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们会想,他们在物质上,事业发展上,会不会有损失?他们不希望看到收入下降。他们不在意延期补偿,譬如从长期看有股票优先权,分红利等等补偿。其次,他们会问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他们觉得他们与目前发生的一切无关,那就更难留住他们了。采用补偿和非货币刺激手段,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公司需要的人。" 多数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承认是公司重获成功的关键。 "主要雇员并不只对物质收益感兴趣,它还涉及一个心理问题。心理与物质六四分。"工资当然起作用,但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Wong认为,首先"确保雇员的报酬与市场的报酬相匹配是重要的。别让他们因为报酬低于市场水平而感到沮丧。为达此目的,她建议雇主让职工知道工资水平调查的结果。让职工了解目前发展和报酬的趋势。 与个别职工交谈,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收入按市场情况处于哪个档次。如果表现出色者收入高于市场水准,要告诉他们。" 但是报酬不是事情的终局。"报酬是满意因素,但可能不是激励因素。然而,报酬能够压制动力,并使每项激励计划彻底失败。所以,首先处理好物质问题很重要。"然后,依据Wong的观点,雇主应该关注培训。"要确保雇员拥有他们需要的能力。裁减培训预算是很愚蠢的。职工需要成为多面手,以便面对结构改组的新的挑战。如果有人辞职,你来必招新人取替。 员工需求分析 员工需求层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才会成为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每种基本需要都要部分地得到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借助于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有价值,人的需要结构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 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以腾讯公司的员工为例,不同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选择也不尽相同。对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能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能学到基本的工作技能是最重要的事情。等员工积累了3-5年工作经验后,经济状况有了一定好转,就有了更强的成就感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恋爱结婚等因素导致工资需求大幅度增长;此时,就希望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得到专业或职位晋升。再进一步,经过5-10年工作经验后,大部分员工都达到了经理或总监级,或者专业能力达到了中层骨干水平。此时个人财务状况、基本生活保障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满足;对大多数员工而言,要升职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上面的位置越来越少(因为类似腾讯这样的公司虽然体量很大,但其实管理层都很年轻,即使腾讯总办级别也大多数是40多岁)。 对于国有企业,很多仍处于改制过程中。激励方案能否顺利通过,最重要的一点要看过程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对此,有三种方式可以巧妙地避开嫌疑,通过路口。 1. 资产增量转股:把企业未来几年发展的部分资产增量转为等值股份,作为奖励给予激励对象。TCL集团7年前就使用了这种方式,如今诞生了以李东升为代表的数个亿万富翁。 2. 用业绩衡量奖励:企业业绩达到一定指标,提取部分利润奖励给激励对象。这样不涉及到国有股份的转让,也就不会被国资委挡在激励的门外。 3. 有据的转股价格:激励对象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购买企业股份。但是,具体设计为多少一股,需要企业有一个合理可信的说法。在通过这个路口的时候,企业能做的是要有一个详细科学的激励方案。激励方案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就会很容易通过这个路口。 在激励的道路上,企业的方案要依次通过这三大关卡。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完善,将是过关的核心。能否一路走好,就要看我们的司机是否真的懂那些条条框框,还有就是在复杂环境中的驾驶技术是否过关。 选对方式 股权类别有多种,比如期权、期股、实股、虚拟股权等等;受让方式也存在多种,比如现金购买、折价购买、分红购买等多种方式。因此,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对于高级但非核心的人才引进,则可采用虚拟股权,参与分红、但无相关权利,这是一种最为灵活的安排,但激励效果也最差。而相应地,受让人可以以现金全价购买实股,这种方式也就表示他将自己和企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已经构成他的一项重要投资。 股权类别和受让方式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这样就产生出多种激励效果的股权激励方式。当然,无偿受让并非不可以,尤其对于核心人员并不提倡,因为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以一种无代价的方式获得,出资与上山入伙纳个"投名状"的意义是一样的。 关键词:员工激励不再困难!,怎样进行员工激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