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民间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即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正式的书院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书院与传统文化、历史名人之关系。 关键词:书院;职能;文化;名人;书院热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含义 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非常独特的存在,它曾几度沉浮又几度崛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书院"一度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进入21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书院"又逐渐进入老百姓的视野。将"书院"作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有近两千万条。虽然"书院"现在拥有不少"粉丝",但同时它也饱受争议。例如,2017年12月5日,《人民日报》专门发表文章,批评有些地方所谓的"书院"是"挂羊头卖狗肉,以非学历国学培训代替正式的义务教育,以反现代的训诫代替传播文化精神的教养"等,对某些书院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 对此,人们也许会感到莫衷一是,对于书院,持积极态度的人认为其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书院的正能量,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持批评态度的人又认为是"挂羊头卖狗肉"。那么,书院究竟是什么?书院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中国古代书院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对书院比较正式的解释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是有别于官学的另外一种独立的教育系统。书院主要存在于东亚地区,最早发端于中国。据考证,"书院"一词最早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六年,问世的地点是东都洛阳,最早的书院名为丽正书院。 唐代以后,书院的发展经历过几起几落。可以说,中国古代书院发端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在明清时期又几经波澜。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书院逐渐从地方扩展到全国,后来又走出国门,传到了邻邦日本、韩国,再后来又远渡重洋,发展到了欧美。 所以,书院这一事物确实是中国古人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有人曾经说过,书院的创立开启了教育起点公平的先河。在中国古代,受制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条件,只有相当少的人才有条件接受教育,普通老百姓想要接受教育,难度是非常之大的。直到书院创立,为那些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所以书院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国古代书院的六大职能 中国古代书院究的职能主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编书、藏书、教书、印书、祭书、写书。 第一个职能:编书 编书是现在有文字可考的、中国古代书院最初的职能。中国第一所书院是丽正书院,设立于唐玄宗开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唐玄宗设立丽正书院的目的是编撰一些比较大的文史著作。所以他找了张说、贺知章等人,参与丽正书院的编书工作。提到贺知章,大家会想到《咏柳》这首耳熟能详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张说、贺知章两人编撰的两部很有名的著作,一部叫作《六典》,另一部叫作《文纂》。 那么,在唐玄宗开元六年之前就没有专门编书的机构吗?确实有。西汉时期,编书的机构称作石渠等等;东汉时期,编书的机构称作兰台等等。可以说,各个朝代都有类似的机构,只不过当时不叫书院。 在此,我想讲一个有关兰台的故事。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里有一句"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首诗里的"走马兰台"说的就是兰台。这个故事还和一个人以及一部书有关,这个人叫班固,这部书就是《汉书》。大家都知道记录西汉和东汉历史的几部史书,包括《汉书》《后汉书》以及司马迁的《史记》。可以说,《漢书》从某种意义上是和《史记》并驾齐驱的。甚至可以说,如果说没有"兰台",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汉书》。据相关史料记载,《汉书》的作者班固,曾经私下想要撰写一部记录汉朝历史的史书,正当班固全力以赴撰写《汉书》的时候,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修国史","私修国史"的罪名很大,汉明帝下诏扶风郡收捕,班固被关进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班固被抓起来之后,他的家人觉得这可能是杀头的大罪,弟弟班超想要救哥哥。班超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有一个典故就出自他,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为了救哥哥,日夜兼程从老家赶往京城,给汉明帝上书,替班固申冤。汉明帝觉得班超说得有道理,就让人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并重新翻看了班固的书稿,认为班固确实很有水平,称赞班固的书稿是一部奇书,下令马上释放他,不仅如此,还把班固召到京都皇家校书部供职,由官方正式任命为"兰台令史"。让他除了掌管和校订皇家图书以外,可以堂堂正正地编写《汉书》。《汉书》这部著作完成的地方就叫兰台,兰台从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唐代的丽正书院。 因此,最早的书院的职能是修书,也就是编写文史典籍的地方,它带有很浓厚的官方色彩。 第二个职能:藏书 宋朝大学者王应麟,编写了一部工具书——《玉海》。在这部书里,他曾经解释过什么叫"院"?即"院者,垣也"。"院"是围墙的意思,书院实际上是指用一圈矮墙把建筑物围起来而形成的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用来收藏图书的,相当于古代的图书馆。 岳麓书院有个地方很有名,叫御书楼,为什么要提到御书楼?因为御书楼承担了中国古代书院一个很重要的职能——收藏图书。在御书楼的楼前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下联是: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御书楼的功能就是藏书。推而广之,中国古代书院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知识的聚散地。 有人可能会问,除了书院以外,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地方是藏书的场所?据考证,这可以追溯到秦朝,秦朝的宫廷里就有保存图书和文物古籍的地方,叫"金匮石室"。汉朝宫廷里藏书的地方叫"天禄阁""石渠阁""麒麟阁"等。 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还特辟"文德殿"和"华林园"典藏书籍,到其晚年,藏书已越七万卷。隋朝的时候,宫廷藏书的地方以秘閣、观文殿和嘉则殿最为著名。五代十国时,因为天下比较混乱,营建藏书楼更为普遍,并出现专门名称,北有契丹王子耶律倍的"望海堂",南有吴越暨齐物的"垂象楼"。到了宋朝,宫廷藏书的地方叫崇文院。元朝宫廷藏书的地方叫奎章阁。明朝宫廷藏书的地方叫文渊阁。到了清朝,藏书的地方就更多了。有内阁大库、国史馆、皇史、英武殿、方略馆、实录馆、会典馆、昭仁殿、五经萃室、藻堂等,又有"四库七阁"。 中国七大藏书楼有:位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东南的文渊阁、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文津阁、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的文溯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大观堂的文汇阁、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的文宗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面的文澜阁。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的藏书楼,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第三种职能:教书 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教育机构是官方的机构,叫官学;第二类是老百姓的教育机构,叫私学、私塾;第三类就是书院。鼎足而三,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事业。这三种教育机构都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但是其职能或者水平是不一样的。私塾的水平略低,官学又太不接地气,介于私塾和官学之间的书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文化的地方。其实从唐代书院问世开始,尤其是从北宋开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非常看重书院的教学职能,可以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书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私塾顾名思义是私家学塾的简称。私塾作为中国特有的民间办学形式,其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大家一般认为,孔子是最早的私塾老师。的确是这样,在孔子之前,教学机构都为官方所设,而孔子第一次把教育引向了民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的私塾老师。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叫作《学记》,它里面有一段话:"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最早关于"塾"的记载出自商代甲骨文。据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考证,在几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已经有多处提到了私塾的"塾"。当然,今天的"塾"字底下有个"土"字,而在甲骨文里,"塾"字是没有"土"字的。不过,殷墟甲骨文的"塾",还不是今天完全意义上私塾的"塾",它并非教育儿童的场所,而是宫门旁边的一个堂,这个堂是大臣去见国君前做准备的地方。 官学主要就是太学,太学其实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被采纳,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是汉武帝就在京师长安设立了太学。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开阳门外再次兴建太学,从那以后,"太学"这个名称就一直流传下来,作为官办教育机构的代名词。 第四种职能:印书 中国古代没有出版社,更谈不上数字出版了。那个时候想要看书,基本上是靠抄写。受制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条件,想把一个人的思想写成文字,最后变成一本书,向更多的人传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前是没有纸的,更谈不上印刷了。当时,识字的老百姓非常少,而且所谓的文字都是用刀刻写在竹简上或者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中国古代的复制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刻绘,第二个阶段叫抄写,第三个阶段叫印刷。唐朝以前的图书出版,基本依靠前两种复制技术,也就是刻绘和抄写。抄写不仅费时费工,还极容易出现错误。到了公元7世纪,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最早是印刷宗教图书,后来开始走向民间。 从唐代开始,中国古代图书印刷分成三大系统,两个旁支。三大系统是官刻、私刻和坊刻。两个旁支是寺院、书院。 这里讲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大藏书家叫毛晋。他建立了汲古阁作为专藏宋元善本的书库,具有海量藏书。他还刻印了大量的经史子集、唐宋文集、诸子百家、戏曲小说等,在当时,毛晋是首屈一指的图书出版"大亨"。但是毛晋的后辈良莠不齐,他第五个儿子叫毛扆,毛扆的儿子喜欢喝茶。喝茶要烧水,烧水要用木柴,他曾经突发奇想,用唐代流传下来的木刻雕板当柴,他认为雕版历史悠久,其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品位,如果把这些雕版当柴烧水煮茶,定能泡出香醇怡人的好茶。于是,他就每天劈一点雕版烧柴,最后把他爷爷毛晋传下来的唐代的雕版都烧光了。 这个故事说明无论是私刻也好,坊刻也好,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私人印书事业上,不确定性就很大,所以书院藏书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个职能:祭书 中国古代的书院,祭祀是一个很重要的职能。书院的祭祀活动主要着眼于教育功能,除祭祀孔孟等先圣先师外,还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士。这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这种仪式感,让书生们不忘初心,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赓续下去。 中国古代书院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简单地对谁顶礼膜拜,更不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是一种寓教于宗的有效教育途径。第一,从感情上培养对先贤、先圣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和敬仰。第二,如果书院位于经济、文化、教育欠发达的地区,还可以加快欠发达地区文明开化的速度。第三,祭祀还可以传承或标榜某个学派的学术传统,是一种榜样教育和乡土教育。 第六种职能:写书 说到这,跟大家分享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篇文章我们太熟悉了,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么,《岳阳楼记》和书院又有什么关系呢?范仲淹并不是在游岳阳楼之后写的,他是在一所书院里写的。写岳阳楼记的书院就叫花洲书院,在今天的河南省邓州市。 我们都知道江南有三大名楼,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据考证,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以及崔颢所作的《黄鹤楼》都是他们游历过这些地方才写的。难道范仲淹真的没去过岳阳楼就写下了这么一篇千古流芳的名篇吗?回答是肯定的,范仲淹确实没去过岳阳楼。那么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岳阳楼记》中最核心的就是"先忧后乐"。这是对人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净化。这种提纯和净化,往往需要一个特殊的空间,来帮助作者完成这个过程。所以,在书院这种神圣庄严的地方,范仲淹才能够有所感悟,凭借滕子京送给他的《洞庭晚秋图》,就写出了这千古名篇。可以说,书院从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范仲淹,而范仲淹从某种意义上也成就了宋代的书院。 三、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载体——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的六大职能都指向了一个关键词——薪火相传。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想要赓续下来都离不开这四个字。 那么,谁能够作为薪火相传的"薪"?我们要传承的是哪一种"火"?私塾先生可以传承民间之火;官方的太学传承的是官方之火;书院的教授传承的是包容之火。 首先说说私塾。在古代,私塾先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名师大儒也有粗通文墨的平庸之辈,但相当一部分都是不靠谱的。中国古代笑话集里有一个笑话:一个饱学之士路过一所私塾,听到私塾里的学生在读"都都平丈我"。饱学之士感到很奇怪,问学生在读什么,学生答:"我们在读《论语》。"饱学之士心想《论語》里也没有这句话啊,后来他定睛一看,原来是私塾先生把《论语》里的"郁郁乎文哉"教成了"都都平丈我"。于是他赶忙纠正,但是学生听了不以为意,认为还是老师教得对。这个故事说明,古代很多私塾老师是不靠谱的。 太学的祭酒,也就是太学的校长或者官学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呢?江西南昌海昏侯汉墓墓主,确认是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刘贺被废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太学教师王氏过于僵化,海昏侯被废掉之后,很多人责备这位老师,认为其作为天子的老师,为什么不劝阻皇帝,而让他干了那么多的荒唐事。王氏说:"我怎么没劝阻,我天天给皇帝讲《诗经》,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教的,所以我也这么教。"这个故事说明当时官方的教育太僵化。 在当时,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就寄托在书院的老师身上了。书院的老师相当一部分都很包容。这里也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同为南宋礼学大家,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陆氏兄弟之间的为学理念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宋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与陆氏兄弟之间的思想分歧而"会归于一",邀请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等到信州铅山鹅湖寺相会,讨论学术问题,就"为学之方"等展开辩论,史称"鹅湖之会"。此次辩论持续了三天三夜,双方各持己见,最后不欢而散。鹅湖辩论之后,淳熙八年(1181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拜托朱熹给哥哥陆九龄写一个墓志铭。在中国古代,墓志铭是对一个人的盖棺论定,是非常重要的。陆氏兄弟曾经非常激烈地痛批朱熹,换作常人,肯定不会为他写,即便是写,也是乱写一番。但是朱熹却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陆九渊的请求。不但如此,朱熹还邀请陆九渊给白鹿洞书院的学生做了一次讲座,陆九渊讲的是《论语》里的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据说听者深受感动。这件事说明书院老师具有非常包容的心态。 四、中国传统书院与中国古代名人之间的关系 去过岳麓书院的人都知道,岳麓书院大门上有八个字:"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八个字道尽了中国古代书院和历史文化名人之间的关系。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句话:"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山间庭院就是岳麓书院。仅以岳麓书院为例,这里走出来的那些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大咖,简直灿若群星,比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刘坤一、谭嗣同、梁启超等等,这些人都和岳麓书院有着剪不断的关系。 (一)范仲淹 范仲淹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叫范仲淹,他早年是很不幸的,史书上说他二岁而孤。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太确切,据考证,他出生后不到五个月,他的生身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后来迫于生活的压力,带着他改嫁给了一位姓朱的学者,所以范仲淹在22岁前叫朱说。 成年后,范仲淹励志读书,离开家乡到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在这里范仲淹留下了很多轶事,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独不见皇帝"的故事。据说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期间,有一次当朝皇帝宋真宗到应天府朝拜圣祖殿,路过应天府书院,大家都希望见到皇帝的真容,所以很多在应天府书院读书的学生纷纷放下手中的书,前去参见皇帝。书院里留守的老师吃惊地发现,只有一个人没去,就是范仲淹。老师就问他为什么不去,范仲淹只说了八个字:"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见皇帝,除了在皇帝路过的某个地方,远远地看一眼以外,还可以通过刻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通过层层选拔,最后参加殿试,就有机会见到皇帝的真容。这实际上凸显了范仲淹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书院教育的结果,同样是受书院教育的另一些学生就做不到这一点,这与学生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关于范仲淹还有一个故事:风水宝地不留给子孙,而是留给一个地方办书院。曾经有段时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到其老家苏州做知府,他在工作之余也想给自己家盖一套房子,于是他就委托堪舆学家选一块风水宝地,这个人就相中了南园。范仲淹听说后,就面临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把这块风水宝地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第二个选择就是把这个地方用作别的用途。熟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朋友觉得范仲淹肯定要把这块所谓的风水宝地留给他的子孙。为什么这么说呢? 此处给大家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晋代人郭璞是一个精通风水的堪舆学家。官员张裕的曾祖父去世,请郭璞前去选地安葬,经过几天奔波,郭璞选了两处佳穴,他对张裕说:"你的佳穴有两个问题,第一处葬后你能活百岁,位至三司,但子孙不兴旺。第二处你的寿数要减去一半,官位止于卿相,但是子孙后代却世世显贵。不知你准备选择哪一处呢?"张裕听后想都没想,回答说当然是选择第二处。这种心态就是古人的普遍心态,宁可自己少活几十年,也要长保子孙后代的富贵。 第二个故事与明末两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关。一个是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另外一个叫边大寿,是当时陕西米脂县的县令。这两个人在明朝末年不约而同地干了同一件事,就是挖别人的祖坟。张献忠挖的是明王朝的祖坟,边大寿挖的是李自成家的祖坟。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其目的折射了古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就是把对方的风水给阻断,破坏掉这些人后代的运气。当然,张献忠和边大寿干的事是非常愚蠢的。 再来看范仲淹,面对当时的两个选择,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既然风水学家都说南园能够保佑子孙后代长久富贵,肯定要把这块地留给子孙,但是范仲淹没有这么做,他把这块地无偿地送给了当地政府,让他们在那办了一所书院。 这种精神和情怀确实让人肃然起敬,好比那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先生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二)朱熹 朱熹先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文化大咖。他曾经有过一次非常冒险的举动,就是挪用公款30万贯钱,不顾后果地干了一件事,就是修复白鹿洞书院。30万贯钱在当时是非常多的一笔钱。在北宋挪用公款是要重罚的。《岳阳楼记》一开头提到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为什么被贬到岳阳?其实滕子京的罪名之一就是用了一筆公款来犒劳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滕子京挪用了3000贯就被贬职了,而朱熹挪用了30万贯,可以说朱熹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因为他觉得这么做非常有意义,而且挪用的公款没有一分一毫用到自己身上,而是重修白鹿洞书院。正是因为朱熹重修了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才能够一直和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齐名,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在重建了白鹿洞书院之后,朱熹还给白鹿洞书院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规章制度,叫《白鹿洞教条》。《白鹿洞教条》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它的影响还非常深远,一直到清末民初还在持续产生影响,甚至还传到了海外。 为什么《白鹿洞教条》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和朱熹同时代的吕祖谦也为丽泽书院制订了学规,丽泽书院的学规连用了"十个不许、九个不准"。但《白鹿洞教条》说的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等,它是一种正向激励、正向约束。 最关键的一点,朱熹在重修了白鹿洞书院之后,还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先河,即"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所以朱熹挪用公款重修白鹿洞书院并制订《白鹿洞教条》这件事,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就连胡适都对白鹿洞书院赞不绝口,原因有二:一是白鹿洞书院是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二是朱熹亲定的《白鹿洞教条》,简要明了,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 胡适还当起了导游,推荐去庐山有三个地方不能不看:第一个是慧远的东林寺,第二个是白鹿洞书院,第三个是牯岭。为什么要看这三个地方?慧远的东林寺代表了中国"佛教化"和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白鹿洞书院代表了中国近代七百年的宋学、理学的大趋势。牯岭则代表了西方文化切入中国的大趋势,也就是所谓的西学东渐。 (三)王阳明 谈到王阳明,不能不提一个地方——龙岗书院,可以说没有龙岗书院就没有阳明心学。龙岗书院位于今天的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正是在龙岗书院,王阳明曾经七天七夜割竹子也没有割出来的理念,在这里被他悟出来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让王阳明明白了如何妥善处理好人和自我、人和人、人和动物、人和外物等的关系。日本有一个很有名的文学博士叫三岛毅,他曾经写过一首论及龙岗书院的诗:"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可以说没有龙岗书院,就没有阳明心学。 龙岗书院不仅成就了阳明心学,而且还帮助王阳明"破心中贼"。王阳明是明朝为数很少的、以文人身份被封爵的人。他被封爵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平定了宸濠之乱,二是平定了江西南部的江南之乱。王阳明在平定了江南之乱后,发现当地民风彪悍,仅仅剿灭那些山中贼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要破掉老百姓的"心中贼"却很难。于是,他决定借助书院的教化力量,在发生叛乱的地方建了很多书院,用来教化当地的老百姓,破除老百姓的"心中贼"。 王阳明立的不世之功,是平定了宁王朱宸濠之乱。平乱之后,按理来说,他立了非常大的功劳,应该受到嘉奖。但他却悲催地发现,他突然面临至少五路围困。第一路是皇帝,第二路是佞臣,第三路是武将,第四路是文臣,第五路是读书人。这些人都对王阳明不满意,比如说皇帝朱厚照居然认为,王阳明不应该抓宁王,应该由皇帝御驾亲征后再抓一遍,于是命令王阳明把宁王朱宸濠放回鄱阳湖,然后再搞一次生擒宁王。 王阳明立了不世之功之后,发现自己陷入了重重包围,想要突围就得建立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就是书院。所以王阳明在绍兴的稽山书院,提出了著名的"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的说法。王阳明的伟大之处就是抛弃了六经以外所有的学说,对于所有人,不论有名与否,都采取一种质疑或批判的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被重重包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四)林则徐 中国古人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兄弟之间如果取三个字的名字,中间那个字或者后面那个字是要相同的,比如,李鸿章、李汉章,曾国藩、曾国荃。但我们看,林则徐的亲哥哥叫林名赫,除了都姓"林"之外,两兄弟另外两个字都不一样,林则徐的父亲也是一个读书人,那为什么不按当时取名字的规矩来呢?其实,林则徐这个名字和一所非常有名的书院有关,叫作鳌峰书院,对鳌峰书院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人叫徐嗣曾。 据说,林则徐出生的那天是农历八月三十。当天,万里无云、烈日高悬。林则徐的母亲即将分娩,接生婆也做好了准备,林则徐的父亲想去镇上给妻子买点补品。那天,福建巡抚徐嗣曾正巧去乡下察看灾情,在随从的拥簇下乘坐大轿回衙。不曾想,半路上天气骤变,突降大雨。徐嗣曾当即吩咐众人找地方避雨,可是旷野地带没有可避之处,只看到不远处的山脚下有间破旧小屋。徐嗣曾与众人跑到檐下避雨。正在这时,突然从屋内传出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正巧林则徐的父亲也赶了回来。当他看到堂堂二品红顶花翎大官居然站在自己家门口,不禁大吃一惊,匆忙跪拜。徐嗣曾双手把他搀扶起来说:"古人云,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你为大清国生了一个子民,说不定将来还是栋梁之材呢!不能拜,不能拜,本官还应该向你祝贺才是啊!"林则徐的父亲见这位巡抚大人这么平易近人,十分感动。为纪念这次难得的奇遇,他激动地给儿子取名为:则徐。"则"是效仿、学习之意,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也能像徐嗣曾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有用于国家的好官。 林则徐的一生和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到过上海嘉定区的震川书院,在震川书院,林则徐专门给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下联是"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林则徐为什么写这副对联?因为归有光除了是文学家以外,还是一位水利学家,而林则徐在任期间也做了很多治水的事情。这副对联表达了林则徐对归有光的尊敬之情。 北京地区也有过很多书院,而且这些书院和名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三字经》里提到的五代后晋时期人物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出生于蓟州渔阳(天津市蓟县)。他创办的窦氏书院是北京历史上是最早的、功能最完备的书院。其规模、功能、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窦燕山通过言传身教,不仅教育自家五个儿子登科及第,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有的甚至是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著名人物,可以说,窦燕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冯从吾、邹元标于明朝天启年间在北京创办首善书院,首善书院倡导传承儒家思想,讲求廉耻,重视气节,扶正世道人心。 总结一下,中国传统书院和中国古代名人之间有这样几种关系:第一,许多历史名人的成长离不开书院的培养。第二,许多书院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名人的助力。第三,名人和书院之间是一种相得益彰、相互赋能的关系。 五、怎样看待当下的书院热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书院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度消失呢?这个问题应该从三个视角来解读:第一,生物学的视角。任何生命体都有生老病死,书院也不例外。第二,政治学的视角。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时候,改革是一个热词,改革需要一个标靶,这个标靶需要触动面最小即改革成本最低,因此,书院就成了各方都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标靶",所以,当时书院就被取消了。第三,本体论的视角。传统书院发展到清末民初的时候,路径依赖比较严重,所传授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社会和老百姓的需求。 曾经有个非常有名的段子:清朝末年有一所书院招新生,出了一篇作文题叫《项羽拿破仑论》。当时的人们大都知道项羽,但并不知道拿破仑,于是考生将拿破仑和破旧的车轮联系起来了,这样写道:"‘拿,系白话;‘破,文言当曰‘敞;至于‘仑与‘轮则互无通假——余揣度再三,方悟先生之意,乃敌车为项军所破,其‘轮与‘车体分离,安然不止余‘仑也!费解!费解!"通过这篇文章,就能看出清末民初时期的书院确实到了非取消不可的地步了。当时有人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欣然应试入场来,命题离奇复怪哉;但愿细流能容海,勿抛不才孙山外。"这首打油诗其实道出了那个时代书生的无奈,也说明了当时的书院教育已经到了非常僵化的地步了,已经不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了。 今天,书院又逐步回归,甚至形成了"书院热",用搜索引擎搜索"书院"二字,居然搜出了两千多万条相关结果。那么,怎么看待当下的"书院热"呢?我想起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和明朝一位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于谦有关。据说于谦有一次参加考试,十分凑巧,主考官的名字叫作虞谦,与他名相同,姓同音。考前点名,当点到于谦时,于谦只是躬身站了起来,并不答应。主考官奇怪,问他为何不答应?于谦回答:"我与大人同名,所以不敢答应。"主考官见这个小学童长相清秀,又如此懂礼貌,便想试试他的才学,于是出了一句上聯: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上联中一共有五个"无忌"。前三个"无忌"是人名:何无忌是东晋大臣,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朝功臣。后两个"无忌"是没有忌讳的意思,是说这三个人都同名,他们没有忌讳,你也不必因同名而忌讳。于谦听后,思索片刻,从容对道:"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下联中也用了五个"相如"。前三个"相如"是人名:张相如是西汉开国功臣,蔺相如是战国时"完璧归赵"的赵国名相,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后两个"相如"的意思是相同、相类,是说这三个人的名字虽然相同,但实际上却各有高下,并不一样。于谦所对的下联,既表达了自己在主考官面前的谦虚有礼,又暗示了自己想要超过他们的抱负。 这个故事说明,很多书院是名相如而实不相如。现在很多书院确实是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实际却名不副实。所以,我对现代书院的发展有三点思考:第一,某些书院不具备向上一级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资格,这是任何一所教育机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第二,书院没有被纳入现有的教育体系。第三,现代书院还没有考虑清楚,怎样妥善处理好和现行的教育制度以及现行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那么,新兴的书院要想可持续发展,路在何方?第一,要与当地的旅游结合,要想方设法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向旅游景点型书院发展。第二,与梦回古代的潮流结合,要获得家长们的支持,向素质教育型书院发展。第三,与渴望不凡的潜意识结合,获得大众的支持,向 继续教育型书院发展。 根据"学习中国"报告录音整理