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恩定理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T·潘恩针对政府的权力义务问题,提出了一条管理学上脍炙人口的定理:如果没有人监督,对国王是不能信任的。这一定理被称为潘恩定理。 潘恩提出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实质上也是为了避免因管理者个人的不当而影响整体。对此,分粥的故事是最好的说明:在没有任何量具的情况下,要平均地分食同一锅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他人的监督下,每个人轮流主持分粥。如果只由一人分粥,那么绝对的权力就会带来绝对的腐败;如果每个人轮流主持却不受任何约束,那么绝对的权力又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规定分粥的人必须拿最后那碗,则相当于为权力施加约束机制,因为如果不能做到公平,最少的那碗粥肯定会到自己手里。 在现实中,一个组织的监督工作远比分粥故事更加复杂。管理者即使再优秀,在制定组织目标的时候也难免带有主观臆断色彩。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仅仅依赖少数人而运转,只有制度才是最为可靠的,监督与限制势在必行。对管理者的监督还能帮助管理者更加精準地定位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如果说茧中可以孕育出美丽的蝴蝶,对管理者的良好监督,同样可以实现企业的优化发展。 洛克忠告 明代政治家张居正有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任何组织要实现有效的运转,都需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拟定标准和程序,让成员按照流程和标准自发地开展工作。 问题在于,何谓"合理"的规章制度?对此,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自己的忠告:好的规矩就是少的规矩,也是能够确保执行的规矩。 对企业来说,更高的利益是其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繁文缛节显然是一种巨大的阻碍。组织的规矩越是繁琐,内部员工的"禁区"也就越多,也就越会在开展工作时感到局促。久而久之,则会使员工身心疲惫,对工作产生消极抗拒心理,组织的运转效率随之下降。因此,组织内部的规矩应当简洁明了,容易执行。 洛克忠告还有第二层含义: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不容挑战。管理者要明辨"宽松的规矩"和"无规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一方面,对内宽松不等于无底线地放纵,组织内的任何成员都要受到规矩的制约,丝毫不能逾越;另一方面,若连最宽松的规矩都得不到执行,那就和没规矩没什么两样了。这样不仅不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是对管理权威最大的挑衅与动摇。这样的教训在古今中外都曾多次上演,也是所有管理者需要反思的。 金鱼缸法则 企业在自身取得成功的发展过程中,规模越做越大,层级逐渐增多,分工也越来越细,内部的信息沟通与人员交流变得愈加困难。倡导"管理透明化"的金鱼缸法则,正是针对这一情形而提出的。 "金鱼缸法则"的提出者是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社长北田光男,他曾明确表示:企业增强管理透明度的重点,应当放在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经济收入上,企业各级领导的经济收入和费用报销都应如实地向企业利益相关者公开,并根据员工们的意见进行改进。通过这一系列规定,管理者就像被关进玻璃缸里的金鱼一样,任何一位员工都能轻易地对其进行监督。 一个企业的衰败,最先从管理者开始。"把管理者关进笼子里",听起来确实不是一句能让管理者舒服的话,但事实上,管理透明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大趋势,任何组织与企业的管理者,除了接受也就只有被淘汰这一选择。透过透明化的管理,表面上看到的是一个"受困"的管理者,背后隐藏的却是一个生机勃勃、胜算无限的强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