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明薛瑄撰。十一卷,续录十二卷,共二十三卷。成书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后。 薛瑄,字德温,号敬瑄。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卒于明天顺八年(1464年)。山西河津人。永乐进士,授广东、云南监察御史。他在公廨间读钦定《性理大全》,作札记,后汇为《读书录》。其后,官大理寺时,因忤中官王振,一度被贬至甘陇,后居家讲学。未久,英宗诏任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其间,他曾为于谦辩诬,但未能获救。时权臣石亨当朝,遂托病回家,继续读朱熹及周敦颐、张载理学著作,续作札记,成《续读书录》。 薛瑄并无理学的专门著作。《读书录》和《续录》属笔记性质,大多不成系统,但较能反映其理学思想,是研究他的理学思想及程朱理学在明初的发展的主要著作。薛瑄以"复性为宗",强调日用人伦,恭行践履,秉承朱学传宗,并力图在某些方面为朱学补直圆融,对朱学的衍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清代人称他为"明初理学之冠"。在理气论上,薛瑄不同意朱熹的"理在气先"说,他认为,气从无形到有形,是"未尝间断止息",理与气从一开始就"密匝匝"地相即不离,不存在理先气后的问题。他这样做并非反对朱学,而是强调理气"无缝隙",企图弥补朱学的不足。薛瑄为强调他的"复性"论,把孔、孟以来的儒学归结为一个"性"字,说:"圣人相传之心法,性而已。"他认为,性本之于天地,具有天道、天理的意义,故其性是"无所不有,无时不然"。他在论证心性具有天道自然的意义之后,进而指出心性的社会伦理纲常的意义。他说:"只是一个性字,分而为仁、义、礼、智、信,散而为万善。"道德名目繁多,统统是本体之性的表现而已,而"复性",就是通过道德修养,复延到湛然纯善的本体之性。这种"复性"在人伦日用中是可及可求的。之所以要"复性",就在于他认为人的气质之性有为善为恶的两种可能性。他强调人伦日用的下学功夫,也就是"格物"。由"格物"到知性复性,即由下学到上达,中间要通过"豁然贯通"的直觉方法。 该书被后世学者程朱学派视为明代"正学"的主要著作之一。 《读书录》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刻本。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刻本。是类编本。另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刻本分《读书录》、《续读书录》为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