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


  【摘 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从事对外经济贸易业务人员的必修课,是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性学科。它是培养国际贸易领域第一线、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和基本知识,具有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实务;必修课;实务;接轨;市场分析;判断;能力
  当今经济全球化不仅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随着全球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竞争程度日益激烈,竞争手段日趋灵活。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全面放开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从事外贸业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全面、系统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和操作技巧,具有国际商务运作能力、市场分析判断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的新型外经贸人才则更为紧缺,外贸工作者不仅要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掌握国际贸易基本规律,更应精通与进出口业务实践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
  一、国际贸易实务学科的重要地位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以及相关外贸业务课程、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世界经济(专题)、国际经济组织、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国际贸易课程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训练的角度考察,学好了国际贸易课程,就为继续学习上述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条件。国际贸易课程同时也是经济学专业以及金融学、电子商务、物流学、保险学等其他应用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教学内容设计
  工学结合一体化,理论联系实际是我院的优良传统,注重引进来自外贸企业的专业老师,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进出口贸易工作经验,把实际操作做法传授给学生,使得理论教学生动活泼。同时充分发挥长期在外贸企业工作的优势,带领学生到外贸公司见习和实习,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使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我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住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国际贸易课程组的全体教师先后在贸易企业培训达半年以上,老师们在接受企业培训的同时,帮助企业优化贸易流程,规避外贸风险,有的教师还被企业聘为"兼职业务指导"。可聘请国际贸易实训基地的行家成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兼职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这些行家参与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建设,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还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参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综合化改革,为本门课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的整合作出贡献。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近年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以期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深化对知识模块的掌握、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下形式:
  1.由多位教师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课程负责人完成课程基本知识的讲授,其他主讲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分专题讲授教学内容,比如非关税壁垒专题、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专题、欧盟专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专题、WTO专题等。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一位教师不可能对课程的每一个知识模块作深入、详尽讲授的问题,也将教师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与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国际贸易现实问题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将本课程学时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中2/3学时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另外1/3学时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讲授以基础理论为主。课堂讨论主要围绕国际贸易现实问题展开,教师事先设计课堂讨论主题,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每一组学生经过充分准备,选出一位代表在课堂上完成演示,然后展开讨论,最后由主讲教师加以总结。课外,由辅导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准备课堂演示内容。这种方式避免了理论课程的枯燥,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双语教学。通过部分内容的双语教学,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英文表述方式,为今后从事涉外工作打好语言基础。
  (二)教育技术应用
  本课程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加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同时在课堂上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主要采用的教育技术有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
  1.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了本课程的中文和英文课件,开展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课件的特点是,将复杂的理论推导过程在课件中按步骤展开,直观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量链接了教学补充材料,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经济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有力地支撑了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为了避免理论课程的枯燥,我们在课件中通过丰富的色彩搭配和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网络教学。电子教育平台,我们将教学大纲、教案、讲义、课件、习题等内容上网,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同时由助教定时上网,帮助学生和主讲教师沟通,解答疑难问题。目前本课程网络教学工作正在不断补充内容。网络教学大大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三)教学改革
  1.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改革。上述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教学改革,本课程考试方式也作了相应调整,取消了期中考试,将学生课堂演示和课堂讨论成绩记入学期总成绩,并加大了这一部分成绩的比重。学生平时成绩根据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次数来评定。
  2.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中加大了理论教学的力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一部分来掌握,既强调经济学理论的连续性,又突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特殊性。本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已不限于入门水平,而是介于初级国际贸易理论与中级国际贸易理论之间。
  四、教学特色
  (一)课程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密切联系中国外经贸发展实际的特色
  国际贸易课程组经过对教学内容的全面调整和改造,克服了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上的两种错误倾向,突破了国内传统教法中单纯定性分析和就外贸论外贸的弊端和缺陷,既大量借鉴西方经济学开放经济理论的合理内容和研究方法(主要是量化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突出了国际贸易课程的理论特征,在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基本原理的讲授上同国际接轨,又避免了全盘照搬欧美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更重要的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运用国际贸易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外经贸事业的实践课题,形成了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密切联系中国对外开放实际的特色。
  (二)教学风格与传统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
  注重打牢理论基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的优良传统。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从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使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形成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风格与传统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学[J].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7:67-68.
网站目录投稿: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