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诉诸于文化全球传播战略。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武术的体育性又为武术的全球传播提供了传播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优势,因此武术文化传播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武术传播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键词:武术文化;全球传播 1武术文化全球传播的必要性 武术在商周时期就存在了,但其发展成熟是在明清时期。在这一漫长的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武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大派儒家的许多仁礼思想因素,众所周知,武术传承对传承者的德行要求很高,"未曾學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尊师重道,德艺双馨"都是千百年来武者践行的准则;武术还吸收了中国的两大教派佛教和道教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禅悟精神,倡导修身和修心合一的禅武精神;民族传统中的和谐因素也参与到了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最初简单暴力的拼杀格斗经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武者思想体系。 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但其文化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并不占优势,文化产品的出口与进口不成比例。中国想要在参与和维护国际体系中进一步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增进国际合作,提高国家的影响力不得不诉诸于软实力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硬实力的发展在客观上打破了现行的国际体系、格局,不断产生的中国机遇论和中国威胁论是这一现实的客观反映。中国硬实力的高速发展也逐渐面临着一些问题,其受到了诸如市场的供给、能源、文化差异、政治偏见等因素的限制,这就表明了重视和加强软实力建设具有可持续成长价值。文化是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立足点,是一国人民的精神寄托、是团结凝聚的纽带,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后推力,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的全球传播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全球文化传播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武术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在全球传播中是有优势的,因为武术文化的载体是作为体育项目的武术竞技,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而武术作为一个体育项目而言相比于世界上的其他体育项目是有其独特的优势的,世界上的其他体育项目,比如拳击、摔跤、击剑等都有其独特的技击特点,但没有一项能够像武术那样最全面、最系统的表现多种形式的攻防技击内容。像拳击、摔跤等都有其特殊的年龄群体,这种运动并不适合老人和小孩,而武术则具有广适性的特点,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用于不同性别、体质、年龄的人。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和兴趣爱好,场地的大小,联系内容和方式进行选择性联系,不受季节、时间、场地的限制。因此,如何利用好武术的独特优势,更好的在全球传播武术文化,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魅力的中国文化名牌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中国武术文化全球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在中国武术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个人和民间组织的贡献非常显著,以其中的代表精武体育会为例。 精武体育会创建于1910年7月,其前身是陈英士、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后改名为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下设技击部,专门负责传播与推广武术。1910至1920年间,主要是向全国范围内推广传播,各地陆续建立起了精武分会。1920年之后,精武会开始着手建立海外分会,扩大范围,很快就遍及了东南亚一代华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1920年,越南西贡成立精武分会,同年9月新加坡分会成立,而后,吉隆坡、爪哇、三宝垄相继建立了精武分会组织,开展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到1929年,精武会已有42个分会,总会员数愈40万。精武会是近代传播武术中最成功的群众社团组织。其成功地向国际传播,在于精武体育会为振兴中华为宗旨,高举"爱国、修身、助人、正义"的旗帜,从而在海外得到了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与响应。另外,精武会特别注重海外的技术传播,注意培训各个分会的教员,加强了总会与分会之间的技术交流。精武体育会还"不争门户长短",融南北于一炉,改"固袭宗法,师徒秘传"为"公诸于世,团体传授"去掉了影响武术传播的主要因素,把武术包含的主要内容都展现在了世界大众面前。据文献记载,其技击术名目中就有黄河流域拳术66套、兵械89套、空手入白刃6套;长江流域拳术7套、兵械18套;珠江流域拳术39套、兵械8套。传播内容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不同的传播对象,从而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精武体育会提倡女子武技,1917年特别成立了"精武女子模范团",不久又扩展为"精武女子体育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武术传播的对象,在大范围内增加了传播的效果。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能够感觉到武术全球传播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武术传播最广的地区是亚洲华人华侨分布较广的地区,这说明武术并没有真正的走出"国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其受众大多数依然是拥有与中国人共同的或相似的文化背景,而在西方国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在武术的文化传播中并没有站在别国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去寻找一种普适性的文化形态。导致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全球传播只是在华人的世界实现了。 中国武术在欧洲虽然传播了很久,但相比柔道、空手道等,只是民间中的小团体和个人行为,数量上绝对比不上其他武道,总之,尽管多年来武术在全球的推广速度大大提高地区性和全球性武术比赛也越来越多,慕名来华学习武术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各种武术比赛的参赛人数、观众人数和电视转播率实在令人汗颜远远没有达到国际体育项目的标准。 3中国武术文化全球传播的改善 3.1积极举办武术赛事,争取武术加入奥运会 体育的武术是文化的武术的载体,武术作为一个体育项目加入奥运会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地区性的锦标赛相比,毕竟奥运才会是全球性的大舞台。目前我们应该在世界各地发展组织地区性的比赛,制定更加统一的、完善的比赛规则,同时宣传武术的文化内涵,以武德为核心的思想教化功能,扩大武术的全球影响力。endprint 3.2借鉴韩国跆拳道的成功发展模式 跆拳道项目目前在国际体坛相当活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跆拳道成为韩国民间和外交活动的重要手段。跆拳道的成功模式对我们来说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①韩国政府大力在军队、学校中推广,中国政府虽然支持武术的推广,但很多方面并没有落到实处。②《传统武艺振兴法》、《跆拳道公园及振兴跆拳道法案》等法案在韩国相继通过,跆拳道在韩国得到了全国民的传统文化认可,这与韩国政府和国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③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派出了军队和民间教练,在进行跆拳道竞技宣传时大力宣扬韩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了跆拳道的文化魅力。中国武术目前传播出去的大多只是表面的东西,并没有真正的精髓。④跆拳道将其竞赛、文化、培训、器械和服装生产、休闲娱乐、健身等进行集约运作,规模发展。⑤跆拳道的段位体系发展更完善,有助于提升学员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其自我价值感和自豪感。 3.3借助于孔子学院的模式 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孔子学院是推广、弘扬武术文化的可行模式。武术文化能为孔子学院传播提供一种具有强大传播力的文化符号,而孔子学院则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传播途径或传播方式。基于孔子学院模式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应全面地向世人展现武术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既要介绍传统成果,又要展示当代武术文化的創新成就;努力寻求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建立起科学的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系统;将孔子学院塑造成一个高质量、高规格、非赢利性的武术文化推广机构。 3.4形成统一的标准意识 中国武术的世界传播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不论是对传播者的要求,还是对传播内容的考量,甚至是传播模式的建构、传播理念的形成,都应该形成自己的标准。建立起自己的管理和评价体系,这一点应该从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传播中得到启示,应该从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空手道的传播中得到借鉴,"标准意识"不是绝对的统一,但一定是在一个规约的领域中存在的标准,放任自流的中国武术走出去的传播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必须杜绝的。 参考文献: [1]高小军.中国武术研究(2010年·国际传播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3. [2]何英.武术国际化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 [3]李守培,郭玉成.武术入驻孔子学院的可行性与策略研究[R].上海: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2010. [4]杨冰,王春来.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策略研究[R].上海: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2010. [5]国技院.跆拳道指导者研修教材[M].国技院内部教材,2003. [6]约瑟夫.奈.软实力[M].中信出版社,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