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杜甫七律奉寄章十侍御学习笔记


  杜甫七律155首学习笔记之(062)
  ---杜甫七律《奉寄章十侍御》学习笔记
  原文:
  奉寄章十侍御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勿云江汉有。
  题注:时初罢梓州刺史、东川留后,将赴朝廷,章彝初为严武判官,后为武所杀,武再镇蜀,彝已入觐,岂未行而杀之耶。
  笔记:
  此诗当是广德二年(764)作。时杜甫53岁,人在阆州。
  章十侍御:章彝。唐吴兴人。肃宗末年为严武判官。代宗广德元年,为剑南东川留后兼梓州刺史。广德二年罢职,将入朝,严武召至成都,杖杀之。(这一段历史复杂。)
  首联:"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淮海维扬:扬州。《禹贡》:"淮海维扬州。"(古时扬州的概念很大,指淮河与海之间。)
  俊人:俊杰。《南史-王规传》:"王威明风韵遒上,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金章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后代指高官显爵。《青楼曲》(唐-王昌龄):"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青春:年少。《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唐-刘长卿):"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中。"《感遇诗》(唐-陈子昂):"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大意:说章是来自"淮海维扬"的一个俊杰,年纪轻轻就做了高官。(章彝年纪多大?)
  颔联:"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动鬼神。"
  麾(huī):古时军队指挥用的旗子。指麾,指挥。《幸武功庆善宫》(隋唐-李世民):"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汉书》:萧何曰,"天下指挥定矣。"
  能事:所能之事或能任事,能办事。《抱朴子》:"思洞幽玄,才兼能事。"
  回天地:旋转乾坤,指做一番大事业。《后汉-皇甫嵩传》:阎忠说嵩曰:"将军指挥足以振天地,叱咤可以兴雷电。"
  训练强兵:诸葛孔明《劾廖立表》:"兵众简练。"又《兵戒篇》:"强兵以卫国。"
  动鬼神:《魏志》:太祖因事设奇,诡敌制胜,变化如神。《淮南子》:"大兵无创,与鬼神通。"
  大意:章侍御文韬武略。领导能力强。带兵能力强。赞扬。(似是对首句"一俊人"铺陈。)
  颈联:"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关羽:三国时蜀大将。长期镇守荆州(包括湘西)一带。《蜀志》:"先主收江南诸郡,拜关羽为襄阳太守,驻江北。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公元215年有所谓"湘水之盟"。刘备、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湘西诸郡归刘备。公元219年,孙权派兵奇袭荆州,擒杀关羽,夺取湘西诸郡(大部分)。
  寇恂。东汉开国名将。寇恂治理颍川有政绩,离任后随帝再至颍川,百姓请求再借寇恂留任一年。后用"借寇恂"表示挽留地方官,含有对政绩的称美之意。寇恂也曾镇守"河内"郡。颍川盗起,固宜借之,河内无盗,犹宜借之。
  大意:章虽不能再担任梓州刺史,但章到其它地方任职说不定更合适。(关羽这个典令人费解。关羽和湘西的关系太复杂。简单理解:用来比喻章要离开梓州。即"梓州不得归章彝"。寇恂这个典好理解。是赞扬章的德政,意思是梓州这个是非之地适合章治理,其它的地方更适合(犹宜)章去治理。上句说"不得归",下句说"犹宜借"。总的来说还是隐含了章或会受到重用的意思。)
  尾联:"朝觐从容问,勿云江汉有。"
  朝觐,朝见皇上。,幽居之人。《宋书·顺帝纪》:"今可下宣州郡,搜扬幽仄,…,随名荐上。"江汉:江淮河汉的简称。这里应指江湖。《孟子·滕文公》(战国-孟轲):"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垂纶,借指隐士或隐居江湖。《题灞池》(唐-王昌龄):"借问,垂纶几年也。"
  大意:朝觐皇上时,如果皇上顺便问起推荐人才的事,您可不要说我已经隐居江湖了啊!
  其实杜甫看来还认为章彝归朝会有重用。也许章自己也这样看。甚至章或说过有机会一定引荐的话。
  本诗前三联极力说章彝的好话,尾联竟然有希望章彝向皇上引荐自己的意思。似乎杜甫对这个时期的政治风向有感觉,觉得可以考虑重新入仕。(两年前在成都期间,杜甫可不是这么想的)。
  这一段历史复杂。据资料,761年冬严武是东川节度使,不久兼西川节度使。严武回朝后,高适担任西川节度使而东川节度使虚悬,章彝作为东川留侯兼梓州刺史实际承担了东川节度使的职责。764年初严武再次镇蜀,是要合并东川和西川。对西川节度使高适朝廷另有安排。对东川留侯兼梓州刺史的章彝,朝廷也撤了职并要求其回朝。章彝回朝后,朝廷是否安排以及如何安排,章彝不知道,杜甫也不知道。也许严武才知道吧。难以想象的是,章彝尚未回朝,就被严武杖杀。这或许是两川合并的政治需要吧。
  此诗有失粘。
网站目录投稿: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