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李磊+郑宇飞
  【摘 要】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时找出管理上的一些漏洞以及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评价工作的基础,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科学决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這对我国企业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上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然而我国内部控制起步较晚,与之相配套的市场和法律环境还不够健全,再加上企业管理者忽视内部控制的作用等原因,使得内部控制缺陷所引起的风险事故频发。为了让这些问题不再影响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亟需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实施内部控制的衡量标准,失去了有效性,内部控制就是无稽之谈,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做到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
  二、研究思路及内容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同时考虑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运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其评价,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展
  1992年9月,内部控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美国会计学会颁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简称COSO报告),它在内部控制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它是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框架的参照标准。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减少风险损失,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对法律的遵守。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颁布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扩充为八要素,新增了关于风险管理的三个要素: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这是目前为止最新的理论成果。
  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起步较晚,许多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跟不上国外的发展。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在2006年颁布了《上交所内部控制指引》和《深交所内部控制指引》,这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在上市公司的实施,也使得内部控制的实施有法可依。相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有待统一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是我国现今内部控制评价的两个主要参考标准。《基本规范》说的是要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以其他与会计相关的控制为辅;而《指导意见》规范了独立审计师的内部控制审核业务。但不同企业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如风险环境和监督环境。内部控制评价的合理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评价会过于形式化,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二)内部控制对象范围受限
  现阶段,我国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仍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比如我们只关注中下层的员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或者激励措施来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做贡献,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他们的一些决定对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内部控制的对象应包括公司高层管理者,减少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独立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核时,一般情况下只根据财务报表中所显示的内部控制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在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上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使得审查报告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所以应该同时考虑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的业务约定书和审核标准。
  (三)内部与外部审核步调不一致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而企业的管理层也应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而独立审计师要出具相关审查报告来支持管理层的评价结果。就现在来说,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标准还未统一,建立完备和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他们优秀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应用到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去,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又相对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五、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含义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的实施对控制目标的实现的有效程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和有效。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而设置的,所以它包含的内部控制要素要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能否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提供合理的建议。
  六、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
  内部控制的主体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广泛,内部控制理论的完善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评价对象。总的来说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分为内部评价主体和外部评价主体。
  内部评价主体主要有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机构等。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选择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实施,监事会的职责是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保证内部控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公司的管理层主要做的是保证内部控制的日常运作,将它落到实处,不成为摆设,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独立评价公司的各项业务和控制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的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内部控制的实施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减少资产流失,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保证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为公司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使得会计行为符合规章制度;
  (四)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最终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八、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
  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参照依据方面,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考虑中小企业的特殊情况。
  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应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合法合理性,内部控制的合法合理性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这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二是适用性和实用性,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都是有原则的,但是企业应该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所处的行业,真正能够帮助实现控制活动;三是灵活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应以实践为基础,满足战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对法规的一种遵循,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四是成本效益原则,它要求实施内部控制所增加的收益要大于所花费的成本,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顿巧玲.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1(6):110-111
  [2]黄建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有效性浅析[J].机电技术,2006(4):1-2
  [3]穆叶赛尔·木衣提,李小燕.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0):183-184
  [4] 单国旗,周小燕.药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
  [5] 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04)
  [6] 骆良彬,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J].审计研究.2008(06)
  [7] 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03)
网站目录投稿:沛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