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文人的贵族精神读后感精选


  《文人的贵族精神》是一本由熊召政著作,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人的贵族精神》精选点评:
  ●刚开始读还觉得有点思想。然后看到一半,就一个御用文人笔风,篇篇不离一本著作《张居正》,读不下去了。放弃了。
  ●不算是文人的文化从业者,感觉看完了,貌似也没高贵起来…
  ●笃学、勤思,这是文字创作者必备的素质。
  ●诗一般的语言,非常优美。提倡正能量,宣扬普世价值,赞。 但格局偏小,讲演内容较王蒙层次低不少。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者,是因为我们的爱。 有所不为者,是因为我们的敬畏。
  《文人的贵族精神》读后感(一):经济社会下的道德自律
  一个热门的社会事件发生后,通常会出现当事人、路人、网友三个角色。而他们通常的扮演都是网友义愤填膺的指责、路人冷漠的对待和当事人悲惨的故事。社会冷漠、到的沦丧,好像网友和路人是两个世界的人,在这样的社会常态下,我们不禁感叹,"到底是路人不上网还是网友不上路?"
  熊召政作为一个有经商经历的文人,在他的《文人的贵族精神》中谈到"经商对我人生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如果归于一点,那就是我没有放弃文人的道德自律,但放弃了自恋"。
  "道德自律",在以经济发展为王的时代里,提出这样观点的人明里会得到一众网友的推崇,但在三两好友私下觥筹交错的时候,不免把这样的人称为"书呆子"。我们罔顾道德的约束,甚至打法律的擦边球,只为谋求私利。却不知道,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己也逐步沦丧,没有真心的沟通、失去少年人挥斥方遒的激情,虚与委蛇。这样的生活,即便获得的些许的金钱,却失去了纯粹的快乐。
  如果你的生活有这样的迹象,请你静在心来,如作者般,思考,并且找到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正确方式。
  如果你有幸读到这本书,体会到作者曾走过的岁月和感悟, 相信会对迷茫的你大有裨益。
  《文人的贵族精神》读后感(二):写作时,你想过你的责任吗
  在决定写些东西,或是写书评之前,在网上找了很多"攻略",有一些《通过写东西,我月入过万》《因为开始写作,我从月薪4千到月薪两万》这样的标题吸引了我,让我觉得我可以马上通过写作来给自己赚点外快。也让我为之不懈奋斗的找了好多这样的文章来看。
  在阅读了很多这样的文章之后,我放弃了,甚至有些后悔,不但没有知道该怎么提升写作能力,反而被各种各样的报写作班的广告吸引了,并且报写作班的想法越发浓烈。直到我看一篇教人怎样写书评的文章,大致意思就是在写文章之前,要学会模仿,别人写的《女人想要幸福,要做到这几条》你就可以改成《男人想要幸福,要做到这几条》,这样的模仿让我大吃一惊,甚至回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些以为至理名言的文章,或伤心低落时喝的鸡汤也可能是这样诞生的。
  这让我更加珍惜的阅读熊召政老先生的《文人的贵族精神》,这本书融合了熊老先生去各大高校,各种会议上的演讲稿以及问答环节的记录。从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单纯的以为这会是一本写写文人、作家在生活中的高贵品质和高雅生活,读完之后,发现自己是管中窥豹了,我在这本书中不单单读到的是一个文人的责任,更让我体会到工作中,与人接触中的一些道理。
  "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生活,虽然刺激,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而对于赚钱的差事,大部分人都有积极性"
  我也没有逃出对赚钱有积极性的这部分人,我也想自己业余的时间有精力来通过文字赚钱,所以我积极的在写书评。翻阅了大量的书籍,阅读了网上大量的文字,就像熊老先生说"毋庸讳言,时下中国文学正日益边缘化。这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深刻反映了物欲主义对文学的伤害。此情此景之下,作家精神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们被迫放弃或有意回避为民族思考的责任"
  在手机阅读的时代,我不否认这是进步,但是网络上的花式鸡汤,博人眼球的标题,充斥着满篇广告的文章,着实是被利益熏心的表现,真正感受到作家精神生态被严重的破坏。在这个时代,无论你读过几本书,写过几篇文章,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你都有机会和有权利发出自己的"感言",但在希望被别人阅读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积极赚钱的同时,也要把握好笔下的轻重和分寸。
  《文人的贵族精神》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看法。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为什么能一夜爆红,为什么能点击量无数,这其中不只是营销的手段,更多的是人们对这写文章是认同的,喜欢的。要想真正的让网络文章环境风清气正,读者也应该摆正自己的阅读风格,远离网络垃圾。
  庄子曾经教学生,朽木不能做,栋梁也不能做,要做自己。每一位作家,每一位读者,也要在写作和阅读的时候,做自己。
  《文人的贵族精神》读后感(三):对于做一个文人,一开始我是担忧的。
  一开始拿到《文人的贵族精神》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担忧的,就怕又是些无病呻吟的文字畅聊,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文章吸引了,这主要是熊老先生在各个大学的演讲的集合,以为又是些文人雅士顾说些高调的词汇让人听不懂看不懂呢!实则没想到这位60多岁的老作家如此的接地气,否则你不会在文中见到泡妞这类似的新潮词汇。这是一本成年后唯一让我在一夜之间全部看完的书,既符合文人的高雅,又贴近21世纪青少年新文学趋势,看的又让我心潮澎湃。 熊召政老先生在《文人的贵族精神》中说,文人有时可爱,有时可恨;有时可敬,有时可杀;有时缚虎除害,有时舍身伺虎,有时为虎作伥。听到这几句话,我是特别害怕担忧的,不管在古时封建社会,还是在如今文明社会,文人一直都是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的。 现如今文人并不等同于高学历的人。一个学历比较高的人,在当今社会一般情况是备受尊敬的人的,一谈到这样的人,就会觉得无比厉害。然而一谈到文人,就会立马感觉,文绉绉毫无缚鸡之力。女性倒是还可以,然而男性要是文人,除非你是特别厉害,在某一领域有卓越的贡献,否则在一般人的眼里,相当于毫无作用,还不如搬砖的呢。当然我是指文人在普通人眼里,在对应领域肯定是有好的印象的! 这本书却让我有心潮澎湃的感觉,这些主要在各大学的演讲真的激励着新的写作者们,要与时俱进,要坚持自我之心,要甘于寂寞,文字文学是最幸福的知识海洋。《文人的贵族精神》提供了新时代的作者们奋斗的方向,也给了鼓励! 如果你心中有着文学之梦,然而不知道如果前进,人生一片迷茫,建议你看看这本书;如果你已经走在文学道路上,但是感觉路途太过寂寞,也建议你看看这本书;如果你一直坚持着,但是身边没有共同话语的人理解你支持你,也建议你看看这本书;如果你是中文系或者汉语言文学系的,哪怕是其他系的,想要通过文字释放自己内心的,也请看看这本书吧。 就像我,学历是家中最高的,但是智慧自我感觉都没有我初中没毕业的先生高,然而人各有志向,他会在自己智慧方向,人生大道上不断前进,我会在文学语言道路上不断前进,这本生就是一门学问,就像熊老先生在《文人的贵族精神》中说的:文人一定要与时俱进!愿我们各自在自己的学问里遨游前进!
  《文人的贵族精神》读后感(四):文人的炼成之路
  "文人"一词,百度的解释简洁明了:指的是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亦就是古代所指称的"书生"。无论书生或者文人,从古到今都有这么几句有关的话,比如"百无一用是书生",或者比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出";甚至连"三曹"之一的曹丕,也曾在《典论·论文》认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总之,虽然未必都是指的不好,却总归是好不到哪儿去——不止不是褒义词,反而几乎要落到中下的位置了!真的就有这么惨吗?!
  1935年6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六号"文学论坛"栏,鲁迅发表了一篇名为《再论文人相轻》的文章,开头第一句即认为,"今年的所谓‘文人相轻’,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掩护着文坛的昏暗,也在给有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对这一说法大不以为然,而且还更进一步认为,"况且现在文坛上的纠纷,其实也并不是为了文笔的短长"。可谓点中了要害。首先,所谓的"文人",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文人,这得一说;其次,这个"文人"的立场到底如何,假如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那几种,那可真是值得"轻"上几分;还有,要对标,要和经过了历史长河考验的那些公认的"文人"比一比,看看自己够不够得上称之为文人,可不是像百度所说的"会写文章的读书人"那么低的标准!
  一句话,"文人"虽然人人都似乎可以说得出来何以谓之,却未必准确,"张冠李戴"是不应该的。历史上,称得上是公认的"文人"很多,比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多数情形下,这是一个关乎文学创作与思想品格、境界的多重语境和意境的指称,而不能自封为"文人"。林语堂先生曾总结出文人的所谓"三气质":苏轼的勇气、李白的豪气和陶渊明的自然本真。当代作家、诗人、学者熊召政在他的《我做文字工作者的几点体会》一文中,也谈到了一个文字工作者必备的三项素质,也即笃学、慎独和多思。可以认定,符合这些,就可以称之为"文人"。
  在明晰了这一点之后,再来看熊召政的《文人的贵族精神》这本书就有了前提和标准,才能搞得清楚他所说的文人的"贵族精神"究竟指的是什么。文人当然不都是贵族,却不影响他具备"贵族精神"。所谓"贵族精神,在西方社会一般与"骑士精神"可以等同,意味着合乎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还要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在中国,"贵族精神"的标准至少应该包括文化的教养、社会的担当与自由的灵魂。光是会读书、能写文,只不过离"文人"更近了一步,还应该继续修炼,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逐渐成为具备"贵族精神"的文人——是任重而道远,而绝对不可能轻而易举。
  熊召政是湖北人,湖北在春秋战国时代基本都属于楚境,《文人的贵族精神》之中所收录的他的20篇演讲,主旨就是他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其中的文化,作者是以楚文化作为重点来谈的——其实完全可以推而广之,作最大限度、最为宽泛的一种理解。或者说,不止楚文化背景下是这样的,其他地域文化背景下,整个中华文明背景下其实也都一样。
  还有一点需要明晰的是,正如钢铁的炼成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样,文人的炼成,特别是具备贵族精神的文人的炼成,必定也需要经过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绝非一朝一夕之力所能完成。
  《文人的贵族精神》读后感(五):一个想从事文字创作的人,要拥有什么素质?
  作为一个爱读书,爱运动的历史爱好者,一直都幻想着能够写出一部属于自己的历史题材小说作品来,为此一直在阅读优秀历史题材作品来增加输入,熊召政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就是这些优秀历史作品之一。
  不过最近在阅读熊召政先生的另一本著作——《文人的贵族精神》时,在文学创作的方法上大有裨益,让我在专业方向和认真态度上,看到了作为一个业务爱好者,与一个专业作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就像那句话说的,不要拿你的爱好,去揣测人家吃饭的本事。
  《文人的贵族精神》这本书并不是熊召政先生专门讲文学创作的,在这本书中,熊召政先生讲到了他对文人这个角色的思考,以及我国地域文化,尤其是他湖北老家,也就是荆楚文化的特点。对于文字创作的方法上正是他在对文人这个角色思考的内容之一。
  熊召政先生以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而获得我国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等奖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在书中对于文字工作者这个角色必备的素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可以作为文学创作方法的参考。
  一、笃学。
  笃学,简单的说,就是要能坐冷板凳,做学问的时候扎实些。
  我们做每项工作,都要有能沉得下心的精神,这部分工作是用来打基础的,基础不牢,实在是无法期望再能有新的建树。
  简单说,如果输入不够,何来的输出,即使有输出了,质量也不高。
  就以熊召政先生历史创作《张居正》的过程来说,要想写出一部以张居正本人为素材的历史小说,前提得是非常清楚关于张居正个人的所有资料,以及时代背景。
  熊召政先生是在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提出改革时有了上面创作的念头,因为张居正改革是明朝著名的改革,而且前期非常成功,张居正本人也是一位大政治家。
  有了这种念头时,熊召政先生对张居正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此后他专门找了一套厚厚的《张文忠公全集》刻苦研读。当他以为看懂了这套书就能够创作的时候,却在研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只读那套书是不够的。
  他还要对明朝的政治制度、管理模式、财政制度等也要了如指掌,所以他又陆续读了《万历皇帝传》、《嘉奖皇帝传》、《隆庆皇帝传》等书籍,至于其他明史资料,自然也要一下学习,研究。
  这个过程,自然不会是一挥而就的,需要时间,有辛苦,但是也有收获。
  成长的过程,没有一个是轻松的。
  只有笃学,才能慢慢的由"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也是一个文字创作者该有的态度。
  也只有笃学,才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更加充盈,写出的文字更加有灵性。
  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文字,再华美、再灿烂,也只能给人以空洞的感觉。
  二、勤于思考。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如果只是死脑筋的话,那就读成了固执死板的书呆子了。
  这时就需要读者个人有思考能力。每个人都读的是一样的书籍,最后各人的成果却各不相同,所区别处就在于思考。诸葛亮27岁时不出门能分析出天下大势,靠的当然不是简单的死读书,还有依据书中知识,对天下形势的思考。
  文学创作也是一样,如果要写出好的作品,也要勤于思考,学会分析,甚至想象,开脑洞。
  如果我们看那些优秀的历史作品,我们会发现,那些作者,不只有扎实的历史功底,很多人还有大脑洞,一部作品的情节设置,不可能冷冰冰的照搬史书。
  就拿《大秦帝国》来说,孙皓晖先生潜心写作十六年,在这本书中很多细节和人物创作上都加上了自己的想象,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历史史实的大骨架在那里,但还有很多小空白可以填充,这就靠个人的想象力,靠个人去多思考。
  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也是如此,加上了很多虚拟的人物和细节描写,这些都跟思考分不开。
  在《文人的贵族精神》这本书中,熊召政先生提到的我国各个文化的特点,以及对文人责任的理解等内容,也会让加深我们对文字创作者这个角色的理解。
网站目录投稿:含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