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动画史课堂的教学研究


  【摘 要】世界动画史作为动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研究动画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动画史论多以动画作品、动画理论和动画流派等各方面罗列为主,而且教学手段的单一。本文尝试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与艺术审美三个角度探讨了动画史的课堂教学,由此激发学生感觉的境界,建立开放的思维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画史;课堂;教学
  动画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综合艺术,它最早出现在两三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时代西班牙的阿尔卡米拉洞窟上奔跑的野猪的壁画上,然而2000年以前动画专业本科教育是没有招生计划的,动画在新版专业目录中,动画专业属于艺术学中的戏剧与影视学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动画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有自身的特质。在动画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时。办学单位根据办学思想和特色将动画纳入戏剧、影视学或设计学实属无奈之举。
  动画学科系统概念提出之后,就研究方面而言,应该分为三个子学科:动画史、动画理论和动画批评,动画学科的研究任务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动画史探讨历史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成败得失,通过动画发展历史进行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它为我们了解动画的来龙去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寻当代动画的发展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参照。;第二,动画理论揭示动画的起源、本质、形态、创作及功能等一般原理,总结和研究动画作品的材料、工具、制作技术、流程和方法;第三,动画批评是对动画作品的判断和评价,换言之,动画批评,是以一定的动画观念、动画理论为指导,以动画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动画现象包括动画创作、动画接受和动画理论批评现象),以具体的动画作品为主体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这三个分支学科的关系不是独立存在,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和相互合作。
  一、动画史课程的现状
  动画史的书籍编写一般是按照时间和地点进行分类编写,而学生则是按照年代顺序、对不同国度动画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以及艺术家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知识体系认识角度单一,可能缺乏灵活性与拓展性。据统计表明,一般大部分高校的动画史课程为34课时,少数部分也不会超过68课时,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课堂几乎被繁杂的知识点添满,教师通常以传统讲授为主,灌输式教学,学生参与度的较小,师生间严重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将会对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多数学生只是走走过场象征性地听一下,很少有人深入思考教师教授的内容。无论是老师又或者是学生,其实都是学生,代表生生不息,不断学习,而老师也需要突破单调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针对上述问题,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随时调整课堂,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以此来开启充满快乐和智慧的历史之旅。本文试从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更新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中外动画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动画史课程的教学手段
  在日本动漫迅速发展以致手遮半边天以前,世界动画简史很大程度上讲,其实是一部美国动画史,当然美国动画和其他国家的动画的关系就好像太阳和围绕它公转的行星,千奇百怪,风景各异。动画史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方法去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从朱光潜先生所提出的"当你看到一棵古松"一般会有三种态度:科学主义、实用主义与艺术审美,去开发一条属于动画史的奇妙星际航线。
  (一)科学思维
  一个植物学家眼中的一棵松树,在自然界它有对应的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科学的态度是客观的、理论的,度以真为最高目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用科学的态对于动画史这棵大树来说,它的枝干叶就像是各个国家的动画简史:"在什么时间,哪个国家的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创作了什么动画,为什么会产生,以及动画的流程与方法?"用简单的英文字母(5w+1h)即可记忆下来"when、where、who、what、why、how",各个知识点构成了这棵强壮的大树。学生往往能记住年代和作品,却对动画人了解不深,又或者一无所知,在一个知名的大学,毕业答辩的学生能制作出出色的偶动画,当被老师问及"介绍一下靳夕?"学生的回答竟然是:"他是一个中国人吗",靳夕先生是《孔雀公主》、《神笔马良》、《东郭先生》、《阿凡提》等偶动画的导演,1956年8月,导演的纪录片《中国的木偶艺术》获威尼斯第七届国际纪录片和短片展览会及第八届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奖状。偶动画的现代动画人尽然不知道这位中国偶动画的奠基人,确实匪夷所思。而且我国早期的影视动画作品受民间艺术的影响非常大,如年画、皮影、剪纸等。水墨的灵性、木偶的活泼、丰富的神话故事和传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东方艺术韵味,开启了世界动画电影的"中国学派"。读史应使人明智,可以通过导演的经历,感受他的作品承上启下的一脉风格。所以繁琐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去加强理解和记忆:
  第一,表格的形式来梳理逻辑:
  对于动画发展时期(以日本动画为例,包括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细化期)、代表作者、年代、代表作品、相关评述:萌芽期(1917—1945)、下川凹夫、1917年、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日本第一部动画片,标志着日本动画的产生。
  第二,讲故事的趣味去贯穿:
  以华特·迪士尼与米老鼠的渊源为例,在1922年,迪士尼在一家"欢笑卡通公司"——破烂不堪的车库描绘他漫画家的梦。有天,当他辛苦伏案画画的时候,有一只小老鼠爬到桌子上偷食面包屑。在寂寞和苦闷中,这一大一小的生灵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华特·迪士尼计划要制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计划要塑造一个新角色时,小老鼠就突然从他的脑海里蹦了出来草图融合着华特·迪士尼的表情:无论它的鼻子、面孔、胡须、走路的姿势和表情,都好像有华特·迪士尼的影子。
  第三,图片集和多媒体去刺激大脑。多媒体影像,又或者纪录片去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第四,其他联想方法,老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口诀,一些串字谐音等手段去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二)实用主义
  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置器、赚钱,就是它的实用性,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那动画史的意义在哪里呢?有了动画史的积累,无论是故事结构、人物形象以及动画主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创意,例如如果用上述的科学的分支,可以熟悉19世纪20年代美国动画产生的米老鼠,日本动画初期,由于鼓吹战争,产生的桃太郎,成熟期,以手冢治虫创立的铁臂阿童木,由于政治因素产生的第一个Q版原型,迪士尼的米奇到铁臂阿童木,可以发现在人物形象上,阿童木采取了迪士尼风格,米奇和阿童木在头部的形象,发际线相同的,只是一个是米奇圆形耳朵,而另一个是尖角。纵观这段历史,不难发现,日本动画从萌芽时期的桃太郎到探索期铁壁阿童木,从1930年第一个动画明星鼓吹战争到1952年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创立的连载13年的铁壁阿童木,题材都是反映战争,都是为日本政治服务的,战后虽然美国在日本占有绝对权力,反面人物都是西方人物,铁壁阿童木的造型内涵告诉大家:机械不可怕,桃太郎是日本造型风格的开始,所有日本的Q版动画是以"桃太郎"为原型,到铁臂阿童木,日本造型风格进一步形成,更加的柔和,更具简化、类型化、风格化。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将日本动画的各个时期的作品、人物形象等各项罗列起来并与同时期的世界动画史发生的关系连接起来,我们从手冢治虫的经历也会发现他从医生变为漫画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受到了东南亚的第一部动画长篇——中国的《铁扇公主》的影响。
  黑格尔认为:"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的发明是基于对人脑的模拟,这种模拟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强化了联想功能,分别可以采取"类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的方式,思维导图采用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即思维导图的中心是中心主题,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然后从中心主题引出一系列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各个子主题,分支由—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再从子主题引出次主题,依此类推,各分支形成—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思维导图可以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通过图形、文字、词汇和线条外显出来,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首先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和使用,可以自动吸引眼睛和大脑的注意力,这种点、线、面的设计给予学习者视觉的强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小组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时,启动了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
  其次,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度、掌握度,同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之将测试出学生通过逻辑、感觉、视觉、听觉不同学习方式分组的4人团队逐渐注入新的活力,也会增加团队意识,,迅速的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三)美的感受
  画家知觉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是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而另一半则是人为的。从它的艺术和审美去做出评价,都是从形象上的美与丑去表达态度。在很多艺术的课程中,往往注重艺术的历史、以及操作流程,或者一些制作方法,往往会忽略了感观的世界。动画史的课程也将我们结合之前的团队分组去演绎各个国家经典动画的片段,通过"角色扮演",诸如米老鼠、hello kitty、怪物史瑞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人公、英国偶动画无敌掌门狗等,并对自己的角色、所处的整个动画故事做出一些凭判:来自不同国度的"公众人物"——米老鼠和hello kitty拥有憨态可掬的笑容和阳光的造型,给人十全十美的感受,日本人也赋予了凯蒂猫四年级的小女孩,天蝎座的性格;另类型的"史瑞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面完成了他的四级跳,用他的另类和丑陋征服了观众;写意性的小蝌蚪特点就在似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生动和自由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文化内涵、哲学思想抑或是某种价值观,《超级无敌掌门狗》中慢悠悠的风格,明显的英式幽默,有点冷冷的,慢慢的,淡淡的,令人回味。从迪士尼将自己的人物形象融入角色时,我们就发现了表演的重要性——对潜台词的掌握与动机的分析,绝对是非常精到的解说,当然也会通过对于角色的演绎,和其他故事的内涵、情节、主旨做出一些比较分析。
  请尊重表演的艺术,演戏就像最苛刻的创作艺术,需要细致与敏锐的技巧。只有关注细节洞悉生活一点一滴,完全开放——所见、所闻、所尝、所触,你也能同时接收他们的内在含义。采用角色扮演结合的方法,角色扮演教学生动形象,趣味性及参与性强,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组织学习内容、构思剧情、设计语言,将知识升华以表演的形式呈现,课堂鼓励他们踊跃参与、积极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能将书中的知识概括,还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规范细化了操作步骤,突出了操作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表演、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当然,有利于唤起学生对于动画的角色认同,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换位思考,使学生更能理解对方的心态和行为,能唤起学生对动画的爱和理想。通过角色扮演法,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体验的角色,产生角色认同与内化从而高效保质地完成工作,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总结
  动画产业的振兴,不仅需要技艺高超的产业工人,更需要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动画人才:
  学生只有了解到动画专业属性和综合性、跨界性特征,尽量做到科学、全面、系统、创新地掌握动画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个体表达和团队合作、动画行业的心理素质、敏感的洞察力、全面的设计理念和广博的知识等综合人文素养,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画人,继而成为动画师。
  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欧阳逸冰就曾在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中国原创动漫展映研讨会上呼吁: "理论和创作是艺术的双翼,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起飞。中国动画能否成为世界动画之林的一枝奇葩,主要看中国的动画理论体系能否建立起来,动画理论能否和创作结合起来。"从理解与记忆,进行迁移,逐渐学会分析和比较,最后达到评价再到创新逐层达到动画史所需要的认知体系,合理的教学方法主导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体能让动画史形成动画学科其他分支的基础与桥梁,也会为动画创作提供不息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蒂芬·卡瓦利耶/Stephen Cavalier.世界动画史[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09.
  [2]韩文利.试论动画批评的建构[J].艺术·生活,2009(6):24.
  [3]续鸿明.专家呼吁建立中国动画理论体系[N].中国文化报,2009-12-18(5).
网站目录投稿: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