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这个古村先被日军焚烧后被水库淹没终


  1941年4月19日,日军以一个师团的兵力,配以军舰、飞机、大炮,进犯镇海。
  宁波防守司令部司令陈德法,带领194师,担任甬江南岸的一线防务。
  当时曾征用大型客轮凿沉于镇海口,堵塞航道阻止敌舰来犯,但是并未奏效。
  防守官兵未经交锋即迅速溃散,镇海沦陷。
  时任宁波警察局长兼鄞县县长俞济民,派保警大队长赖云章率部开赴江北的白沙防守。
  但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警察部队以捉迷藏式的街巷战,狙击日军,掩护宁波城区各机关撤退。
  陈德法所部的城区布防部队,一经接火即溃散,残部退至奉新一带。
  1941年4月20日,日军进城,宁波沦陷,人民陷入了暗无天日的屈辱生活。
  当时的宁波地区,称为第六行政区,行政专员名叫徐箴。
  第六区行政机构所有机关人员,在俞济民所率警察部队的保护下,转移至四明山区。
  4月21日,第六行政区在大皎乡大皎村宣布成立"六区警备指挥部",俞济民任指挥官,参谋周志毅,统辖六区保安大队及各县自卫团队,主张"固守四明山,适机进取,收复失地"。
  仅隔五天,4月26日,驻新昌大佛寺的象曹守备区司令兼第九军军长冯圣法,派章桂龄、慎钱选、张志春等人到大皎,组建"四明山游击区司令部",指定以章桂龄为司令,俞济民、苏本善、翁光辉为副司令,因此,俞济民任指挥官的"六区警备指挥部"无形撤销。
  然而各地凑集的部队,虽然兵力总计超过一万人,但是驻防各地,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军心涣散,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1941年的端午节前夕,日军散布了"准备撤退"的假消息,凤岙、鄞江的日军,一击就退,指挥部以为日军真的要撤退,于是下令打好行装,准备回城过端午节。
  5月29日深夜,参谋王兴藻接到话务员卢念慈汇报的可疑电话后,猛然警觉,大皎正处于四面包围之中。
  司令部立即下达紧急退却令,驻扎在大皎的司令部和行政机构,因此侥幸突出了包围圈,到杖锡燕子窠汇合。
  仅仅隔了几个小时,5月30日拂晓,日军四百余人,分兵六路围拢大皎。
  但是驻大皎的司令部和行政机构已经撤离,日军扑了空,未达目的。
  日军将怒火转移到了老百姓身上,全村人都被赶到晒场上,日军分队入户抢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继而泼油纵火,焚烧村庄。
  大火从清早一直烧到下午2点,全村1600多间房屋沦为废墟。
  那一天,正值1941年的端午节。
  现在的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大皎村南山自然村山脚下,蜜北线路边上,有一座碑亭,名叫大皎"毋忘亭",鄞县人民政府建亭于1997年7月。
  亭内立碑,碑名:日寇焚烧大皎村碑记。
  碑文记载:"大火烧毁民房一千六百余间,此四明古村顿成瓦砾废墟。大皎乡民被杀被烧死者二十余人。劫后,村民三百余人,四出流浪求乞,此实为我县之空前浩劫"。
  当时除了村民死伤,司令部和行政机构在突围过程中,以及日军到达大皎后,死伤士兵及文职人员共三十余人,储存的粮食及武器装备,皆落入敌手。
  章桂龄司令因此引咎辞职,陈天侨接任,俞济民则率警察部队到新昌整编,成立"宁奉地区游击指挥部",在宁海、新昌、奉化、天台等地继续坚持游击战。
  1943年,俞济民升任为第六区专员,但是所部同样难以抗衡日军,"游吃"转战于各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15日,第32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浙东前进总指挥部总指挥陈沛,与侵华日军第91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宇野节,在宁波江东的白鹘桥附近举行了"洽降会谈"。
  日军在宁波江东和江北的3个物资仓库当天即被中国军队接收,宁波城区的重要地段也由中国军队接防,日军陆续撤出宁波。
  宁波,终于结束了长达4年零5个月的沦陷屈辱历史。
  宁波被日军侵占期间,大皎村民所受之苦难,就是这段屈辱历史的缩影。
  日军焚烧大皎村后,村民无家可住,无衣可穿,无粮可食,搭棚群居,忍饥挨饿,吃草根,扒树皮,300多人四处乞讨度日。
  日军围剿后并未撤远,而是驻扎在皎口外的蜜岩村,在此关口堵截四明山游击部队。
  当时的大皎乡保长在请求赈灾的呈文中写道:本保等人民,灶无炊龚之粒,身无蔽体之衣,在此刺骨之际,日住倒墙茅棚,夜睡草堆破絮之中,发肿者如鼓,饥饿者如柴,患病在榻者约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冻死、饿死者已有二百余名,号哭之声随地可闻,死亡埋葬之事时有所见。其凄惨之状,非笔墨所能形容。
  有位八十多岁的老师"杨秀卿",在我以前关于杜岙的文章后,留言说:
  "当年祖屋被日寇焚烧,到外婆家杜岙租房栖身,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十余年间八易居所。我今八旬,做噩梦必是童年时破旧脏乱的记忆。
  十里银杏林是大皎的标记,先人造福,泽被后世,故土难离终须离!
  而今安居在集市港等地的大皎人已经是第三四代后人,身居何处也应勿忘日寇焚烧祖宗家园的罪恶行径。
  强盗作恶无忌,国弱百姓必受欺!"
  很想当面倾听杨老师讲述大皎往事,为后人留下记忆,谁能帮忙联系上杨秀卿老师吗?
  下图是杨老师留言时的微信头像。
  大皎村民以杨、李两姓为主,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始迁居于此,繁衍生息,成村成乡,村民沿大皎溪广植银杏树,绵延十里,蔚为壮观。
  惨遭日军焚村浩劫后,大皎村人艰难度日,战后复建,逐渐恢复生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宁波市启动了一项浩大工程,兴建皎口水库。
  1970年5月,皎口水库正式动工开建,1975年1月竣工,大皎村人因此搬迁,村庄所在地,被水永远淹没,十里银杏林,也消失于水底。
  2006年4月,大皎上游的周公宅水库下闸蓄水。
  两个水库,成为宁波人民的两个大水缸,清清之水,泽被宁波人。
  山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和建设年代,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理应尊敬,不应忘记!
  四明山区曾出现过多次轻微的震感,概由大水体所致,无碍。
  现在隔溪相望的南山村和北山村,就是修建水库时从大皎村搬迁而来。
  水库中央的大皎山,状如鲸鱼,也如龙,因此又叫鲸鱼山,也叫龙山。
  湖光山色,水岸人家,住在风景里。
  当年之惨痛经历,渐行渐远。
  和平盛世,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网站目录投稿: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