关于宋太祖传位于弟的遗诏并没有记载。传位这种关乎国运的事情,史官会是因为疏忽而忘记了吗? 显然,历史上根本没有遗诏这一回事,凭空捏造出来一份遗诏和宣诏人,史官们又不敢照实说,否则自己的乌纱帽不保。只好在编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含糊其辞,要不就干脆不提,一笔带过。 等到了宋太宗登上皇位之后,底下的人明着不敢说什么,私下里却是议论纷纷。就算是皇帝的权力再大,却也不能堵住悠悠众口。要为自己的皇位正名,掩盖一系列时期的真相还必须得是一份遗诏最为有效。但是自己夺位之时,就没有拿出来太祖的遗诏,等到事后,自己已经继位当上了皇帝之时再拿出来,显然是没有说服力。 怎么办? 赵普通过揣摩圣意,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在太祖死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公元981年,兴国六年的时候 。突然出现了一份杜太后遗诏。 这份遗诏大致是个什么内容呢? 在建隆二年,杜太后的身体不适,宋太祖在旁服侍不离左右。杜太后在自己病危之际,召来了赵普接受自己的遗命。 她问太祖:"你知道自己是凭借什么得到的天下吗?"太祖答:"都是您和赵家历代祖宗所积累下来的德报",杜太后回他:"不过是因为周世宗身后只有一幼子,少主疑国,你才能从他手中夺得这天下。如果周世宗要是长命,这天下能是你的吗?你死之后,要把你的皇位传给你的弟弟,不要重蹈周的覆辙。" 宋太祖磕着头答应了杜太后的要求,一旁的赵普遵照杜太后的话一字不落的将两人之间的对话记录了下来,并把它藏在了宝箱当中,命令宫人谨慎保管。 而谎话终究是谎话,经不起反复的推敲。 再捋一遍,就能看到这遗诏可谓是漏洞百出。 在宋代三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哪一个太后敢在皇帝健在的时候,起草皇位的接班事宜?就是皇帝自己没有儿子,这件事也不是太后能做的。 其次,太后让宋太祖传位给自己的弟弟的原因,是不想让宋朝重蹈覆辙,成为下一个短命王朝。杜太后病危之时,太祖30岁,光义27岁,德芳10岁。两人正值壮年,要是这是太祖病危,时日无多,两人商议这事倒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那时候,太祖身强体壮,屡次挂帅亲征。杜太后怎么就能预见太祖要短命,活不到自己儿子长大之时。要是太祖长寿,那等到自己垂垂老矣之时,还要传位给仅仅比小三岁的弟弟!再者只说传位其弟,到底是太祖的哪个皇弟,怎么就能证明是光义了呢? 这份遗诏除了自身本就疑点重重之外,它的出现时间段也令人生疑。如果有这份遗嘱,为什么不在继位之时,就拿出来堵住众人之口?宫中掌管金匮的宫人,写遗诏的赵普,怎么在太宗继位那么重要的时间里都没有想起来这件事,6年过去,才恍然间想起来宫中还放着这样的一份遗诏?一切都经不起推敲。 有了"遗诏",自己的帝位至少看起来是名正言顺了。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要坐稳这皇帝的宝座了。 为了巩固地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给当初一众拥戴他的众将士放出一条生路,纷纷卸甲归田。宋太宗没有将士之忧,掣肘他帝位的是杜太后的"传弟之说"和本该继承帝位的宋太祖四子德芳。面对自己的手足兄弟,亲侄子。赵光义可不像自己的哥哥那样心慈手软。 还记得刚刚提到的为皇帝伪造遗诏的大臣赵普吗?这一番举动已经成功取得了皇帝的信任,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杜太后遗诏之事一毕,就被提拔为宰相。赵普这样的人,作为皇帝肚子里的蛔虫,自然是知道皇帝下一步要干什么。在加上之前卢多逊当上宰相之时,一直和自己针锋相对,处处刁难,揭自己的短,引得赵普不满许久了。自己当上了宰相之后,正好公仇私仇一起报。于是便向皇帝上书痛陈卢多逊和廷美(太宗之弟)相互勾结,力图谋反。 皇帝默许了赵普的污蔑,制造了一起特大冤案,拔掉了宋太宗和自己的眼中钉。而在此之前,太祖的儿子德昭早已死去,就连他唯一的亲弟弟德芳也死了。年仅二十三岁。两人的死亡时间前后不过一年半,历史上对于这兄弟二人的死也是语焉不详,不过诸位看客早已是心知肚明。 自此,皇位之时已经是尘埃落定。 不管是否再有不满,这把皇椅赵光义已在血泊之中坐得稳稳当当。拨转时间的轮盘,顺着这件事一路往回走,它会停在什么地方。赵光义这位野心家什么时候就开始觊觎皇帝的宝座,那个念头在哪一瞬在脑海当中撞击出了火花,或许连赵光义自己都不得而知了。 但是历史却留下了证明他野心的蛛丝马迹。 在开宝初年,太宗还是晋王的时候,一个担任殿前都虞候的大臣向皇帝上奏称,晋王在邸中结党营私,广交天下豪杰,怕是有不轨之心。结果皇帝盛怒,自己和晋王乃是一起建国之兄弟,怎是你这等小人能轻易离间的?于是下令处以死刑。 图谋不轨的行迹在那时就早早地露出了马脚,可惜太祖眼光不行,错信于人。反而助长了太宗的野心,廷前无人敢告密,太祖就是自己最好的保护伞,于是势力的手慢慢蔓延,直插禁中。对于宫中动向了如指掌,才能方便自己行事。 太监王继恩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一时间赶到晋王府,请晋王火速入宫,抢占了先机。有了宫中的内应,赵光义就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完成计划的最后一步——宋太祖的非正常死亡。 976年的11月是个好时间,这时南唐等国已定,吴越等国不足为虑。战争局势的逐渐平静,使自己篡位之后不必担心朝中的哪个将领黄雀在后。抓住这个最好的时机,赵光义一举进攻,阴谋得逞。可是为了阴谋而盖上的遮羞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终的真相还是浮现出来。 皇位之下,满是尸骨血泊。皇位之上,遍布冤魂亡灵。 参考文献:《宋史十讲》邓广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