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155首学习笔记之(078) ---杜甫七律《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读记 原文: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谁家上濑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更取椒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笔记: 本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十二月一日。时杜甫54岁。暂居云安。 首联:"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春意:春天的气象。《江梅》(唐-杜甫):"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长门怨.》(唐-崔颢):"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杨柳枝寿杯词》(唐-司空图):"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 可怜:原意怜悯。可引申为可爱,可喜,可羡等。《暮江吟》(唐-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萧驸马宅花烛》(唐-王昌龄):"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卫节度赤骠马歌》(唐-岑参):"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 大意:今年腊月,云安县江边,春意萌动,非常可爱。(上句说时间,下句说地点。) 颔联:"一声何处?谁家上濑船?" 送书雁:《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徙北海牧羊十九年。昭帝时汉使求释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使者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因此获释归汉。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雨》(唐-李商隐):"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赋得佳期竟不归诗》(南北朝-张正见):"自对孤鸾向影绝,终无一雁带书回。" 百丈:牵船的以竹、麻为材的缆绳。《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河南岸,牵百丈,河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辄(zhé)为虏所杀略。"《那呵滩》(魏晋):"沿江引百丈,一濡多一艇。"《下水船歌》(清-黄遵宪):"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黄牛。" 濑(lài):沙上流水;或湍急的水。《说文》:"濑,水流沙上也。"《九歌其三-湘君》(先秦-屈原):"兮,兮翩翩。" 过沧浪峡(唐·刘沧):"山叠云重一径幽,苍苔古石濑清流。" 濑船:应指行于浅水激流中之船。 大意:来自何处的送书雁叫了一声?谁家在码头上正在上"百丈"牵引的"濑船"?(这一联写的是云安县前江边的实景。闻雁声,想家书,思弟妹。见濑船,想出峡,思故乡。) 颈联:"未将梅蕊惊愁眼,更取椒花媚远天。" 梅蕊惊眼:看到梅花,让人"惊眼",也即让人"伤岁暮"、"乱乡愁"。《岁暮还宅诗》(南北朝-江总):"玩竹春前笋,惊花雪后梅。"《和裴迪…早梅相忆见寄》(唐-杜甫):"幸不折来伤岁暮,看去乱乡愁。"《至后》(唐-杜甫):"梅花欲开不自觉,一别永相望。" 未将:不愿,不希望。《十日菊》(唐-薛莹):"未将同腐草,犹更有重霜。" 椒花:典"《椒花颂》"。指新年祝词。《晋书-刘臻妻陈氏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正旦蒙赵王赉(lài)酒诗》(南北朝-庾信):"柏叶随铭至,逐颂来。"《二灵寺守岁》(唐-戴叔伦):"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 媚:爱,喜爱。《诗-大雅-思齐》:"思媚周姜。"《诗-大雅-下武》:"媚兹一人。"《饮马长城窟行》(汉-蔡邕):"入门各,谁肯相为言。"《悲哉行》(南北朝-沈约):"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大意:我不愿看到梅蕊开放,不能总是沉浸在忧愁之中。我宁愿写一首《椒花颂》,祝贺这边远之地新年美好。(这个时候,梅蕊将吐,新年将至。在杜甫看来,不愿意在新年期间,望梅思愁,而希望过一个喜庆之年。) 尾联:"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明光:明光殿。汉代宫殿名。后亦泛指朝廷宫殿。《三秦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缀明月珠,金砌玉阶,尽夜光明。"《望春亭侍游应诏》(唐-杜审言):"帝出明光殿,天临太液池。" 起草人所羡:指杜甫在玄宗天宝年间献三大礼赋事。《莫相疑行》(唐-杜甫):"集贤学士如,观我落笔。" 日边: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世说新语-夙惠》(南朝宋-刘义庆):"(晋元帝)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唐-赵嘏):"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大意:想当年在长安宫殿起草三大礼赋,多少人羡慕。可今天肺病缠身,(客居天涯),我何时才能回到长安啊! 此诗首联写时间地点,点出春意涌动,江景可爱。颔联写云安江边所见所闻。"雁"、"船"两个意向,流露出思念故乡亲人和渴望回家的愿望。颈联打断自己的愁思,宁愿祝福新年喜庆。尾联宕开一笔,想起当年自己的得意和今天的处境,一声长叹。 杜甫在云安得到了"严明府"的热情招待,住的条件也比较好(与在忠州比)。应该说杜甫的心情有些好转(所以要"椒花媚远天")。杜甫在忠州只住了两个多月,但在云安一住就是半年多。有人说杜甫滞留云安是身体原因,其实云安离夔州只有半天船程,到夔州并不难。主要还是因为有了个较好的条件,加之身体有病,才住了下来。 本诗有所谓失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