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体规划中提出上海自贸区要与上海"四个中心" ,即经济中心、对外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联动机制。因为,以自贸区带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是一个国家战略。 随着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成立,这片仅有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正在尝试着中国最大限度的改革。如何将制度红利在上海各类企业得到有效地兑现,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在上海近期举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合作与发展创新论坛"上提出,自贸区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实是一个支点,这一支点如同阿基米德所言,如果你找到一个支点,再给你一个杠杆你可以翘动整个地球。而上海自由贸易区就是支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60项改革决定就是杠杆,以此翘动的就是整个国家未来深层次的全面改革。 自贸区的实践意义,在于提出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应当成为中国深层次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2020年将取得决定性成果。至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可复制、可推广已经渐入佳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与合理配置,而建立自贸区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由此来倒逼中国经济和金融的改革。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上海自贸区不仅是实体的集聚,更是改革的集聚。 本期自贸区专题栏目,集中地介绍上海自贸区的运行与政策,旨在让更多的上海企业抓住先机参与其间,分享自贸区的蝴蝶效应与红利,实质性地启动企业的多元化转型与创新。比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服务贸易领域六大开放措施所涉及的23个点,与中央人民银行宣布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30条意见,其核心就是要推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30条鼓励的创新,就是利率市场、人民币资本自由兑换进一步开放,以及人民币境外清算和结算的进一步扩大。 上海企业要借势上海自贸区"二次创业",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有序推进,采取积极举措,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主动承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更多地分享上海自贸区的制度红利,为全国的改革提供可复制与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企业融入上海自贸区起到表率与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